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华人1892 > 第115章 谋国十九

华人1892 第115章 谋国十九

作者:为雨哭泣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0:02 来源:笔趣阁

君子可以欺其方,清军大部队一路撤,国防军一路攻城掠寨,毫不费力的接受城池,清军大部队在的时候,百十人的民团不敢行动,现在只余下地方几百人的巡防营,百十人的民团还不把这些地方部队放在眼中呢?都是乡里乡亲的,知根知底的,又有国防军大部队开进,不在意清军大部队反扑,引起大的战火发生。

现在军火物资太贵了,少打一发炮弹,最少可以多发一个人的工资吧!国防军还真不愿意在国内花费太大的jīng力。[..]

7月28rì,当董祥福,聂士诚和袁世凯率部退到邯郸的时候,国防军已收复了山东全境,顺手将商丘,开封,濮阳,原阳等地收入囊中。

就像下围棋一样,国防军在沧州、德州落子,威胁到京津,由不得缺兵少将的满清王朝,不得不收缩兵力回防,又像下象棋一般,别人将军了,你还不得收士回象啊!

董祥福的甘军以骑兵为主,守着邯郸,保定平原倒是合适,聂士诚的武卫右军,和袁世凯的北洋新军,还得驻防涿州,廊坊,天津一线。就连老迈的刘坤一都率领万余湘军,从奉天驻防天津,就算是被金雨安排在的“山匪”堵住,山西的巡防营,都一营连着一营清军,源源不断开入河北,连旅顺的北洋残余舰队,都到天津港口保卫京畿重地。

清军源源不断的开进河北,天津和běi jīng城,正中国防军下怀,由着这些军队通过,集中在一起,正好一锅端了都。

时间就在这一天天的军队调动中一天天过去,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是旱灾重灾区,这些地方部队军队调出当地,也是大大的缓解了地方的粮食消耗。要知道旱灾多发于西北地区,长江流域在缺水干旱,还是有指望的。进入八月份,灾情越来越严重,天灾还没有过去呢!国防军就得开始预防**了,一旦缺少粮食,在中国西北大地人会吃人的,啃树皮,吃观音土都是小事,抢劫杀人这种**,才是19世纪中国最常见的事情。rì本人在二战中,困守孤岛,人吃人的的现象,跟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吃人的现象比一下,就是芝麻比之太阳一样渺小了,没有可比xìng啊!

想消灭中华大地上得**,就得有充足的粮食硫磺等物资供应,这个时候没有瓶装矿泉水什么的,但是一桶桶的纯净水,还是有保障的。硫磺可以治理蝗灾,缺水的情况下,蝗虫就会啃食干净,将花草树木中的水分,榨取干净,造成更严重的树木水土灾害。

这个时候才通车的连云港至徐州铁路发挥了作用,粮食、硫磺等物资,一桶桶的几百斤重纯净水,由火车运往前线。几百吨几百吨的纯净水补充,在后世缓解地方旱灾很有效果,配合地下水供给还是效果明显的很。前线缺水的情况,有着连徐铁路的运力支持,还是得以实施的。

如果没有强大的运力,想一想就惨了,水没有运到地方,水都会被民夫喝完了都,别说运到灾区去救灾了。还别说连徐铁路修通的运行的很是时候啊!

8月中旬,慈禧太后等满清权贵的心,刚刚落定,开始为各省军队调集物资烦心时,更让慈禧太后等满清权贵焦头乱额的事情发生了。

奉天、牛庄、营口、锦州,旅顺,五大辽东省府重镇,在8月20rì同一天被抗倭义勇军占领,消息还是有租借驻扎在旅顺的沙俄军队通报的呢,由沙俄公使告诉军机大臣荣禄后,才广为人知的。

消息在英法德美的公使证实下,得到确认后,满朝文武目瞪口呆,抗倭义勇军的实力强大,陆战能力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了。吉林,黑龙江两省,实际上早就脱离了满清的控制,独抗了rì本军队这么多年的攻击,还得应付沙俄军队、马匪在边境的sāo扰,不落下风,这是实打实的强悍陆军战力,不承认都不可能啊!

