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自奔走的兄弟们

朱门风流 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自奔走的兄弟们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25 来源:笔趣阁

船沿海捕倭大捷,累计斩杀倭寇四百四十二人,生七人,沉倭船七艘,俘获倭船十四艘!

宁波市舶司提举范通里寇,擅自给民船引,以民船冒充海外朝贡使船出海,并图谋行刺钦差!宁波全府捕获通倭贼党一百一十二名!

因为之前倭犯松江府的事情,北京行在的众多官员早就闹得沸沸扬扬,当这两条消息先后传来的时候,更是完全炸开了锅。一时间,原本就反对开海禁的官员们顿时前赴后继上书陈情,一而再再而三地恳请皇帝收回成命。不少人更是质疑张越下江南原本是为了查粮仓之事,怎么忽然就跑去了宁波,连因倭寇之事上书请废市舶司的人也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干脆连篇累牍地陈述宝船下西洋耗费巨大,请废宝船以休养生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这边正在闹腾的时候,一个更大的谣言倏忽间席卷了整个北京城。传言者言之凿凿地声称,张越在宁波府遇刺,而且期间竟然因为不慎而折断了天子亲赐的佩剑!满朝官员为之哗然的同时,不免求证于几个天子最亲近的内阁大臣,但无论杨荣还是金幼孜都是一问三不知,但面色都阴沉得可怕。

张家自打下半年开始便是连番喜事,结果最后一桩却是方水心小产,少不得有些败兴。顾氏如今虽然牵挂正在的王夫人,但她毕竟年纪大了,不敢冒着寒风在外奔走,也就是三天两头打大媳妇冯氏去探望。即便她再不喜欢方水心,可念在张攸的份上,又觉得这次小产实在是蹊跷,也加派了人仔细看护。单单这两头就已经让她心力交瘁,就连新婚燕尔的张怡也都顾不上了。这天,当从东方氏口中听到外头那样的传闻时,她顿时惊得脸色煞白。

东方氏仔仔细打听了三天,确定这并不是空**来风,这才特地跑了这一趟,此时连忙劝道:“老太太,虽说是流言,但实在是传得太广了,所以我才不得不来报这么一声。那些人说得有板有眼,说什么这并不是寻常的尚方宝剑,而是皇上南征北讨的时候佩戴过的,打蒙元的时候甚至还用这把剑杀过人。若真是如此,此次越哥儿真是闯了滔天大祸。”

“那朝廷上有什么说法么?”

一到这话,东方氏顿时:_起了大冷天还要沿海捕倭地丈夫和儿子。原本有心反讽一句,但想到张攸张父子临行前意气风的模样,又想到丈夫并非世爵,却头一次当上了总兵官,她那股子酸水方才压了下去,但语气少不得有些埋怨。

“老爷不在,英公还在宣府用兵,这朝中消息实在是不好打听。我上午特地去了一趟保定侯府,听说皇上以风痹症作为由罢了朝见,万事由内阁斟酌后进呈,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个章程。说来也是越哥儿太过鲁莽,得了这赏赐就应该珍而重之好好保管,竟然随便带在身上,这不是明摆着给别人机会么?”

顾氏疲惫地闭上了眼睛,随即摆手:“你下去吧,此事让我好好想一想。”

眼见东方氏悄然退下。便对几个小丫头使了个眼色。把她们打下去之后方才端了一张小杌子过来。坐在炕下用美人锤给顾氏捶腿。觑了个空子便低声劝道:“老太太。三少爷大约也没想到有人那么大胆。况且。光天化日之下有人行刺钦差。他也险些丢了性命。”

“你懂什么!”顾氏倏地睁开了睛。随即就苦笑了起来。“这次保全了性命。但若是皇上怪罪下来。他也未必就能逃得过去!这样。先派个人去杜家那边问问……”

这话还没说完。外头就传来一个丫头地声音:“老太太。顾家七少爷来了。说是想见老太太。外头高管家问老太太可有空。若是没空。就请二少爷或是四少爷代见了。”

“顾家小七?”顾闻言不禁愣了一愣。“如今还不到国子监放假地时候。他怎地会过来?罢了。他也不是那种打秋风地秉性。说不定有什么要紧事。请他进来。”

约摸一刻钟夫。外头便响起了一阵说话声。旋即门外就有丫头打起帘子放了人进来。顾彬穿着一件蓝绸棉直。恰是之前顾氏命人送去地冬衣。头上亦是带着狐皮暖帽。脸上被寒风吹得通红。见他一进门便脱下帽子上前行礼。顾氏便颔笑道:“你一直在国子监读书。平日少有空闲。今儿个怎么有空过来?”

