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荡平天下 > 第三十七章 北上会盟

荡平天下 第三十七章 北上会盟

作者:意大利打火机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5:20 来源:笔趣阁

这时昭雎也有了一点兴趣,“哦,秦使有不同的见解?”

范雎拿起茶杯,细细的泯了一口,“令尹大人还别说,这楚茶的确比我们秦国的茶好,香味浓郁,清新爽口,回味无穷啊。”

昭雎当政二十多年,遇到的说客不知道有多少,对于范雎这种调人胃口的把戏了如指掌,“秦使倘若喜欢,临走之时,老夫送你两车,如何。”

范雎呵呵一笑,“那就多谢令尹大人了。”

昭雎摆摆手,“无妨,些许小事,不足挂此。”

范雎也知道,随便调调老狐狸的胃口则罢了,倘若做的过了火,只会起到反效果。“在下对楚王怨恨屈原的原因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昭雎白了他一眼,虽然没说话,不过眼神里已隐隐表达出:有事快说,有屁快放。

“楚王之所以怨恨屈原,一是因为屈氏族人为屈原到王宫前请命,然而楚王却认为这是屈原在逼宫,犯了他的忌讳;二是携民意,请命变法,楚王觉得他威胁到了王权,超过了他的底线。”

昭雎纵横政坛二十多年,这些道理哪能不明白,他还知道,倘若他屈原不是屈氏族人的话,早都被大卸八块了,“秦使此话或许不假,可与老夫有何关系?”

范雎呵呵一笑,“屈原携民意,威胁王权,就过了楚王的底线。昭氏起兵叛乱,何尝又不是过了他的底线呢?如今楚王还需要你来稳定大局,当然对你客客气气的,等你没有利用价值了,他就会记得:当初叛乱的时候,仅你昭氏一族就出兵十万。十万大军啊,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那会成为楚王心中欲拔之而后快的一根刺。”

昭雎一惊,顿时冷汗直冒,这些道理他哪能不明白。楚王别看他一副昏庸无能的样子,但对于王权的看顾却是绝对不含糊。

怪不得有几次都看到楚王的眼中闪有寒光,当时自己身在局面,还没有反应过来。如今想来,恐怕他的心中早已经在琢磨如何除掉自己了。

被说到痛处的昭雎勃然大怒,“混帐!简直是胡言乱语。来人!将这竖子乱棍打出去!”

范雎连忙站了起来,“慢!不必相送,在下知道自己走,告辞!”说完哈哈大笑,转身向外走去。

他知道,其实昭雎完全听进去了,只不过现在落不下面子而已。这种老狐狸,根本就不用你去教他,到时候,他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做。

几天过后,就是楚国的迁都大典,老楚王兴致勃勃的站在高台上,瞭朗众生,一副其意自得的样子,浑然不像把国都都丢了的散家之犬。

“好好好!老令尹居功至伟了,楚国中兴之像也!”

昭雎被噎了一下,不知道楚王从哪里看出来的中兴之像,不过他也不会去扫他的兴致,“大王圣明,老臣只不过尽本分罢了,何功之有。”

接下来是出城祭天拜地,向天地通报了楚国“中兴大业于新都”的壮志远图,又诏告朝野:新都定名为“寿郢”,依楚国祖制对天下仍称郢都。

在城外郊野风光徜徉一日,楚王郁闷大消,临回宫时对昭雎颇神秘地一笑:“老令尹,‘寿郢’这名字好,长寿之郢,中兴国运必矣!”

昭雎现在都怀疑老楚王是不是被秦军给吓傻了,这种话也说得出口,‘我王聪慧,老臣不及,细细想来,‘寿郢’这个名字果然蕴含深意,我大楚当兴,可喜可贺啊。‘

便在老楚王喜滋滋等待国运转机的时候,陈城令飞马急报:秦国特使宁越入楚,不日将到寿郢。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此楚国新败,正担心秦国趁势猛攻之际,秦国特使南来究竟有何意?楚国君臣顿时哗然,纷纷猜测秦使来意,并提出各种各样的应对之策。

如今在寿春的基本上都是以昭雎为首的老世族一党,屈原被流放了,春申君被贬到边缘地方上去当城守去了。楚国的新派人物几乎已经销声匿迹。

“秦军烧我王陵,占我国都,人神共愤,天下汹汹!秦国必是慑于天下公议,来向我王谢罪修好。我王当严词谴责,许秦国赔偿十万金重修彝陵!”大司马昭常第一个做出了评判。

昭常的话令众人点点头,当年吴军攻入郢都,伍子胥挖出楚平王的尸身鞭尸的时候,就是犯了众怒,在秦军的压迫之下,这才不得不退出郢都。今天的情形和当初何曾相似。

“差矣,差矣。”上柱国景翠摇摇头说道,“秦人蛮勇虎狼,吞进去的肉,岂会轻易吐出来。如今夺我江汉,占我国都,我等应当坚定信念,誓与之周旋到底。江汉之地皆为水乡,秦人本西陲蛮夷北人,惯于放牧骑乘,必然不服南国水土湿热。秦使南来,大王应当据理力争,再辅以兵威压之,让秦人知难而退,复我河山,才是正理啊。”

