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1630 > 第八十二章 庙算

大明1630 第八十二章 庙算

作者:克里斯韦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5:28 来源:笔趣阁

当时大明内部的民变尚未爆发,虽然后金在关外屡战屡胜,但大明的人力物力仍然多出后金百倍,后金赢一百次,大明还是大明;可只要输上一次,就会身死国灭。这一点皇太极比任何人都清楚,因此他追求的最高目标不过是与明和谈,迫使明承认他对现有土地的占有。而祖大寿出身世代将门,本人此时差遣已经是武人的顶峰,做后金的内奸能够得到什么呢?在1631年,不要说祖大寿,就连皇太极自己都没有想过女真人能够入住中原统治长达三百年的。至多说祖大寿有保存实力之心,不过那也是当时将领文官的常态,并没有什么稀奇的。

“是,大人!”阿桂站起身来,小心的站到一旁,垂手侍立。祖大寿上下打量了一会,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矜持的问道:“桂千总,你身上的伤怎么样了?”

“禀告大人,不过是些皮肉小伤,已经不碍事了!”

“那就好!”祖大寿肃容道:“你也知道东虏东西两路合围,大军云集,仅凭城内的守兵不足以解围,须得里应外合方能破围。你收拾一下,乘着东虏的营盘还没扎定,赶快去锦州求援!”说到这里,他从几案上拿起一封书信,旁边的随员赶忙将信接过,转递给阿桂。

“这是给本将给孙督师的亲笔信,一定不能落到东虏手中!“

“大人请放心,末将绝不会讲这封信落到鞑子手中!“

“嗯,你要谁与你同行,只管挑选便是!“

“大人,这等事人多反而麻烦,只需给小人两匹好马即可!还有,小人今夜二更出东门,出了贼子的包围圈然后折向西。还请大人在西门擂鼓吹号,做出出城突围的模样,让小人有机可乘!”

“好!“祖大寿笑道:”有勇有谋,果然不愧是我们关宁军的健儿,来人,取酒来!”

“是,大人!”随员取了酒来,祖大寿取了自己的酒杯,亲自倒了满满一杯,喝了一口。将剩下一半递给阿桂,笑道:“桂千总,不,桂都司,下次回来,本将军再与痛饮!“

“多谢大人!“阿桂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双手将酒杯送还给祖大寿,又跪下磕了个头,方才退了出去。此时的他心情十分愉快。就好像一只脱出罗网的小鸟。

后金大营,汗帐。

已经是初更时分,但帐中仍旧等候通明,皇太极坐在书案前。正与一个心腹大臣对着地图筹划推算。

“大汗,时候不早了,今日便到这里,您先休息吧!”一个身材魁梧汉子恭声道。虽然他已经剃了头发,但看形貌举止,却分明是一个汉人儒生。

“范先生!”皇太极笑了笑:“这城西南角的五处墩台尚未取下。是以武力强攻还是以怀柔劝服,议定了再休息也不迟!”

“大汗!”范文程微微一笑,一边用手指指着地图一边解说道:“兔耳朵屯守将姓曲,他有个侄儿两年前因为犯了军律逃到大金这边来了,正在微臣手下,让此人前去劝说,当有七八分把握不战将其取下。到时大汗重赏此人,必能得其死力,再让其劝说其他墩台,定然能不战而下。“

“好!“皇太极笑道:”范先生真是我的诸葛,南国精兵锐卒,十之**皆在山海关以东;而智勇之士多在这大凌河城中。这次我举全国之兵而来,非要取此区区一城,而是要降服这些人才为我所用,方能成大业。诸将多想着杀敌掳财,做个富家翁,能够明白我心意的,满朝中唯有先生一人。“

范文程听到皇太极对自己如此,俯身拜道:“微臣驽马之才,得大汗如此错爱,便是粉身碎骨,也报不得知遇之恩于万一!“

“起来吧,范先生!”皇太极伸手将范文程扶起:“我知道平日里背地里有些人说你的闲话,说什么挖土耘田时候没看到人,收谷子的时候就跑过来了。你莫要在意,那些人只知道挥刀引弓,哪里知道治国理民的道理?我大金国若要重兴先人之业,是离不得先生的,前些年父汗有些事情是年老糊涂了,待时局稳定下来,我是要一一改正的。”

