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17.张延赏勤王

大唐官 17.张延赏勤王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6:55 来源:笔趣阁

向韩借船?

可韩的进奉船,应该只负责自润州至襄阳的航程,随即就交由贾耽接力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无所谓,让部分进奉船继续顺汉水前行,我们租赁下来还不成吗?速速写书信给韩。”高岳火速敲定此事。

他现在是整个兴元府三州的话事人,皇帝煞费苦心让他来判三州营田、转运事,是要赡养军国的,现在可不是拖宕犹豫的时候!

“还可以写书信于荆南节度使曹王皋、湖南观察使崔公(高岳的叔岳父)、江南西道节度使张伯仪,还有鄂岳都团练使李兼,只要有半旧多余的船只,不分大小,都可顺各路川流入汉水,至兴元府城下。”这会儿刘德室提出了补充的方案。

刘德室经过在原州行在的行政事务锤炼后,现在水平已大大提高,远不是昔日在京师落魄的儒生了。

“好,芳斋,信札书仪就交给你了,租借各道船只的事我会向圣主、晏相请示的,想必不会有所阻碍。”

现在只要能运米到奉天城,李适什么样的规划都是可以应承的。

这时蔡逢元进言说,有了船还不行,白草军和三州的州兵大多不谙操船之术,特别是咱们白草军,里面战力以骑兵为主,让他们上船太困难了。

高岳点点头,正所谓北人不信江南有万斛船,南人不信塞北有千子帐,一方擅长快马利箭,一方擅长仗楫行舟,自古已然。

可他也早想到了应对方法,因为我的白草军,有一半来自于泾原行营旧兵,而行营里不是还有“广武之戍”和“下蔡之徭”的嘛。

之前临别时,贾耽对他说过,而今山棚、**以河南、淮南两道最为猖獗,为什么?就是因这二道恰好坐落于鄂岳、汴宋两条繁茂的漕运航路时,故而劫江掠闾的事屡见不鲜。所以来自广武和下蔡的军卒们,应该对船不会那么陌生。

高岳便让高固去简选,“选二百到三百人懂行舟的,选出领头的来,发给禄米钱帛,先应支着再说!”

随后高岳非常果断地做出部署,派遣牙将侯兰出屯洋州的理所西乡县城,统领当地州兵,并伺机向东面的金州进兵,以求控制汉水至上津一带的航道。

而后刀斧将程俊仁,则领梁州五百州兵,赶赴利州三泉县,那里设有高岳昔日随李晟入蜀时设立的供军院,并囤积军粮,并可监视通往蜀地的驿道。

接着高岳又于兴元府东侧的城固县,设立了工匠院和甲作坊,此处山林密布,且有汉时的旧铁官,可以很方便地锻冶农具、军器。

又过一日,新任兴元少尹高岳便乘马开始巡视整个兴元府周边,观察当地水利屯田的事宜,走前他让自己的长史韦平开始上疏去奉天,要求陛下尽快为洋州、利州派遣刺史来,而司录参军刘德室则给各方道火速发驿信,目的就是求船。

而后刚刚走出兴元府西门不过五里,自百牢关方向急急驰来数名骑兵,在颠动的马背上的骑手高呼着,举着盛着军机的竹筒。

蔡逢元急忙领兵上前,将这些送信的骑兵拦下。

其中一位跳下马来,摘取了遮挡风沙的面帘,正是韦驮天,他现在已是名中候官,并除去了隶名,只见这位跪拜在高岳马头前,将信筒呈上,口称“凤州韦使君,有十万火急的事。”

韦皋?

高岳脸色沉下,接过信筒取出帛书,一拉阅览后,脸色不由得都变了,甩了几下鞭子,居然转回兴元府去。

军府正衙内,还在写着奏疏的韦平得到少尹的紧急呼唤,走出来,看到他兄弟凤兴都团练使韦皋的手书,也不由得双手颤抖,看着高岳。

“是蜀中西山军顺着嘉陵水,将信夹带于粮袋里,送给城武的。”高岳用手指着帛书,说到。

“张延赏要领军北上勤王。”韦平急切说到。

西川的张延赏终于动了,并且还拉上东川节度使吴冕,齐集了三万兵马,其中核心武装就是五千蜀都西山军。

“张延赏凭什么勤王!”高岳狠狠地将布帛窝起。

因为他清楚,张延赏早不勤王晚不勤王,偏偏要在他和韦皋入兴元和凤兴后才来大张旗鼓地勤王,真的是冲着我来的。

就是想要剥夺我和韦皋的忠劳。

张延赏自女婿郑那里得知了奉天城的形势,及刘晏开辟上津道的方案后,很快得知此事不妙:现在高岳的兴元府往北控扼褒斜道、骆谷道,往南则控制着入蜀的金牛、米仓、荔枝三道,而韦皋坐镇的凤兴二州,则控制着陈仓道和嘉陵水(西汉水)的通道,横在蜀地和京畿间,往东又能连通汉水、长江、高岳对自己的态度尚不得而知,可韦皋可是他最讨厌的(韦皋也一样最讨厌他)的大女婿,高岳又与韦皋情同手足,要是让他俩得志,自己还得了?

于是张延赏就准备和吴冕北上奉天,表面是协助陛下回驾京师,实则要以这三万兵和蜀地东西二川的财赋为砝码,请求陛下重新考虑山南西道的军政长官人选。

张延赏的人选都设想好了,让杜亚为山南西道节度使,重新合并凤兴、兴元和巴南。

至于韦皋的奉义军和高岳的白草军,张延赏似乎并不摆在眼中,他和吴冕有三万勤王兵,并临时招募了一万僚蛮,相信这两小子也不会对自己如何。

可西山军素来不服张延赏,其兵马使韩潭和张立即送密信给韦皋、高岳,约定里应外合,半道上杀张延赏,准备请求朝廷重新让崔宁回镇西川!

“愿为韦城武除积年心中怨气。”高岳的话,让韦皋的兄弟韦平都战栗不已。

可随即高岳又拱手,直直对着韦平,清清楚楚复述了一番,“愿为韦城武除积年心中怨气。”

最后韦平额头上的汗珠都流下来,声音颤抖,“朝廷知晓,又如何?”

“西山军不满张延赏哗变,可朝廷绝不能失却蜀地的财赋,圣主会体谅一切的,最后担责任的还是张延赏,绝非我等。”对于这事,高岳根本不以为意。

“军力方面?”

“韦城武向来胆大,这点难不倒他。”接着高岳负手,想着另外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