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保安团 > 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炮中

抗日保安团 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炮中

作者:虎笼山人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7:38 来源:笔趣阁

郭总监屈指算了算,说:“呃,呵呵,像这种75口径的野炮还真不少。我算了一下,各种型号加起来总共有33门。”

郑卫国惊讶地说:“有这么多?”随之而来的是一阵狂喜,说实话,这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

要知道日军一个常设挽马制师团也不过36门75口径野炮。当然,郑胡子手上是一个集团军,从建制上比师团要高两级,而且日军一些精锐师团已经在换装91 式105毫米野炮了。

程政委也感到奇怪,说:“是啊,老郭,怎么你这里野炮比山炮还多?”

虽然同为75毫米口径,但野炮的射程、威力、重量等数据都比山炮要大得多。一般来说,一支部队里面轻便火炮会多一些。

郭总监笑道:“呃,这个还真没想过。这批火炮主要来援于兰封战场的缴获,可能是因为山炮比较轻便,大部分都被日军给带走了吧!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洪水太大,把山炮给冲到泥浆里面了。”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确实,战场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其实还要算上一些其它的原因,比如97军以前的山炮部队损失严重,野炮虽然笨重,但因为保护得好,损失反而小一些。

又比如八路赠送了几门野炮,郑胡子又回赠了一些山炮,一进一出就导致了野炮比山炮还多的情况。

此外,53军北上汇合的时候也是野炮多。山炮少。当时53名下有6门野炮6门山炮,63军的山炮全丢了,只剩下4门野炮。

其实最可惜的就是63军,他们当年入关的时候可是有一个炮兵团(东北军的装备啊,传说中的德械师都只能流口水)的,但这几年折腾下来只剩下四门野炮了。这次去冀东,由于路况太差干脆就没带,只是临时从53军调拨了一个六门制山炮连。

郭总监又介绍说:“我们野炮部队门前的主力就是这种日制38年式75毫米口径野炮,一共有24门。这种炮是明治38年也就是公元1905年研制成功的。”

程政委笑道:“哟,这么巧。我也是1905年生的。没想到这铁家伙跟我还是同龄人呢!”说完大家都呵呵笑了起来。

郭总监笑道:“不错,从研发时间来看这种炮也算是爷爷辈的了,但性能还过得去,只是其中三门有点毛病。我打算送给军校……”

说到这里。大家又会心地笑了起来。程政委更是感慨万千。回想当年在鄂豫皖的时候,一门81口径的迫击炮都当成了宝贝疙瘩。现在倒好,一两千斤重的大炮都嫌累赘了。

郭总监又带着大家往前走。穿过一个接一个的掩体。这些掩体相互之间都是打通的,每一个掩体里面都放着一门日制38式野炮。不过最后面几个掩体是空着的,郭总监解释说有两个四门制野炮连在外面值勤,随时可以出战。

程政委欢喜地说:“好,有这些铁将军坐镇,来再多的鬼子咱们也不怕。”

郭总监苦笑了下,张张嘴想说些什么却欲言又止,转而继续给郑、程二人介绍其它的火炮。

郑卫国看到前面一门火炮的型号明显不同,不仅外型略大,现代化元素似乎也要多一些。

郭总监笑道:“诺,司令员,从这里往前四座掩体内都是日制90式75毫米口径野炮。这种火炮的性能比38年式要强一大截,尤其是射程方面,最远能达到一万四千米,可惜就是太重了一些。”

程政委看了看厚重的炮筒和变态的底座,好奇地问道:“这玩艺儿有多重?”

郭总监用手比划一下,夸张地说:“3200斤!”

程政委呵呵一笑,说:“好嘛,简直就是神威无敌大将军!”