范文程听到这里,已经是感动的热泪盈眶,哽咽着拜倒道:“大汗天覆地载之恩,微臣待辽东汉人在这里拜谢了!”原来在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离开人世的时候,后金还处于由一个部落联盟向国家转变的过程中。换句话说,努尔哈赤还无法将自己曾经拥有的巨大权力全部传承给其继承者皇太极,因为部落联盟并没有国家那样的超脱于众人之上,只忠诚于王位上那人的官僚机构。努尔哈赤的巨大权力是依靠数十年统一女真各部的功绩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威名“挣“来的,努尔哈赤可以将汗位传给皇太极,但没有办法将功绩和威望传给他。皇太极继位后的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并非对付外部的敌人,而是如何压倒自己的兄弟们,巩固自己的汗位,因此大明君臣在得知努尔哈赤死后,纷纷欣喜若狂。这倒不是那些人如此轻薄,而是他们按照过往的经验判断,像后金这种迅速崛起的集团,其内部还没有来得及建立一个众人接受的政治伦理,集团内部的秩序往往维系于某个政治军事强人一人的生死,强人一死,集团内部就会迅速陷入诸子(也有可能是其他亲属)争位的混战之中,这往往会极大的削弱该集团的力量,甚至直接导致毁灭。努尔哈赤的诸多子侄都能征惯战,战功累累,而皇太极还是当中比较年轻的一个。这在他活着的时候是好事,而在他死后,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幸运的是,或者说不幸的是,努尔哈赤选择的继承人皇太极是一个不世出的政治军事双料天才,继位之后当他发现自己的实力不足以压倒其余兄弟时,便主动退让,承认其余三大贝勒的权力地位。允许其与自己皆南面坐,拥有开府共理朝政的权力。随后其对外用兵,对内改革政事,一面累积威望积蓄实力,一面寻找铲除其余三大贝勒势力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皇太极逐渐开始发掘辽东汉人中的忠于自己的人才,便提拔任用,并逐步废除女真贵族的一些特权,将一部分原本隶属于女真贵族的汉人农奴解放出来作为编户齐民。对于皇太极来说一个一举两得的妙棋:其一来后金若想巩固对辽东的统治,乃至进军关内。就必须扩大自己的政权基础,只有将占辽东大多数人口中的上层阶级吸收进自身的统治集团,这一目的才可能实现;其二,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决定了旗民是隶属于他们的旗主的,在必要的时候旗主们甚至可以利用这一力量与皇太极对抗,而此外的汉人、蒙古人就不同了,新建立的汉八旗、蒙八旗等军队是直接隶属于后金这一国家,换句话说是忠实于身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皇太极本人,因此在皇太极与诸贝勒的较量中。汉人实际上扮演了皇太极同盟军的角色,而范文程便是这些汉人中的一个代表。

“禀告大汗,明军大凌河城西门打开,有骑兵鱼贯而出。并擂鼓吹号,似乎有突围的迹象!“帐外进来一个巴喇牙护兵,下跪禀告道。

“知道了,加派探骑。若有变化,再来禀告!“

“喳!“

“范先生,你看那祖大寿有何打算?“皇太极问道。

“大汗。以微臣看这恐怕有诈!“

“哦,为何这么说?“

“大汗。”范文程捻了一下颔下的胡须:“祖大寿乃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应该早就发现这次乃是大汗举国而来,兵力远多过他。他若是要突围,肯定是偃旗息鼓,唯恐让我军察觉才是,岂有这般大张旗鼓,闹出这么大动静的道理?”

“范先生所言有理!”皇太极点了点头:“不过战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祖大寿会不会是先虚张声势,将我军的注意力集中到西门,然后从其他城门突围呢?”

“大汗果然明见万里。”范文程笑道:“不过微臣以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哦,为何这么说?”

“大汗,自从天命十一年,老汗攻宁远不下以来,我大金军每次攻打明坚城,皆铩羽而归。孙承宗以大学士之尊督师辽东,多年来治兵筑垒,却未曾东进一步,这个节骨眼上突然以重兵重建中左所,恐怕不是攘外,而是安内呀!”