自从当年景翠进攻咸阳,抗拒楚王的退兵旨意,被罢免了兵权之后,就算是上朝,他也从没说过一句话。好好的一个享誉天下的名将,硬生生被逼成了一个人形木偶。如今开口说话,竟是令满朝文武大吃一惊,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

“上柱国此言差矣。”太史令摇摇雪白的头颅,缓缓的说道,“我王迁寿郢,上应天象,秦国岂能不知?秦人虽占我江汉,却是失却了道义,惹得天下众怒。秦使此来,必是为了休战求和罢了。我王当可顺势应之,而后相机夺回失地,待大势一成,便可北上伐秦。此乃长策远图,万勿逞一时之快,与秦使纠缠于一城一地之得失啊。”

太史令一番话,说的楚王赞赏不已,“太史令老成谋国,赏百金了!”

景翠翻了翻眼皮,不就是要求和吗,说的那么免冠堂皇干嘛。他一句话都没说,又站了回去,当起了人形木偶。

三日后,秦国特使果然到了。楚王已经缓过了劲儿来,也不与昭雎商议,径下诏书令朝臣大会王宫正殿以震慑秦使。

“秦使晋见——!”内侍一声高宣,幽暗的大殿中顿时肃然无声。

“秦王特使、宁越参见楚王。”

“特使千里入楚,却是何干了?”楚王矜持地拉长了声调。

“外臣启禀楚王,”宁越不卑不亢地一拱手,“秦楚相邻,多有战端,我王欲请楚王会盟,两国议和罢兵,望楚王能够以天下为重,熄灭战火。”

楚王却是冷冷一笑:“秦国夺我江汉,毁我彝陵,却是如何了解?”

“楚王若能议和罢兵,秦国愿退出江汉。”

楚王心中一喜,天机果真玄妙,秦国居然真的有退兵之意。

“且慢!”景翠霍然从座案站起来,愤怒的指着宁越,“退出江汉?特使好轻松!烧我先王陵寝,却是如何处置?”

“景老将军以为当如何处置?”宁越的黑脸便沉了下来。他现在背靠着强国,行走天下,哪一个国君大臣敢不给他面子,你一个过气的老将居然敢站出来,势焰熏天的指责他。

“赔金两万、军粮百万斛、秦王到彝陵祭拜谢罪!”

宁越嘿嘿一笑:“六十万大军守不住一陵,竟然要战胜国来赔金谢罪,当真岂有此理?本特使只一句话:要和便和,不和秦军便不退!楚王自己斟酌便了。告辞!”大袖一甩,便往外走去。

“且慢了。”这次却是楚王笑着招手,“特使先说说,便是议和,如何议法了?”

“楚王北上,秦王南下,武关外三十里会盟议和。”宁越回头两句,径自去了。

“竖子猖狂!”景翠一声大吼,从旁边禁卫手中抢过一把长戈,追了出去,“待我先去手刃此贼,再说其它!”

“胡闹!”楚王大怒,“啪!”的一声拍案而起,“国运在天!岂能孩童一般制气了?都归本座,给寡人好生揣摩,能否北上议和?”

景翠见楚王明显已经意动,顿时大惊,“大王,不可啊!秦人虎狼,秦王更是奸诈无比,此去会盟,必为所害啊!”

老昭雎刚才一句话都没说,一直在仔细的揣摩。到现在为止,他已经品出其中深意了,眼珠子转了转,换了一副悲愤的面容,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大王,秦人欺我大楚太盛,还请大王能够将秦使赶走,并昭告天下,与秦人血战到底。老臣愿舍此残躯,率我大楚倾国之兵与秦人周旋,不收回江汉之地,不洗雪彝陵之恨,老臣誓不还兵!”

老楚王邹了邹眉头,将眼光投向太史令。太史令瘪了瘪嘴,“老令尹是不是糊涂了,既然能够兵不血刃的收复失地,何苦还要我们三楚男儿去流血。”

老楚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老太史谋国之言,甚是高明。寡人意决,北上与秦王会盟!”

刚才昭雎的一番慷慨陈言,弄得景翠莫名其妙,不知道他啥时候转性了。如今楚王答应北上会盟,昭雎嘴角隐隐露出奸笑,他才恍然大悟:楚王早都被秦国打怕了,怎么可能和秦国血战到底;如今他昭雎的权力已经大到没边了,倘若再把倾国之兵交到他的手里,楚王睡觉都必须得睁着一只眼睛。

楚王倘若不想这些事情都一一发生,那就必须得北上会盟。昭雎明为阻止楚王去会盟,实际上是用险峻的形势来逼迫他去会盟。不会盟就要和秦国打,要打秦国就必须得用昭氏一族,要知道这寿春可是昭氏的封地,现在除了昭雎,还有谁压得住大局,用他昭氏一族,就会令他们不断壮大。关键是现在昭雎的权力已经太大了,不能再让他壮大下去了。

想明白了这些,景翠一时气得说不出话来,憋了好半天,才愤声说道,“好个昭雎,你不得好死!”说完就感觉气血攻心,‘噗’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晕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