郭总监无奈地笑道:“你呀,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让你推着这炮转移一次,你就知道厉害了。”

事实上这种火炮确实太重了一些,比相同口径的38年式野炮重了足足一千多斤,就连日军野炮部队都很恼火,非常不喜欢。

说笑间,他们一连穿过了四座掩体,又一种新型号的野炮出现在大家眼前。

郭总监介绍说:“这是目前我军最好的75毫米口径野炮了——日制95式75毫米野炮。遗憾的是只有两门,要是有那么十几门的话,呵呵……”

这种95式火炮确实非常先进。它射程远,重量轻,精度高,身管寿命长,可以说全面超越了老旧的38年式。在战斗中主要用于火力压制,非常受日军欢迎。

由于1936年才研制成功,所以到目前为止日本陆军尚未正式列装。有人可能要问了,那这两门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原来日军制造武器有一个习惯,就是在研发成功以后,会先生产一批供部队试用,经过战争检验合格之后才会大规模生产。

当然,只有少数精锐部队才有这个试用的资格。第四十一集团军能够提前装备上这种新产品,也算是走了狗屎运了。

郑卫国问道:“那这两门火炮你打算处理?不会也封存起来吧!”

郭总监笑道:“请司令员放心,这样的宝贝肯定不会封存的。我打算将这两门95式野炮和两门骑兵炮单独编成一个炮连。作为我们炮兵的机动打击力量。”

明治41 年式75mm 骑兵炮,97军南下之前曾有两门,是在长乐村战斗中缴获的,但在战斗中先后损毁。幸运的是,部队在兰封之战中又抢到了两门。这种火炮是38年式野炮的改进型,性能略有下降。但要轻便许多。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这样很好,火炮都要尽可能地利用起来。”

他们边说边走,前面又出现了一排掩体。这些掩体里面也摆放着大炮,不过一看就知道不是日本货,因为外形非常优雅,跟日本人骨子里的那种猥琐是绝然不同的。一队学员正围着教官兴奋地说个不停,像是在讨论什么。

程政委看了一眼,笑道:“好家伙,这是法国炮吧!”

郭总监笑道:“没错儿。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施耐德m1897型野战炮。它有个绰号叫法国75小姐。非常有名。这种火炮以射速快著称,一个熟练的炮手一分钟内能打出15发炮弹。”

程政委对射速没有概念,默算了一下,说:“1897年?那不是距今有四十年了!比小鬼子的38年式野炮还老啊!”

郑卫国上前观察了一下。解释说:“是1897年研发的。生产时间应该没有这么早。而且从火炮的养护状况来看。似乎比前面那些38年式野炮还要好一些。”

郭总监点点头,笑道:“司令员说得不错。这批火炮应该是粤军1935年从法国进口的,非常新。粤军平时估计操练也不多。加上法国的工业水平要强过日本,所以从质量上来看,要比日式火炮还要强一些。”

郑卫国又问道:“那性能方面呢?”

郭总监说:“精度和射速都是无可挑剔的,但射程上跟日本38年式相比没有任何优势,而且这种火炮也非常重,比日制90式野炮轻不了多少。”

又笑道:“说起来这种火炮在法国还属于轻炮范畴,在我们这儿就有些头痛了。”

郑卫国点点头,无奈地说:“是啊,欧洲的道路交通发达,还可以进行机械化牵引,这一点上我们实在是太落后了。”又问道:“像这种法式野炮我们有多少门?”

郭总监说:“只有三门,所以我打算……”

程政委急了,忍不住插嘴道:“嘿,老郭,你不是又要封存起来吧!”

郭总监摆手笑道:“放心,75毫米野炮以后将是我们的主力炮兵,所以这几门还是要想办法保证的。我打算将这三门法式野炮和四门日制90式野炮单独编成一个营。重就吧,大不了改用机械化牵引。”

郑卫国忙问道:“我们的牵引车多吗?”

郭总监解释说:“只有三辆日制牵引车,不过必须时可以利用卡车或者装甲车牵引。”

程政委松了一口气,笑道:“这还差不多,你要是敢全部封存起来,我可跟你没完。”

郭总监苦笑道:“现在就急眼了?还不到上火的时候呢!”

程政委没明白,疑惑道:“什么意思?”