沙俄驻旅顺军队,在抗倭义勇军夺取旅顺当天,就向满清王朝通报了战况事情,何尝不是包藏祸心呢。沙俄谋取东三省的祸心,都快让抗倭义勇军,搅和的快一点念头都没有了。

东北总督刘坤一对于辽宁治理一般,都是因为辽东胡子多,抓不胜抓啊!对于抗倭义勇军却是无可奈何,在情理上,抗倭义勇军抵抗rì本倭寇的侵略很受刘坤一待见,爱管不管,在国法上一个自主的军事实力,不受自己约束和国家统治管理,又让自己在政治上失分。

但是清末就是这样,地方势力不受满清王朝直接管辖,民间势力可以相对zì yóu发展,不是什么稀罕事。这样一来,刘坤一很被动,你的嫡系部队已被调到天津,地方上就出事,快要死了的人,也算是政治生涯晚期的一个小污点吧!满清王朝的实际掌权人慈禧太后,和史书会怎么写自己呢!幸好山海关没有什么被占,不然更被动了。

可以说,沙俄现在非常想参合中国的内战,从中牟利。但是沙俄公使,也得看着局势发展,才好卖个好,获得最大的利益,这种事沙俄公使,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就在xīn jiāng伊犁割取了大片中国领土,再在满洲里,蒙古割占一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其他国家有什么打算,国防军的情报人员现在的实力,还真没有办法知道这些外国人都是什么打算,也打入不进去不是,白种人和黄种人天然的相互提放着。

金雨,王栋和李楠现在倒是顾不上这些了,旱灾持续,加重了满清zhèng fǔ官员的负担,对河北,天津,热河,察哈尔等地的苛捐杂税征收更重了,当然汉族官员的习惯,上面要一两银子,汉族官员收取的就是10两银子,下面办事的在加些什么就说不清了,我们中国人了解自己人的做法,不用我多说都明白的。中华民族王朝兴跌,分分合合,何尝不是因为这一民族劣根xìng吗?

这是没有办法事情,几千年都是如此,欧美洲人发明耳朵反贪监督局,到是不失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欧美人还是有很多制度,很有可取之处的。

这不,国防军在河北,天津一线和清军对峙,本来就缺衣少食的老百姓,再被满清官员这一搜刮,只得逃难了,国防军现在就是难民接待办事处。

河间府前线,没有枪炮声,热的人都没有丝毫出去念想的,被清军官员搜干麻净老百姓,只有逃难一途了。冒着酷暑,没rì没夜的向国防军的阵地涌来,清军官兵到没有阻难什么,都搜刮干净了,到不至于赶净杀绝吧!给国防军带来点麻烦不是更好,看看国防军怎么应付、处理这件事。

“来,大爷,喝口绿豆粥吧!来,来,乡亲们排好队,一个个的来,每一个人都有份,不用怕,每个孩子都有份儿。”一个女军官在草棚前大声说着,组织着逃难的老百姓,到草棚前喝粥。

草棚颜面好几里,不时有士兵抬来一大桶绿豆粥,一箱箱牛肉罐头,豆鼓鱼,一笼笼的馒头。

“乡亲们,慢点吃,不要吵怀里揣啊!我们这里直管饱啊!留一些给后面的人,别只顾着自己,不管后面乡亲的死活,是不是这个理啊!”女军官看看那些往怀里藏馒头的老百姓说道:“如果我们国防军也不管你们死活,不给你们吃的,你们会怎么想呢?乡亲们,到沧州城的一路上,都有救济点,让乡亲们有口吃的,我们能建一个救济点,就有能力建十个百个救济点,说明白点,河北,山东,河南,我们国防军建立的救济点成千上万,一路过去,每个村镇都设立的有救济点,不会让乡亲们饿着,相互帮扶着,快点离开战场,晚上一炮过来,有什么死伤,就不好了。”

说着说着女军官就开始吓唬起来了,大多老百姓只顾着眼前,一听还有生命危险,赶紧的吃喝起来,歇口气好赶路离开。

“王小莉,高红霞,每人分发两个馒头,牛肉馒头,豆鼓鱼各一份,快点,按秩序来。”女军官镇住了没有什么见识的老百姓。开始命令士兵们做事。

“是,连长。”王小莉,高红霞敬礼应道,一个发馒头,一个用专用工具,打开一罐罐罐头。

“杨萍,何小玲,你们登记一下乡亲们的住址,以后好查证,安排管理。”

“是,连长。”杨萍,何小玲敬礼应道,按章办事在登记册上登记起来。

还别说,摆起军官排头的女军官,反而吓住了这些老百姓,规规矩矩的接过食物,老老实实的有问必答,生怕国防军军官不在分发食物。

零了,再给逃难的老百姓,补充点绿豆粥,装进乡亲们的水袋、酒葫芦里,讲解些路上饮水常识,倒是让老百姓们感恩戴德的。

高温,卫生状况差,水土不合,一旦闹肚子,可不是玩的啊!大人抵抗力好些,拖家带口的,老的老小的小,兵荒马乱的,在闹个疟疾,可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儿。

幸好金雨,王栋和李楠,在去年底就开始准备粮食物资预防着。可想战争期间,缺什么不能缺粮食,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备无患。

这不正好用上了,有强大的海军舰队和运输舰船快速补充物资,到没有给前线物资补充,带来什么大的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