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保安团 > 第三百三十四章 赏炮下

抗日保安团 第三百三十四章 赏炮下

作者:虎笼山人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7:38 来源:笔趣阁

炮位上,一名中尉正带着七八名学员在练习操作。因为是在掩体内,空间有限,练习也比较简单。中尉先随机报出一组数据,学员们就忙七手八脚地调整射击目标诸元。调整完毕之后再由中尉去检查,看是否合格。当然,像这种训练方法只是方便让新手上路,真正想练出水平还得拉到野地里打两炮。

由于人不多,郑卫国他们一进掩体就被学员们发现了。按照第四十一集团军最新颁布的军事条令,部队在训练时遇到长官不允许打招呼,以确保训练能够正常进行。不过有这三位大佬在场,战士们还是显得十分拘谨,就连那名中尉都有些紧张。

中尉开始还强自镇定,这下见程政委发问,忙唰得一声立正站好,敬礼道:“报告程副司令,这是日制91式105毫米野炮!”

日制91式105毫米野炮是日军有感于75口径火炮威力不足而特意研发的,虽然射程没有增加,但弹丸重达32斤,是75野炮的两倍多,威力可想而知。九一八事变之后,部分精锐师团开始换装,但一直到战争结束都没能普及。

程政委一听有些欢喜,问道:“不是说只有日军精锐才有吗?我们现在不也装备上了么!哈哈,咱们现在也是精锐了。”又问道:“这种火炮我们有多少门?”

中尉忙答道:“一共有5门。”

程政委笑道:“好嘛,都可以编成一个重炮营了。”他见这里的学员不多。又问道:“怎么只有你们这几个人,其他人呢?”

中尉尴尬地答道:“报告程副司令,我们炮组目前只有我们这九个人。”

程政委一愣,转身对郭总监说:“啊,老郭,这是不是有点儿少啊?”他虽然对炮兵不太了解,但在军事上并非门外汉,一看就知道这种大炮九个人肯定是不行的。按照第四十一集团军的后勤供给能力至少也得安排一个炮排。

郑卫国说:“是不是炮组、转运和弹药补给分开训练的?”

郭总监苦笑着摇了摇头,说:“不是!按照司令员您的要求,我们炮兵都是按一专多能模式训练的。只是现在人手不够。炮组和学员只能优先照顾七五口径野炮。重炮实在是没有办法。就算司令员您今天不来视察,我也要登门求助了。”

炮兵部队对战士的文化水平要求较高,导致兵源选择范围十分狭窄。即便是冀中这样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地区,一时也难以筹集足够的兵源。

郑卫国点点头表示理解。又问道:“嗯。人手的问题我来想办法。只是你这边为什么不优先照顾105口径野炮呢?”

程政委忙道:“是啊?”

郭总监只说了四个字。就让郑、程二人默然无语——没有炮弹。当然,并不是一发炮弹都没有,而是缴获太少。保有量不足一个基数。从战术上来讲,炮弹低于某个基数就不足以发挥作用。

有人肯定要问,某某部队只剩一发炮弹不也立功了么?呃,这种情况确实有,但都发生在低烈度战斗中,在炮战中是不可能的。冀中现在需要的是能够持续与日军对抗的武器。很显然,105口径野炮并不满足要求。

能不能自行生产呢?当然可以,但是这需要时间。目前平安县兵工厂已经开始试制75毫米口径的山炮炮弹,只是引信发火率不高,目前尚未大规模生产。山炮炮弹都尚未解决,重炮就更加遥遥无期了。不过郑卫国已经从德国订购了一批引信,到货之后就可以生产。

受了这个打击,大家情绪都不高。一行人闷着头继续往前走,一连四个炮位都是放的日制105毫米野炮,但第五个炮位上明显不是105口径,而是炮筒更加粗大的150毫米榴弹炮。这个炮位上学员也不多,估计情况跟105口径野炮一样。

郭总监解释说:“有一门105口径野炮有故障,所以封存了。从这里开始都是150毫米榴弹炮。”

程政委扫了一眼,疑惑道:“咦,这玩艺儿怎么这么阵旧啊?感觉还不如刚才那105口径的野炮呢!”

郭总监点点头说:“这是日制38年式150毫米榴弹炮,爷爷辈的火炮了,我们一共缴获了两门。你别看它旧,威力还是相当大的,光弹丸就重达72斤!”

