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二十回 白骨疑案二十

谜案追凶 第二十回 白骨疑案二十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秦泰生活在一个奇怪的世界,一个近似于荒唐的时代。在这个世界里有许多许多的不正常,所有人几乎都变了味道。皇帝被神化了,至少在一般老百姓和底层官员、将士看来,皇帝不但神秘而且真的好像是老天的儿子一样。可是在一些整天和皇帝在一些的奴才或者大臣看来,皇帝不但不是什么无所不能的,更是比一般人更有所不如“低能儿”。离开了太监和宫女,皇帝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简直就是一个聋子、瞎子、傻子。要是皇帝身边没有太监和宫女的话,不用几天这个皇帝就会饿死、渴死、冻死或者热死。要是没有大臣们帮着皇帝批阅奏折,出主意处理军国大事的话,皇帝就算不累死,也会被层出不穷的事情烦死。也就是说只要cāo作得当,一个或者几个大臣联手,就能左右朝局。一个或者几个大太监就可以控制皇帝的rì常起居。要是控制朝局的大臣和控制皇帝rì常生活的大太监联手的话,皇帝就是他们手里的傀儡。

在古代有一句老话:“一朝天子一朝臣”。其实不光是这样,就算任何一个部门都这样。一个官员新官上任,就会立威和整顿,在安插自己的亲信的同时,清除或者调整一些不听话的手下。所以只要这个长官有一定的能力,上任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控制这个部门。到时候就是这个长官说什么就是什么,甚少有人敢在这个部门内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就是真正的“一言堂”,也就是长官负责制,所有的功劳和责任都是这个长官的。一个衙门这个样子,一个军营也这个样子,一个zhōng yāng机构也这个样子,一个内阁也这个样子,一个内宫司礼监也这个样子。

这样一来就导致这个长官在本部门威信过重,其他的官员插手不进来。久而久之之后,这个部门不听其他人的招呼,这个长官“尾大不掉”。为了防止官员长期控制一个部门,导致这个部门成为这个官员的私人家财,所以皇帝也好,内阁也好,都要对下属的各级部门长官进行“京查”和“轮换”。所谓的“京查”就是吏部内部的年审,派出大家公认的正直吏部官员,对各位长官进行年审。每到一个部门不但要约见这个部门或者衙门的长官,还要走访这个部门的下属和基层老百姓。从而确定这个长官的成绩,记录在这个长官的档案里。成绩分三等,优、平、差。一次年审为“优”的话,点名嘉奖一次。连续两年“优”的话,吏部记录在案,来年优先安排比较有油水的部门。连续三年“优”的话,清除前三次记录归零的同时,升一级或者升一品到其他部门赴任。点评“平”的话,就是不好也不坏,每一个部门长官最多可以连任三任,也就是说一任三年,一个长官可以最多在这个部门内当九年的长官。要是吏部给予长官的年审是“差”的话,一次点名批评,连续两次扣除这个长官的俸禄,三次的话就直接免职。这个长官要想再当现任官员的话,就要走后门了,不然的话他的政治前途就这么没有了。所谓的“轮换”就是同级官员,各部门各衙门相互对调,一轮下来也要十几二十年。

这种做法虽然避免了长官长期控制一个部门或者衙门,但是也苦了这些衙门的下属。上级像走马灯一样轮换,下属来不及适应的被当作了杀鸡给猴看的那只鸡,头脑灵活点的也要一次又一次大出血孝敬长官,有时候孝敬不好或者不到位的话,也会起到反效果。几乎每一次新官上任,就会有一大批的人倒霉,不是丢了饭碗就是失去了大笔钱财,有时候整顿厉害点的还会有人命发生。

长官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为了更进一步,所以要联络好上级或者吏部官员。下属为了要安稳,不得不托关系联系上级的上级,企图保住自己的脑袋和饭碗。下了台的官员想官复原职,被吏部免职的官员想继续出来当官,这样一来就出现了私下交易。当年主管吏部的吏部侍郎严嵩,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暗中和嘉靖皇帝朱厚熜联手。严嵩是先锋,是明面上的主持人,嘉靖皇帝朱厚熜在后面指挥和监督。两个人暗中控制着吏部,允许一些官员私下用金钱买通“京查”官员。更允许一些已经停职的官员花钱出来再就业。后来发展到一些白丁可以直接花钱,买一些不大的小官当当,一些富户可以花点钱买一个虚职官位过过官瘾。

秦泰曾经暗中计算过,据他不完全的统计。严嵩伙同嘉靖皇帝朱厚熜,短短三年之内光是把一些停职官员复职,和卖给一些富户虚职官位这两项上,就净赚了白银三千七百万两。当时全国一年的税收不过二千多万两而已,可见他们捞了有多少。这些用钱买回官职的人,大多数都是贪官和庸官,为了买回职位又花了这么多的钱,他们当然要在自己的地盘更加的补回来。几乎都一样,这些复制的官员为了捞回失去的,变本加厉盘剥治下的老百姓。严嵩和嘉靖皇帝朱厚熜其实是变相在盘剥老百姓的血汗钱,在危机大明的江山根本。也就是说大明之所以会这样,主要的罪魁祸首除了严嵩这个第一大贪官之外,嘉靖皇帝朱厚熜他本人也有很大的责任。他明明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也知道这件事情是对还是错,更知道这件事情对于朱明天下的危害有多大,但是这一切都比不上白花花的银子的诱惑。

