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3.洛真不答书

大唐官 3.洛真不答书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6:55 来源:笔趣阁

如是,在使用残酷的铁血政策镇压了淮西叛乱后,对付汴宋就可以“兵不血刃”。虽然根本目的,即将汴州军人集团连根拔起的暂且还未达到,但毕竟是以朝廷的元老大臣前去镇守,又有直属中央的监军使加以防范,这宣武的局势比起刘玄佐、李万荣当政时可谓好了不少。

观验核准过刘逸淮的首级后,陈留老丘的营地里,来了一队佐吏,全是唐邓随节度使于派遣来的,求见高岳。

待到高岳在自己帐幕里接见他们时,这群佐吏毕恭毕敬地奉上份簿册,高岳展开一看,其上记录着形形色色的财货:绝好的彩缯多少段,玉、珊瑚、金银器皿若干,又附上随州百顷“牧田”的田契等,总价值不下十万贯。

“堂老,这些财货都在营外的车上,节下的事,还望堂老多多费心奥援才是。”

嗯,这钱全是于的贿赂,目的很明确,他认为自己在围攻淮西时立下了功勋,理应重新将唐邓随申和其他州郡合并起来,由自己来当山南东道八州节度至于董晋,请当国的端揆高岳给这位老先生“挪挪身子”,换个床几坐榻为好。

当然于还不晓得,高岳本来就想让董晋出镇宣武,由他替手山南东道。

此乃顺水人情耳,于从此感我的恩,那严震从闲散的散骑常侍,至如今担当鄂岳安蕲黄沔六州防御团练使兼武昌军节度使的重职,也特别念我的情,自此我在淮南大展拳脚的话,也就没那么多掣肘了。

不过贿赂还是不可以收的,我高岳岂是留恋小利的人物?

“山南东道八州合一建旌设牙,乃国家的公论;用于允元为方岳,是看重允元的才能。绝不是用布帛金玉的贿赂换取来的。”高岳很认真也是很威严地回绝了这帮唐州来的佐吏,打发他们赶着满载的车辆返归了,并答应马上便会向圣主奏请这件事。

佐吏嗟讶之余,对宰相也无不敬佩,于是告辞离去了。

不久,汴州军城内,宣武的牙兵军卒们欢声震荡,人人在坊市街道间奔走相告,“我镇安全了,我镇安全了......”

“李万荣和刘逸淮,早就与淮西勾结,死不足惜。”

“多亏高堂老拨乱反正,还我宣武个清白,否则我们出力打蔡贼,不是白打了嘛。”

“马上朝廷还要派遣董相公来掌旌节,大伙儿说支持不支持?”

“当然支持,有董相公为方岳,又有俱监使查纠乖谬,更有我们韩副使辅佐,既符合朝廷体统,又得汴人理汴人的精髓,怎么能不开心。”

“听你们这么说,我等也要加把劲呢!”

当这群兵卒们,混在坊市里驻足倾听的商贩、百姓当中,聒噪个不停时,刘玄佐故宅里,满头衰发的刘母还在那里蹲坐着,骨碌碌地摇动着眼前的纺轮,眼神很木然,良久说了句,“这匹布也织就了,可以用刀剪断开了,再织下一匹吧。”

同时,船桅如林的西里,高楼勾栏后,一位侍婢将枚碧莹温婉的竹笥推到洛真之前,轻声说是陈留那边托人送来的。

洛真小心翼翼地将封盖取下,内里抽出卷书稿来,其外的束带上附着片纸笺,便拾起纸笺来观看,其上应该是高岳的笔迹,然则语气却很平淡,也不讲究书仪的程式,但实实在在就是他本人无错:

“不日将回京勾当庶务,感念洛真小娘子,然未敢具真名,恐拖累小娘子,止奉拙作一卷。

书若至宾,希垂一字。

少陵笑笑生顿首!”

原来,他竟就是少陵笑笑生......

洛真惊叹着,将那卷书稿捧在心口,情绪犹自无法平复。

旁边侍婢有些呆了,这送礼物来的,应该是个随官军来的幕僚宾客吧,也是仰慕洛真的艳名的,可平日里这群人如过江之鲫,虽各个出手阔绰,可也没见洛真用正眼瞧过几位,此君也就是送来卷稿子而已,却能让洛真如此。

其后洛真匆忙展开自己的纸笺,提笔要答书信,只见笔尖宛转,“期信远临,还同面叙;披文敬想,企望诚劳。聚会无期,情恨何及......”

可写到了“及”字时,洛真不由得失笑,暗地里说自己太傻了。

他说“回京勾当庶务”,岂不是身为总端百揆、执掌枢衡的宰相,要有许多国家大事要处断;

他感念我将汴宋宣武军的内情报于他,但却不会送我金帛,那样非但显得生分,还会担心会因此连累于我,所以送我一份珍贵长编手稿,这哪里比不上千贯万贯?

这书仪虽不合程式,可结尾又有“书若至宾,希垂一字”的字样,是再标准不过的朋友书仪,也即是说,他是把我当真正友人看待的,绝没身份间的拘囿。

他好暖啊!

这时洛真不由得低颜笑起来,心中说“我倒像个俗人,写这些套板的答信书仪作甚......”

想完后,洛真很认真地把自己的纸笺给撕了。

“不,不用答书了吗?”侍婢目瞪口呆。

“不用。”洛真很肯定地回答,然后立起身子来,走到花卉怒发的勾栏前,眺望着白帆如梭往来的通济渠,及更远处老丘的淡青色山峦,只用这瞻望,送相公一程罢了。

汴州的局势已平复,高岳果然开始班师归朝了。

当然他不送洛真金帛的最根本原因,不是他不想借此答谢洛真,而是整个军营里已缺粮无钱了。

要不是定武、义宁军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军伍,怕是会哗变。

所以从攻破汝南,直到平定汴宋,也可算的是兵行险招啊!

直走到郑州地界,高岳才发堂牒,成功调拨了粮食来供应兵马,随即军队驻留在荥阳,等待进一步犒赏,高岳则与众将等火速继续上路。

过了东都,便走到了陕州地界。

大道旁侧,居然立着刘晏的小儿子宗经。

“汲公,贺喜汲公平淮西凯旋。”

高岳急忙下马,和刘宗经互相作揖行礼。

这时宗经才笑着说到,家父于砥柱那边设坛备酒,希望和汲公一叙契阔。

“晏师,晏师。”此刻高岳心胸里翻腾着很多很多的言语,关于淮南的,不,是关于整个天下的,想和刘晏倾诉,也想对他辩明、请教。

他迫不及待地翻身上马,顺着奔腾不息的浩浩黄河,向着中流砥柱的方向扬鞭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