皇太极听了范文程的话,低头思忖了片刻,突然笑道:“范先生,你的意思是明国朝堂之上有人攻讦孙承宗,逼得他进筑中左所来堵别人的嘴巴?“

“不错!“范文程笑道:”大汗您想想,若是祖大寿不经一战就领兵丢下筑的差不多的中左所城和民夫逃回锦州,那孙承宗会怎么收拾他?“

皇太极站起身来,在帐内来回踱步起来,突然他停住脚步,问道:“范先生,如何才能证明你方才说的属实?“

“这有何难?明国这种党争之事一向是闹得天下皆知的,只需让京中细作多花些银子即可,最多不过十余日便有消息传来,说不定那些书生还会把各种帖子弄得满城都是,恐怕连银子都省下来了。“

“哈哈哈!“听到范文程的回答,皇太极大笑了起来:”若是当真如此,那便太好了。这孙承宗虽然长于筹划,短于决断,算不得个好帅才。但此人有宰相之量,若让他从容布置,再找到个戚少保一流的人物,那还真得不好应付。幸好明人自相攻讦,国政不修,殆天授我国也。“

“其实明人有万里之地,户口兆万,若非朝士自相攻讦,上下离体,又如何会弄到今天这般田地?只需大汗有爱民之心,秉正道而行,必能得上天护佑,建立一番前人难及的伟业来!“

“范先生的心意我明白了!“皇太极点了点头:”你放心,只要机会合适,我便会赐辽东汉人田土,与满人一般!“

“微臣替辽东汉人谢过大汗了!”范文程闻言跪在地上,连连叩首。皇太极伸手将范文程扶起,笑道:“范先生何必如此,你们汉人不是说过,皇帝乃上天之子,代天治民,在上天眼里,满人、汉人又有什么区别?我既然要已经当了大汗,自然就不止是满人的大汗,还是汉人、蒙古人的大汗,这不过是应有之义罢了!不过这件事情不能操之过急,我那些同族你也是知道的,长于征战,短于农作,若是一下子把庄户都解散了,只怕他们有冻馁之忧。“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听到皇太极的话,范文程有些尴尬,赶忙笑道:”其实满人为兵持干戈卫国,汉人耕织以给谷帛,也说不得有什么不对的。“

“哦,范先生这般说,我倒是未曾想过!“皇太极笑道,随即他轻拍了两下手掌,外间进来一名护兵,他对护兵沉声道:”传令下去,各军守住大路即可,明军其他动向无需理会,加紧拿下墩台,修建长壕要紧!“

“喳!“

鄜州,千户所城,库房。

“这些,这些便是你这些日子打制的火器?“

徐鹤城强忍住内心的激动,指着面前木架上整齐摆放着的一支支鸟铳,坚硬的枣木枪托已经涂上清漆,用高温皂角液体处理过的金属表面散发出暗蓝色的光,鸟铳的旁边放着捆扎整齐的火绳、药瓶、牛角药筒,牛皮铅弹袋、推弹药杆、制造铅弹的模具以及杂七杂八的许多用具,在徐鹤城看来,这些本来没有生命的物体此时散发出一种摄人的魔力。

“不错,这里是两百支,另外已经有三十支交给杜如虎了,用来操练新士卒用,在隔壁的仓库还储备有足够装配起一百支的配件。“说到这里,刘成微微一笑:”说来还要多亏了大哥你,这次你运回来不少硝石、硫磺、还有油脂、还有羊毛,别的不少东西,都是急用的!“说到这里,刘成随手拿起一把鸟铳,递给徐鹤城:”要不要试试?“(未完待续。)

ps: 看到讨论区里有书友抱怨韦伯离题万里。韦伯想打个比方,这小说和唱戏一样,角色唱之前先得把戏台子给搭好了。不同的戏需要的戏台子也不一样,若是独角戏,有个巴掌见方大小的就行了,若是对手戏得大点,若是歌剧的话那就更大了,如果是现代那种电影,有时候就得拉几千人踢正步,几十台摄像机天上地下一起拉。我这是历史小说,背景场面大,角色多,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自然搭戏台子的时间就长,有点耐心不好吗?历史从来都是复杂的,简单化,npc化角色,有意思吗?

最后说一句,要怪就怪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要是写日本战国就简单了,反正百把里就是一“国”了,怎么写也就不会跑八百里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