程政委吃惊道:“这么重!”

炮弹重量以算术级增加,杀伤效果则以几何级甚至是指数级增加。所以别看重量只有105毫米野炮弹丸的两倍,威力起码在四倍以上。别说程政委,就连郑卫国听了都微微动容。

郭总监笑道:“是的,这么重的弹丸威力堪称恐怖。而且炮身也比较轻,刚好四千斤出头,比刚才那种105口径野炮也不过重了五百斤。”

郑卫国点头道:“嗯,对于150毫米榴弹炮来说确实算比较轻的了。那它的有效射程有多远?”

郭总监遗憾地说:“这个就是它最大的弱点了,才六千多米,就连75口径的野炮都比不过,生存能力堪忧啊!”

38年式150毫米榴弹炮性能确实非常一般。当年一战突然爆发,日本陆军猛然发现自己竟然没有撑得住场面的重炮,于是赶紧从德国山寨了一门。像这种早产儿,先天不足也就不足为怪了。

有意思的是,在二战后期,由于新式榴弹炮成本太高,日军又重新生产了不少这种古董大炮,并装备到了部队。

程政委忍不住问道:“我们就没有缴获到新一点儿的?我记得在你们回来的时候看到一种大炮,炮筒跟这个一样粗。但比这个铁家伙还要大。”

郭总监呵呵一笑,说:“有,你说的应该是大正4年式150毫米榴弹炮,我们也缴获了两门。两位司令请随我来!”

从这儿再往前走还要经过几道岗哨,警戒程度明显高出一个等级。郭总监解释说前面几门大炮都是第四十一集团军的镇山之宝,所以将保护措施提到了最高级别。刚进掩体,就听里面的战士正喊着号子,忙得热火朝天。

郭总监解释说:“他们在练习进入阵地和转移。”对于缺乏空中保护的冀中炮兵来说,快速进入和转移阵地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别想在日军的炮火中生存。

程政委欣喜地看了一眼。发现这里学员很多。挪揄道:“老郭,你这里的炮组没有照顾75野炮么?”

郭总监笑道:“这种好东西自然不能敝帚自珍!就是拿四门75口径野炮来我也不换。”

郑卫国问道:“那它的射程有多远?”制敌而不制于敌嘛,所以除了灵活性,郑胡子对火器的射程也相当看重。

郭总监介绍说:“最大有效射程能达到8800米。”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跟38年式75野炮(最大射程8350米)相比并不吃亏。不过跟38改(改进了炮架。射程增加了两千多米)、90式(最大射程13890米)、95式(最大射程10700米)等75口径野炮相比,还是落于下风啊!”

程政委说:“是啊,一寸长一寸强。你这一差就是几千米,恐怕很难跟日军的野炮部队对抗吧!”

郭总监解释说:“野炮属于加农炮的范畴,弹道平伸,在射程上本来就占有优势,所以拿榴弹炮跟野炮比射程是不合适的。”

程政委忙道:“那我们这门榴弹炮的优势在哪儿呢?”

郑卫国插嘴道:“应该是弹道和威力。”

郭总监笑道:“司令员说得对!一万多米,那是日军75野炮的极限射程,在这个距离上很难命中目标。而我们的150毫米榴弹炮就不同了,只要炮弹轰击在一个大概范围,强大的冲击波也足以让对方丧失战斗力。”

“而且大正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的最大仰角可以达到65度,完全可以藏在工事内向敌轰击。这种角度,即便阵地在野炮的射程之内,敌人也很难用野炮还击。”

程政委欢喜道:“这么厉害!”

郭总监笑道:“还有更厉害的,两位司令请随我来!”

又往前面走了一段,一个庞然大物出现在大家眼前。确实是庞然大物,光炮管就长达4.7米,竖起来比两个姚明还要高。

程政委惊讶地说:“嗬!这是什么炮?比150毫米榴弹炮还大!”

郭总监眉飞色舞地介绍说:“我们的王中之王——日制92式105毫米野战加农炮,这是我军目前最厉害的一门重炮,也是全中国和全日本陆军射程最远的大炮。”

92式105毫米野战加农炮是当时世界上射程最远的陆军4 英寸大炮,在不使用次口径炮弹、火箭增程弹等远程弹的情况下就有超过18 公里的射程,即便放到现在也是非常远的。

更难得的是,这种火炮在精度和威力上也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平。在二战后期被日军用作120吨重战车主炮,专门轰击盟军的重型坦克。

程政委兴奋地说:“嗬,好家伙!这是什么时候运回来的,上次你们回来的时候我怎么没看到?”