郭总监解释说:“司令员,老程,这里只是山炮和野炮的俺体群。我再带你们去看重榴弹炮和加农炮,看过之后你们就知道现在情况有多棘手了。”

程政委奇道:“我说怎么没那看到最大的那个铁家伙呢!怎么重炮都不在这边么?”

郭总监笑道:“亏你还是黄埔毕业的,鸡蛋不能放到同一个篮子的道理都不懂么?”

三人都呵呵笑了起来,于是又骑上战马朝另一个大型掩体群赶去。这个掩体群离县城较远,足足驰骋了半个多小时才到。

“在哪儿呢!”程政委一下马就四下打量,却发现周围尽是一遍荒芜。冀中虽然大部分都是良田,但也有盐碱地。这种土质除了一些特别耐盐的植物以外,几乎寸草不生。

郭总监得意地笑了笑,说:“藏得够严实吧!我猜两位司令也找不到。”

程政委笑道:“老郭你这回可失算了。我是找不到,司令员一定看得出来。”

郑卫国来了兴趣,说:“好啊,郭总监你先别说出来,让我试试看。”说着走到路边仔细观察起来,程、郭二人则笑眯眯地站在一旁看他表演。

老实说,这个伪装布置得相当不错,郑卫国在穿越前可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但一时半会儿竟然没看出来。好在程政委和郭总监很有耐心,也不催他。终于,郑胡子发现有个地方的草皮不对劲儿,明显是后来铺上去的。现在太阳大,时间一长,草皮必然会枯死。

郭总监也发现了这个问道,忍不住笑道:“哈哈,不愧是司令员,到底还是被你发现了。”

郑卫国摆手道:“如果不是郭总监已经告诉我们掩体就在附近,我是绝对发现不了的。”

郭总监笑道:“那也不简单,这个掩体可是花了我们不少心思。整个军区和第四十一集团军最好的装备就在这里了。”说着念了一句暗号,一名战士立即从地下钻了出来,并给他们打开了通往掩体的大门。

这个大门很古怪,从外面就是一个地洞,黑黝黝,还有几分吓人。

程政委一愣,说:“在地道里啊?”

郭总监笑道:“你进去就知道了。”说着带头钻了进去。

开始进去的时候,里面很黑,但是多走几步就亮堂起来了,呈现在大家眼前的一个巨大的地下武库。武库内部被破成一个个炮位,炮位之间都用粗大的承重柱隔开。

郭总监介绍说:“这里原本是一处洼地,工程部队先将地基铲平,然后像盖楼房一样加一个顶。为了防止日机轰炸,里面还有加固的地道,就算是重型轰炸机,只要不是恰好砸在顶上也很难摧毁。”

程政委拍了拍身边的承重柱,有些担心地说:“这玩艺结实不?”

郭总监笑道:“请两位司令放心,我们测试过,这个顶棚足以承受一辆卡车重量。”

郑卫国又问道:“这里地势这么低,火炮进出怎么办呢?”要知道重炮都是三千斤以上,平路还好,上坡非把人急死不可。

郭总监指了指旁边的墙壁,说:“司令员请看,这里是一道假墙,里面有地道可以通到公路边上。如果有危险或者需要调动部队的时候,大炮就可以从这个位置迅速转移。”

郑卫国奇道:“搞这么复杂,那你们平时训练怎么办?”

郭总监苦笑道:“司令员跟我来就知道了。”说着带领大家继续往里走去。

很快,一门体型巨大的火炮出现在大家眼见。仅那黑黝黝粗大的炮管就足两米长,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一下子就把大伙儿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程政委兴奋地说:“好家伙,比75毫米野炮可威风多了。”又扭过头来问道:“老郭,这是什么型号?”(未完待续。。)

ps: 首先,非常感谢湘军统领所投的月票,同时也感谢他在讨论区的发言。现在这几章主要是晒装备,不是纯军迷的读友可能不爱看,但我必须写,因为前面的章节太多,郑胡子手里究竟有什么装备,达到了一个什么水平,必须要让大家有一个客观地了解。不然别说大家看得稀里糊涂,就连我自己也弄不清了,呵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