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一一三节 科学帝

宋朝探花郎 第一一三节 科学帝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3:52:07 来源:笔趣阁

刘安呢,没去宫里,而是去了开封府。

开封府没有府尹,因为开封府这个府尹比尚书的官都大,能作这个府尹的只有未来的皇帝。历史上的包拯也没当过,他的官应该称为权知开封府事。

寇准也当过这个官。

此时的开封府主事官员叫胡旦,也是临时派来管理开封府日常事务的,连权知开封府事这个官名都没给他,只是用来过度一下,他才来了一个月,而且马上也要离开。

下一任是向敏中,权知开封府事。

刘安到,胡旦亲自出迎。

没办法,刘安正四品,比他这个临时调来支撑几天的从四品要高。

“胡学士。”

“刘学士。”

两人相互见礼。

刘安开门见山:“焦作的矿又炸了,死了十一人,伤了三十多人,都是轻伤。这是死者名单。”

胡旦接过一看,心里笑了。

这些人流放都是轻的,应该先割再砍头。

但胡旦却一本正经的说道:“依律,要罚。给死者家里每人三贯钱,再罚十贯。刘学士可有异议?”

刘安低声问道:“上次不是五贯吗?”

胡旦说道:“上次是杀人罪的重犯,虽然他们要死,但理应问斩明正典型,所以五贯是正确的。而这次的,这些人犯下的是奸罪,连他们家人都不敢来开封府。所以一百文埋了,再花五十文作个道场,其余的钱派人送到他们家里。”

刘安纯粹是好奇,再问:“有免费的没?”

“没,谋逆大罪,十大恶,今年来开封府没有。”

刘安立即说道:“这都是官家治国护民,才没有这等恶人存在。”

“是,是。”

“我的矿给焦作县令封了,暂时也用不上人,相信这几日并州的石炭就运到了,那危险的矿洞总是死人,还是封了好。”

“是,是。”胡旦不想接话了,他感觉这其中有鬼。

但作官多年,他不会说破这种事。

从官家开口让刘安从开封府牢里提人去挖矿的时候,胡旦就知道这些人肯定回不来。所以他在给人的时候,就挑了一批必死的重犯,特别是标注了名单给刘安。

然后才是轻犯。

果真,死的全是必死的重犯,所以这事有古怪。

但,还是装作不知道的好。

“嘿嘿!”

“呵呵!”

刘安告辞,胡旦把刘安送到门外。

刘安走了几步,突然转过头看向胡旦,这么上道的人,那么能联络一下感情吗?

胡旦看刘安回头,微笑点头。

刘安再次一拱手转身上了马车,他要进宫去的。

宫里,皇帝正化身为学霸。

错了,是科学帝。

见刘安到,皇帝拉着刘安到自己的御案前。

这是皇帝的御案,御案上却用紫檀的托盘摆着几盘煤。

刘安心说,这煤块此时便是煤生的巅峰了。

“安哥儿,过来,过来。”

刘安赶紧上前。

皇帝指着那些煤说道:“炭,在汴梁有三六九等之分。最好的炭要三百文一称,好,非常好。姑丈发现,这石炭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你看这如镜子一样光洁,手摸上去不粘黑,却是最耐烧,而无杂烟。”

“这一摸就掉粉的,烟大,但却非常容易点燃,可不耐烧。”

“这一块中等……

皇帝滔滔不绝的讲着石炭的不同种类,然后竟然当场写下一道圣旨。

那意思就是,烟煤只能用于引燃,汴梁城内严禁以烟煤为主炭,违反此令者重罚。

刘安心中大写了一个服字。

皇帝,你真有趣。

这就结束了吗?

错。

皇帝又让人准备了不少土,皇宫里用的蜂窝煤用什么土,汴梁城贵族用什么石炭什么土制作蜂窝煤,皇帝都兴致勃勃的给定标准。

不仅如此。

皇宫的蜂窝煤不能是圆的,要八角形,含八卦之义。

高级官员用的,煤要是方的,内圆孔,必须是从十八孔到十三孔……

刘安那怕内心感觉这种作风,无聊到让人想吐,可却是满脸堆笑的说了足足两个时辰的,姑丈高明、姑丈英明、姑丈圣明……

李沆呢,站在一旁除了保持微笑,还是保持微笑。

皇帝难得这么有兴致,李沆不打算扫皇帝的兴。

石炭很重要,关乎民生。

皇帝定的那些规矩在李沆眼中也是咸淡话,定了也无所谓,石炭的规矩朝堂上还在议,石炭已经有官员提议,提高到与盐、铁、粮同等高度的物资等级。

突然,皇帝语风一变:“安哥儿,你之前说过,用石炭炼铁,刀具会非常的脆?”

刘安一指御案上的烟煤:“这一类的下等煤,用窑烧木炭的方法变成焦炭,去除杂质就可以成为炼铁的好石炭,如果再加上云石会更好。具体,要派工匠不断的尝试,这个投资……”

刘安突然停下了:“姑丈,你赐给我的尚方斩马剑似乎是出自夏州?”

“是!”

刘安想到了一句话。

契丹鞍,夏国剑,高丽秘色,皆为天下第一。

高丽秘色是什么东西?

刘安先问这个:“官家,高丽秘色是什么?”

皇帝真懂,皇帝说道:“是唐末,越州官窑的技术流传到高丽,中原战乱,工艺失传后,高丽的青瓷当世无双。”

刘安点了点头:“官家,我想推荐一个官。”

“噢,说来听听。”

“官家,现在天封府临时顶差的胡旦能否派到夏州,他只有两个任务。一个是想办法搞到党项夏州铸剑工艺,我相信他用的是钳锅工艺。这世上还有一种武器,叫大马士革刀,产自极西之地,产量非常低,应该是类似工艺。”

皇帝真没想到刘安懂的这么多。

李沆上前:“唐时传闻,有来自极西之地的乌兹钢,老夫查过与乌兹回鹘无关,他们懂一点,但确实应该从更西的地方传过来的。”

刘安对皇帝说道:“姑丈,我要夏州制刀工艺。”

“随你,随你,这么点小东西,你喜欢就好。”

制刀工艺有什么用处,皇帝根本就没当回事,他连刘安准备提到胡旦的第二个任务都没有问。

“胡旦,夏州巡抚安民使。就这么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