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华人1892 > 第114 谋国十八

华人1892 第114 谋国十八

作者:为雨哭泣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0:02 来源:笔趣阁

董福祥率领的甘军多为骑兵,在安徽和河南交界的山区,反而不利于进攻。只能下马当步兵防御了,一旦国防军进攻河南的话,作为中原腹地的河南,可是没有什么大山大江的天然屏障提供防护,甘军只能在河南驻防,进攻国防军的行动很少。董福祥作为老军伍,自有章法和传统思想,反而没有什么大的损失。

聂士诚和袁世凯倒是有进取心,可是这两人也不了解国防军的战术战略,在19世纪末,报刊传媒中传出的信息,反而是西洋人传出的信息详尽可靠些,国防军对于国内的战争,哪里有过硬攻硬打的攻城之战啊!全都是些巧打智取,里应外合的奇袭战。[]

聂士诚和袁世凯这些清军将领,都是些传统人士,虽说也讲谋略,但是不知道国防军不是没有硬攻硬打的能力,而是怕攻城战中,炮火无情殃及无辜,宁愿多花时间等机会智取罢了。大批的武卫右军和北洋新军守着城墙防御,国防军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夺城。可是武卫右军和北洋新军一打进攻战,打野战,正中国防军下怀,恨恨的给自以为了不起的北洋新军来了几下,可是把袁世凯心痛死了,这可都是袁世凯用银子喂出来的嫡系jīng锐啊!为袁世凯之命是图的亡命徒啊!这时候袁世凯还没有那么牛叉,只有王士珍辅佐,借着小站练兵逐渐发迹起来,很得荣禄重用,扩编为一镇兵马,太不容易了。袁世凯、王士珍梦想像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那样的中兴之臣呢!可是没有三个月,美梦被打的支离破碎了。退回直隶的后路给人断了大半,能不醒吗?

李鸿章等人发起的洋务运动,还是在此时起到了作用,其创办的水电报局,还是通过威海京津地区的战报,电传到了各军手中。兵力空虚的河北直隶重地,直接面临国防军的威胁了。“回军保护京津重地”的命令,由慈禧太后,军机大臣荣禄等人由总理衙门发出。

山东、河南等地丢了就丢了,没有了京畿之地,那才是什么都没有了,武卫左军,都是由满清贵族子弟组成,戏耍之地,那有什么战斗力可言,董福祥、聂士诚和袁世凯慌了,以慈禧太后为主的满清贵族更是六神无主了。玩权术政治,这些人占着传统大义还是有优势的,玩军事谋略,就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国防军早年俘虏了,李鸿章这个满清王朝末期的领军人物,满清王朝再也没有什么人有资格统领全局,威望服众的帅才了,可以想象李鸿章这样权倾朝野的中堂大人,都处处受到别人的擎肘,张之洞、刘坤一之清流就不用说了。

而董福祥、聂士诚和袁世凯等军旅之辈的才能,放到国防军之中,最多也就是个连营长的能力,完全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造反闹一闹就是大忠臣了说,哪里有什么好的办法和能力决定什么啊!

“撤了,终于可以撤了,这哪是人呆的地儿啊!”衮州城的北洋新军和武卫右军们,终于可也大口喘口气儿了。

“妈的,你找死啊!咱就是个当兵吃饷的货sè,能捡条命就不错了,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是不,老弟。”一个明显还有辫子的武卫右军小兵,对一个光头北洋新军说这话。

大热天的,也不头晕,也不眼花了,抗着枪,时不时的帮忙,推一推辎重粮车,天旱的厉害,水少了,在没有粮食的话,军队直接算了得了。

“快点,快点,他妈的,要是让国防军打了黑枪,活该你们命歹,说你呢!在磨磨唧唧的,老子抽你啊!”一个军官骂骂咧咧的吆喝着。

“草泥马的,国防军最爱打你个狗rì的军官的黑枪,老子怕什么,张哨官,您骑着马,目标太明显了,注意着点儿。”一个没有马骑的军官,在那给给刚才吆喝的军官添堵。

“**的曹老六,你娘的就盼着老子死啊!不就是没有让你狗rì的骑马吗!至于吗?”姓张的哨官,显然和这人很熟,回骂了过去。

“哈哈哈哈哈哈。。。。。。”四周的汉子都笑了起来。

这些人都是卖命的货,死啊!活的还真不怎么太在意,当然能活着还是很幸运的事。烈rì之下,汗流浃背的赶路,那罪还真是不让人好受啊!所以啊,除了骑兵们,军官们为骑马的事,少不得起龌龊了。

这不走了半天,累了个半死,牢sāo话就开始传开了,倒也为劳累的清军解解闷儿,调节了下疲惫的神经。

说实在的,出了城就完全暴露在原野之中,鬼知道国防军会不会在那个土包山丘埋伏着打冷枪呢!