“老太太。我在国子监里听到不少传言。如今就连几个教授都在议论。陈司业之前对我颇为照顾。他对我暗示。说此事颇为古怪。毕竟从宁波府到北京上千里路。捷报传得快毕竟是有驿传邮递快马。但此等流言竟然散布得那么广。实在是不正常。所以我今天特地请了一天地假出来。就是想问问三表弟最近可

信回来。”

原以为顾彬忽然来见是因为国子监遇上什么不顺心地事,此时听他直截了当就说这个,顾氏不禁五味杂陈,旋即方才欣慰地点了点头,却又叹了一口气。

“好孩子,难为你费心,还特地请假跑这么一趟。我一把年纪也不管事,竟是刚刚才知道的,如今也正在琢磨。越一去之后就没有来过信,倒是他爹和他媳妇捎来过一次信。说是因为越哥儿奉圣命行止隐秘,所以连他们也不怎么知道音讯。何止是他们,就是你二姨夫和大表哥,咱们要等消息也只有看朝廷的捷报。”

顾彬原以为张家必定有准信,此时听顾氏这么说顿时有些失望。

如今他虽说仍是不精于人情世故,但却不比以前的孤傲,只呆坐了刻便连忙岔开了话题,随意说了些国子监中的事。饶是如此,讷于言辞地他也只是坐了小半个时辰便起身告辞,出了院子走在路上自然是心事重重,一味低着头冥思苦想,结果在二门险些撞着了一个人。

“哎呀……咦,是小七!”

听到这一声小七哥,顾彬才揉了揉脑袋抬起头,瞧见是张赳,忙不迭开口赔礼。正准备走的时候,他却听到张赳开口说话了:“小七哥可是为了三哥的事情特地来地?我刚刚去过西牌楼巷,正好见着了万大哥和夏大哥,他们今日正好休沐。虽然他们劝我说三哥生性稳重,一定不会那么不小心,但那些流言蜚语说得有板有眼,实在让人担心。不过,二哥已经去安远侯那儿打听情况了,你就放心回国子监吧。”

顾虽说是家的亲戚,但真正最熟的还是张越,毕竟一来有张昔日义助顾家的关系,二来和张越是府学地同窗得过不少帮助提醒,平日里顶多和张张起还能多几句话,和张却是几乎没打过交道。此时听见这么一番话,他不禁感到心里涌起一股极其异样的感觉,甚至连张之后说了些什么,又是怎么走的,他都没有注意到。

一旦有事便是全家奔走,这就是家四分五裂家道中落,张家却欣欣向荣的缘故么?

虽说一直有张家资助项开销,但顾彬生性好强,不肯接受过多的馈赠,因此今天竟是不曾坐车马,而是从国子监一路走了过来。这会儿出了张府东角门,顺着路走到巷口,他不禁止住了脚步细细思量了一番。奈何他对于朝堂并没有多大了解,思来想去不得要领。

忽然,他猛地想起自己有一始终不曾用过的东西,顿时眼睛一亮。此时此刻,他也顾不得什么花费,找了最近地车马行雇了一辆车赶回了国子监宿舍,从抽屉深处找到了一个锦囊。看到里头那纸片和玉佩仍然在,松了一口气的他立刻将东西原样放回去,然后揣起锦囊便急匆匆出了门,却是一路坐车紧赶慢赶,很快就寻到了前门大街地杨府。

在南京北京的国子监呆了两年,顾彬还是头一次拜访除了张家之外地官宦人家。刚刚沿路经过了好几座侯府伯府,尽管杨府规制大大不如那些豪宅,但瞧见西角门外有不少车马进出,他仍是有些心里怵,好容易方才打起精神和门房说话,结果却大失所望。

“老爷今儿个确实不当值,但身上不舒服,所以不见外客,这些来拜会的大人们都没见着,并不是咱们有意阻挠不给公子通传。”那中年门房见顾彬衣着寻常,心里颇有些讶异,但说话却是客气得很,“不过,公子若是有什么要紧事,咱们可以代转告一声。”

顾彬捏着中那个锦囊,咬咬牙便递了上去:“烦请您将此物进呈杨大人,就说这是他当初留下地物件,昔日故人之后来访。”

那中年门房瞥了一眼那锦囊,现是边上已经起了绒的落花流水锦,不禁有些狐疑。虽说很怀疑这监生是来打秋风的,但既然对方说这是老爷留下的物件,他也不敢怠慢,连忙拿着东西寻了管事禀报。这一层层也不知道转了几遍手,最后才到了书房中的杨荣手中。

杨荣反反复复看枚玉佩,心中渐渐有了印象,却是感到极其意外。当初刚刚考上进士入了翰林院,可谓是年轻得志时,他曾经想过来上一段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佳话,但随着他地位日高宠信日隆,对方却从未找上门,他少不得让下人去昔日那地方打听了一番,却得知对方是外乡人早就离开了,这便成了一段了不断的恩情。此时重见旧物,他不由觉得心中一松,立刻吩咐下人去请来人进来。

ps:推荐票火线支援,分类榜上都快掉下去了……另外谢谢大家昨天的月票!还有打赏的同志们,万分感谢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