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唐道君 > 第三十七章 终究是臣

大唐道君 第三十七章 终究是臣

作者:七月初三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4:25 来源:笔趣阁

卯时的长安城还沉浸在夜幕之中,可李弘已经起床,正在赵红裙的服侍下梳妆,因为他今天要参加每月两次在宣政殿举行的朝会。

赵红裙给李弘梳好头,又给他穿上淡黄色蟒袍,再戴上羽冠。眨眼间她发现柔弱的太子殿下竟然变得神采飞扬,一股子隐约之间难以言语的帝王之气在他的眉宇间凝聚。

赵红裙恍然间失神,待她醒来时梳洗完毕的李弘就已经在陈恭等二十名侍卫和闫庄的随时下,匆匆向大明宫的宣政殿而来。

因为李弘身体羸弱,高宗就容许他上朝时乘坐两人小轿。他乘坐小轿来到宣政殿前的广场时,群臣都差不多已经到齐了。

“见过太子殿下——!”

“参见太子殿下——!”

大部分朝臣看到太子李弘,全都快步上前向他躬身施礼。只有几个老臣,像李绩和许敬宗等在李弘小轿到了众人面前时,才躬身向他施礼。

待李弘下轿向众人施礼之际,他看见了远远站在一旁孤芳自赏的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弘文馆学士,又是从三品的左散骑常侍,是门下省仅次于门下侍中、侍郎的三号人物,可见武后对他栽培的力度有多大。

他看到李弘在注视他时,眼中竟然满是讥讽之色。

可讥讽归讥讽,宣政殿前群臣都在,他也不敢大逆不道的不理李弘这个太子,就很不情愿的缓步走到李弘面前,神态颇为的傲慢躬身说道,“见过太子殿下!几天不见殿下的风采依旧啊!”

李弘嘴角露出了淡淡的嘲讽之色,依旧笑着说道,“周国公——,不要多礼了!你不一样也龙精虎猛吗?”

一个是大唐的储君,一个又是被皇后娘娘寄予厚望的家族新贵,两人都彼此都看对方不顺眼,这般针锋相对,倒是让一旁的朝臣看的是心惊肉跳,因为他们怕自己一不小心就牵扯到两人争斗中去做牺牲品。

“殿下,臣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贺兰敏之突然开口说道。

他说话的口吻颇有点以长辈之态教训李弘的意味,不过他说这句话时眼中闪过狡黠之色。

李弘又岂能不知道贺兰敏之对自己说的话会是什么,就淡淡笑道,“周国公请说。”

“殿下,现在你虽已参政,可有些事情在决断的时候,还要看清形势,切不可鲁莽。”贺兰敏之一副教训李弘的口吻说道,“不然,后果将不堪回首。”

李弘知他说的“有些事情”指的是什么,而“看清形势”又指的是什么,却依然装作很不解的讶然问道,“孤愚钝,不解周国公的意思,烦请周国公解释一下可好?”

“你——”贺兰敏之本想在李弘反驳他时,再很得意,很嚣张的准备说几句义正言辞的谏言,让李弘在众人面前难堪一回,可没想到李弘没有上当,而是装傻充愣,将他想好的话憋在心里难以说出口,得意之色凝固在脸上,愣了一下神,才语气不忿的说道。“解释?殿下自己心里清楚,这里这么多人,就不需要我再详说了吧!”

李弘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见贺兰敏之有点恼了,这才一本正经的说道,“那孤就多谢周国公的良言了。”

“不用谢——!”贺兰敏之有点气愤的说道,他转身就要离开却被李弘给吼住了,“周国公请慢走——”

李弘这句话说的声音很大,附近一直盯着他们谈话的群臣都听见了,于是大家就将目光全都两人身上,竖耳静听,想看看太子殿下到底要干什么。

贺兰敏之停住了脚步问道,“殿下还有什么事情吗?”

“没什么,孤只是想告诉你一句话。”李弘说道。贺兰敏之一副聆听教诲的样子说道,“殿下请说。”

“贺兰敏之,你虽然贵为公国,又是母后的侄子,深受母后器重…!”说到这里,李弘停顿了一下,语气拔高了几分,继续说道,“可你要记住,孤要不死,你终究是臣!”

孤要不死,你终究是臣!

孤要不死,你终究是臣!