郭总监解释说:“这个是用载重卡车拖回来的,时间也比较早。”

当初97军在黄河边上缴获了一大批物资,郑卫国担心日机轰炸就下令将部分物资提前转移到冀南。这门92式105毫米野战加农炮就是那个时候抢运的。事实证明这个决定非常正确,而且相当及时,因为在抢运不久之后,渡口一带就遭到了日机的大规模空袭。

郑卫国也感到非常开心,有了这玩艺儿,日军的炮群就要悠着点儿了。只要让炮兵部队判明其位置,三十里外就能将其置于死地。

“那这个炮弹够用不?”程政委眼巴巴地看着郭总监,生怕从他嘴里蹦出“不够”两个字来。

呃,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怕什么来什么!郭总监无奈地笑道:“当然不够了。不过……”程政委一听到“不够”这两个字,心都快提到嗓子眼儿了,要不是听到后面还有“不过”,非当场喷血不可。

郭总监嘿嘿一笑,接着说道:“老程,你不要着急嘛,我的话还没讲完呢!”

程政委忙催促道:“少废话,快说,快说!”

郭总监调足了胃口,才口吐真言:“炮弹虽然不多,但省着点儿用也不是不行!”

郑卫国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这种远程大炮最厉害的不是威力,而是威慑。只要让日军知道我军有这种利器在手,他们的炮兵就不敢贸然推进,从而给根据地军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回旋的空间。

郭总监还解释说:“虽然我们目前缺少专用炮弹,但是105口径野炮的炮弹还有一些,加起来足以对日军炮兵够成威胁了。”

105口径野炮的炮弹当初在太原兵站中缴获过一些,可惜当时没太在意,大部分炮弹被兵工厂拆掉,改装成迫击炮弹了。因为那个时候连75野炮都是稀罕货,谁能想到会缴获野战加农炮这等神器呢?

郑卫国疑惑道:“105口径野炮和105口径野战加农炮的炮弹能通用吗?”

郭总监解释说:“弹丸其实都差不多,只是加农炮的发射药装得更足一些,反正是分装弹,熟练的炮兵直接就可以上手。”

炮弹分为定装弹和分装弹,区别在于发射药与弹丸是否装在一起。小口径火炮一般使用定装弹,便于提高射速。大口径(一般是105毫米以上)火炮多采用分装弹,因为炮弹太重,一个人反正是搬不起的,分装有利于随时调整发射药。

郑卫国和程政委这才明白郭总监为什么要暂时放弃105野炮了。有大餐吃,谁特么还吃泡面啊?跟野战加农炮一比,野炮简直就弱爆了。

程政委比较细心,又好奇地问道:“老郭,你刚才说野炮也属于加农炮范畴,那为什么这两者之间差别这么大?口径还是一样的呢!”

郭总监解释说:“91式野炮偏重于野战,也就是机动性能,所以重量才3500多斤;而92式加农炮偏重于压制,对射程更加注重,总重高达7500多斤,所以威力自然就非同小可了。”

程政委惊叹道:“七千多斤?我的乖乖,怪不得要用卡车拉呢!”又问道:“这宝贝我们手上有几门?”

郭总监笑道:“现在日军手上加起来也不到二十门,你还想要几门?就这一门,要不是日军出动了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咱们也休想见着!”

92式野战加农炮是35年才研发成功的,所以到目前尚未大量列装。能先于大多数日军装备上这神器,郑胡子他们也算是走了狗屎运了。

程政委有些失望,说:“咳,才一门啊!坏了连个备用的都有。”

郭总监忙道:“呸,呸,说什么疯话呢!不吉利,不吉利。”又对郑卫国解释说:“其实我们还有一门加农炮,是大正十四年式的,射程只有一万五千多米,所以就留着备用。”

郑卫国笑道:“看来兰封一战咱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啊!炮兵的事情都交给你了,怎么分配你就看着办吧!”

郭总监有些感动,忙道:“多谢司令员信任。”又问道:“那兵源的事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