秦泰私下总结过这个嘉靖皇帝朱厚熜,他是一个私心大于一切的皇帝。为了他母亲的地位,不惜和所有的大臣对着干,为此不少官员被迁怒抄家杀头。为了能够长生不老,嘉靖皇帝朱厚熜不惜下令大面积征集十三四岁的女孩子进宫。据说这些女孩子进宫之后,由于吃不好、睡不好。第一年就死了十分之一,第二年死的更多,到了第三年只剩下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了。再怎么说这些女孩子也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子民,也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孩子,有这么不顾自己孩子的父母吗?由于嘉靖皇帝朱厚熜花钱如流水,导致内宫财务紧张。嘉靖皇帝朱厚熜不想办法开源节流,反而伙同严嵩做出这种事情。瘦了国家肥了自己,伤了国家根本涨了自己的钱袋,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都干得出来,嘉靖皇帝朱厚熜真的是无药可救了。为了所谓的长生不老,嘉靖皇帝朱厚熜可以二十年不上朝,不和朝臣见面,面对面处理军国大事。为了纵容严嵩,让严嵩继续为自己老钱,嘉靖皇帝朱厚熜能讲所有的国家大事交给这个公私不分的严嵩,任由严嵩祸害天下苍生。为了自己的地位巩固,嘉靖皇帝朱厚熜默许徐阶和严嵩发生党争,看着他们两派为了自己的利益打来打去。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利益,嘉靖皇帝朱厚熜更任由身边的太监们插手各地事务,甚至于内部抢班夺权。

为了个人的利益,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迫害治下百姓,这是“不仁”;为了自己过得舒服,出卖国家的利益,这是“不忠”;不顾祖宗留下的基业,自断家国天下,这是“不孝”;为了自己的地位,出卖他人,挑起不惜要的纷争,这是“不义”。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贪财、狠毒、好sè、心狠、虚伪、jiān诈的皇帝,不要说整个明朝了,就是整个中国历史,也是绝无仅有的。再加上嘉靖皇帝朱厚熜他迷信道教,整天沉迷于炼丹修道。可以说嘉靖皇帝朱厚熜是绝无仅有、鹤立独行的一个另类皇帝。这种皇帝的存在,是天下人的不幸,是大明的不幸,是朱家的不幸,更是中国的不幸。

“这个皇帝不是不知道,只不过他不在乎而已。他总觉得一旦他得道成功的话,所有的事情就会引刃而解。一旦他长生不老的话,一旦他能过永远地做皇帝的话,所有的事情可以慢慢改过来。老百姓对他的不满可以消除。国家可以重新强大起来。外患也不再是问题,大不了他老人家亲自去一趟,弹指一挥间就把对方给灭了。孩子不听话也不要紧,大不了关起来或者直接杀了。反正他自己永远不会死,有没有后代不重要,将来会有更多的孩子。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人真的能永远不死吗?他做了这么多的错事,他或者他的后人怎么能改过来?他给他的后人,还有他的子民留下了一些什么?”这是不久之前老酒鬼师爷对嘉靖皇帝朱厚熜的jīng辟点评。当然当时只有秦泰他们几个自己人在场。

就因为这样,秦泰觉得这个嘉靖皇帝朱厚熜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再不点醒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话,就是他这个臣子做得不合格。本来秦泰不敢这么做的,他也曾经犹豫过,后悔过,大明有的是官员,难道就他一个人明白吗?就他一个人敢这么做吗?为什么要做这个“出头鸟”?可是当他被孟小十等太监逼到这种地步之后,当他决定利用先帝的名分的时候,他一切都想通了。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利用先帝的名分,以嘉靖皇帝朱厚熜的长辈历代先皇的口气教训嘉靖皇帝朱厚熜。逼着嘉靖皇帝朱厚熜改正一些错误,逼得嘉靖皇帝朱厚熜反省自己的过失,逼着嘉靖皇帝朱厚熜为自己做的错事负责。嘉靖皇帝朱厚熜可以不要老百姓,可以不要他的子孙,但是他绝对不会也不敢不要他的祖宗。因为一旦嘉靖皇帝朱厚熜不要或者不承认先皇的话,他就不是朱家子孙,就没有资格当这个皇帝。一旦皇帝的宝座没有了,就算嘉靖皇帝朱厚熜能够长生不老又有什么用?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最终目的就是做一个永远不会死的皇帝,皇帝是他的根本,希望能够永远不死。要是帝位没有了,永远不死又有设么用呢?所以嘉靖皇帝朱厚熜一定会为了帝位答应一切,一定会虚心改正一切。这样的话,不但是朝中官员的福气,更是天下老百姓的福气。只要天下得到恢复,就算牺牲秦泰一个人也是值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