李弘一句霸气外漏的话,彻底镇住了嚣张的贺兰敏之,就连一旁的群臣也没有想到一向羸弱的太子殿下会说出这样的话,全都愣神了。

李弘说完这句话,就不再理会贺兰敏之,径自走到了朝会列班时自己的位置上,文臣之首。

贺兰敏之看着李弘离开的背影,眼中露出了怨毒之色。因为他听懂了李弘话里的意思,不管他怎么嚣张,怎么受武后的宠爱,怎么受杨氏的照顾,可李弘始终是太子,只要他还在大唐,他在李弘面前依然是臣。

“咚咚咚——”就在这时,早朝的钟声响起,继而听到一名内侍高声喊道,“众臣工即可早朝——”

宣政殿前的群臣立即整理了一下的衣冠,就依次跟随领班大臣走进了宣政殿。文臣之前分别是太子李弘和许敬宗,武将这边以李绩为首。

当李弘跟群臣走进宣政殿时,映入李弘眼帘的则是大殿正中央的龙椅旁边还设有一张椅子,这张椅子不华丽、不够气派,可他知道这张椅子坐的人是权势被龙椅上做的人权势还要大,因为这张椅子是武后的位置。

果然,就在这时武后和高宗缓缓走进宣政殿,高宗登上玉阶坐到了龙椅上,武后就坐在了他的身侧椅子上。

“参见陛下——”李弘忙跟群臣施礼。

“众爱卿平身!”高宗中气不足的说道,看了一眼李弘,就语气关切的说道,“给太子赐坐。”

之前李弘的身体实在太差,一旦朝会时间一长,他就会撑不住。因此高宗为了照顾他,每次朝会上都给他赐坐,时间一久,这就成了一项惯例。

“多谢父皇!”李弘躬身向高宗施礼道,就大步走到了玉阶下缓缓的坐到了早已放好的一张椅子上。

宣政殿里的群臣看到这一幕,全都羡慕不已,尤其的宗室子弟更甚。而高高在上的武后在看到这一幕时,眼中也闪过一抹难以形容的妒忌之色。因为她坐在现在的位置上,让她费尽了心机,使尽了手段,又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一步一步获得的。

可李弘能在这样的大朝会上被赐坐,却只因为他身体不好的原因。

然而武后知道这里的面根本原因不是因为这个,真正原因是因为李弘是太子,他是大唐的储君。

“诸位爱卿,今日朝会可有事要启奏啊?”高宗环视了大殿里的群臣一眼,就开口问道。

“陛下,昨晚西北传来消息说,这数日西北来连降大雪,道路被堵住了,吐蕃使团恐怕不能如期到达长安城了。”高宗的话音一落,高宗的亲信戴志德就开口说道。

“吐蕃使团不能如期达到?”高宗茫然的问道,就沉吟了一下这才开口说道,“就随他们去吧!还有呢?”

“陛下,华县惨案至今没有眉目,大理寺少卿张德裕离开长安到华夏已经有半月有余,可至今还没有上过一道奏章,此案恐怕并非我们想的这么简单。臣请陛下立刻派人到华县,监督张德裕查案。”突然,有一人出列说道。

李弘知道今天的朝会上肯定有人会提起华县惨案,可是当他看到说话之人时,即便心里有了准备,可脸色依然变得有点阴沉。因为说话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上次弹劾他,说他放纵自己的亲卫,让他们四处扰民、张扬的殿中待御史郑洪,

“陛下,华县惨案涉及到太子殿下,然大理寺少卿张德裕如此怠慢,其中恐有隐情。”郑洪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人出列道,“臣也恳求陛下派人前去监督张少卿查案!”

说话的这人正是上次同郑洪一同弹劾李弘的监察御史王达。

上次,两人弹劾李弘,高宗和武后正准备要处置两人,可没想到发生了华县惨案,而且还跟太子李弘的亲军有牵扯上关系,这就使得两人的弹劾就变得有理有据又名正言顺了,因此两人的上书弹劾就变成了忠臣直谏,高宗和武后不得不压下惩罚两人的念头,而且还褒奖两人敢于直谏。

现在,两人又在朝会上跳出来质疑大理寺查案,矛头明显的冲着李弘的来的。

ps:书友们,老三不得不在这里说几句话。

今晚老三的状态非常的差,大概从七点就开始就在写,可是写到现在,这一章还没有写完。因为今天不能断更,我起码要给大家保证一章的更新量,就只能将写到这里这部分内容发上去让大家看了。

关于《道君》这本书。老三之前说过一些关于写作时遇到的问题和我的写作心态。老三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一直非常的用心,所以才不能保证更新量,大部分时间都是一更,偶尔才会两更。

可是就像书友黑尖小妖在书评区提到过的一样,因为老三对自己要求太高了,以至于每章必须要抠字眼才能写完,这使得老三在写文时因为抠字眼太厉害而影响到剧情的爽度。这个问题老三一直在改正,可现在还没有改过来。现在看来,这已经不是抠字眼的问题了,而是心理问题。因此老三不得不在这里跟大家坦诚交待这个问题。只是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支持老三和这本书,老三就会努力克服这个问题。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