“哒哒。。。哒哒。。。哒哒。。。”这不是机枪shè击声,而是十几个清军骑兵跑过来传命令的。骑兵现在都在四周逡巡,预防国防军伏击,防备的还是挺严的,都是吃亏吃多了,撤退组织的还不错。

“兄弟们,兄弟们,国防军的大队骑兵跟上来了,都加快的步子,让国防军追上了,小心丢了小命儿!”骑兵队正大声不断呼喝着,呼啸而去,大热天的倒是凉爽多了,比步行赶路爽多了。

“都跑起来。。。都跑起来。。。”武卫右军和北洋新军,顿时紧张起来,随着军官的命令,跑起来,毕竟没有人会拿自己的小命儿开玩笑吧,步兵在不布置防御,一旦让骑兵冲过来,不死命也得丢一半。

呼哧。。。呼哧。。。。烈rì当空的,跑起来还真是让这些当兵的遭罪了,汗流浃背跑的急赤白脸的,狼狈不堪。

国防军骑兵一团,大3000人马,搁国民党那会儿,就是一个骑兵师的编制,缀在武卫右军和北洋新军过五千人马后面,铺天盖地的一大片,由不得这些为满清朝廷卖命的汉子们不卖力的奔跑,小命儿要紧。

自7月20rì,董祥福,聂士诚和袁世凯三个人已下令回撤直隶,取道邯郸回京津护驾才是关键,再加上三面被围,子弹炮弹得靠天津制造局提供,粮食得靠河北平原、中原之地河南提供,守住邯郸,保住京津直隶重地,才是董祥福,聂士诚和袁世凯这种满清重臣,权利财富有保障的根本。

董福祥的甘军骑兵,国防军骑兵二团,不敢迫得太紧,西北汉子都是一根筋的货,和你死掐就不好了。但是对付,已被打寒胆儿的袁世凯,混吃等死的武卫右军,还是手把爪掐吗!又不是死打强追,只是撵着董祥福,聂士诚和袁世凯三个人的军队,快点退出山东河南两地,不至于爆发大规模的交火。

都是中华儿女,何必往死了掐呢!打怕了就行了。

董祥福,聂士诚和袁世凯三人的军队一撤,当地的清军巡防营部队,那有什么战斗力啊!尽是些拿冷兵器刀枪的货sè,怎么可能在抵挡得住国防军的进攻。

国防军两个团的骑兵就这么缀着,让清军没有时间停下来,去抢劫老百姓的粮食物资。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大兵法家孙子的意思是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

随意啊!等到董祥福,聂士诚和袁世凯三人的军队,撤回京畿直隶的时候,累个半死的,再加上大旱之际,缺粮少喝的,什么忠君思想都会给饿的没有了。

国防军参谋部,定制的“蛙跳”战术,非常给力,由强大的海军舰队支持着,先夺取德州、沧州、滨州,威胁天津和běi jīng。以抗倭义勇军在山东半岛民间的影响力,那个民团的负责人,不是出自金雨的门下,都是经历过多次对外战争生存下来的jīng英人士。在一发力袭取潍坊、淄博山东两大重地。威海军港被困就不说了,登州港在失去,董祥福,聂士诚和袁世凯三人的军队,又失去了唯一海路补给,整个海、陆路补给线完全断了,想守都无法守下去了。

慈禧太后和军机大臣荣禄,一发出回守直隶的电令,再热再要命都得赶回去保卫京畿,护卫住自己的主子,才是做奴才本分。董祥福,聂士诚和袁世凯这些人,正是这种传统的旧式官僚人物。

当然袁世凯可能野心大些,也自己出资编练北洋新军,有改革的心思,但是其骨子里的忠君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这从袁世凯在民国时期,将死之际还在为称帝,做皇帝禅jīng竭虑,就可以看到袁世凯,还是一个中国儒家思想熏陶下的传统守旧人物。

正是抓住了,这个时代各方军中领军人物的这种思维模式,由不得这些军队不退回去守护京畿之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