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辟道立心 > 第一千零三十章:大极王朝发展史(中)

辟道立心 第一千零三十章:大极王朝发展史(中)

作者:尘下散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8:12 来源:笔趣阁

明帝死后,许多明帝在位时期推行的良政,被一一废除,即便是没有废除,也成为了一纸空文,诸如各民族一律平等,给予优惠等,虽然没有废除,却在其他层面加以限制,实际上废除掉了。

民族优惠政策罢黜,使得各民族关系空前激化,加之央地矛盾,文武矛盾,南北矛盾,贫富矛盾,农商矛盾,各种各样的矛盾,一齐浮现。

巨大的拼盘,轰然破裂,这一次破裂,比昭帝死后的那一次,还要严重许多,很多人甚至以为,大极王朝要就此败落了。

毕竟,此刻距离立国,也有千余年时间了,依照历史循环理论视角观之,此乃天数也,常人不可违逆。

结果,当然是没有,不过,当第五位大帝继位的时候,大极王朝实际控制地区,不及大陆半数,只有三分之一强,比太祖立国之时,还有不如。

第五位大帝,是为睿帝,他并不是通过推选制继位的,而是真刀真枪踩着尸山血海继位的。事实上,他是大极王朝立国以来,第一位由藩王而入主中央的帝王。

其实他的继位之路,就和农民军起义没有多大区别,由此你们也能够看出,明帝死后,大极王朝究竟有多么乱了吧!

睿帝,也可以说是再建玄黄,和太祖立国没有多少区别。所以,睿帝的庙号之中,有祖字,而非宗字。

因为由地方而入主中央,所以睿帝熟知民情,恢复许多明帝的良政,并进行改造,使之更为符合社会实际。

最大的改革,有两点,第一,夺藩**政大权,自此之后,藩国越来越少,而今更无一个藩国存在;

第二,完善推选制,关于继承人资格如何取得,投票机制,县城资格判定,以及监督机制的确立等。

这两点,明帝不可能做到,原因很简单,明帝借力打力用的很不错,能够弥合各方矛盾,整合力量,但是缺乏足够的实力,不可能动摇一些利益集团的根本。

其次,明帝创造这推选制,也是为了拉拢地方与王族,在建立之初,为了满足一些人的利益,就是留有后门的,好让一些人钻空子。

而睿帝则是踩着尸山血海崛起,一怒之下,血流漂舟,要废藩国,就废藩国,特别是当时民意站在睿帝这一边,他们已经厌倦了藩王作乱,藩王势力,已经小了很多。

要推行推选制,就推行推选制,根本不必在乎那么多。

其实,从这两项改革,我们不难发现,明帝治下,疆域虽大,却是虚胖,很多地域,根本无法实行有效统治,不过是牵制而已;睿帝治下疆域,虽然缩水许多,但都是实打实的领土。

睿帝之后,是为宣帝,第六位大帝,也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由推选制选出的皇帝。

他是睿帝的七子,庶出,无论是从贵,还是从长,都轮不到他,但是,推选制的出现,打破了嫡长子继承制,给予他机会。

通过前期的隐忍,中期奋发,本来默默无闻的他,一举逆袭,成为新时代到来的象征。

从宣帝之后,皇帝民选的观念深入人心,气运蓬勃,再也难以压制。

也就是从宣帝之后,如道门这样的域外势力,想要插手大极王朝的事情,变得空前困难,因为大极王朝实现了上心同心,就如同一只刺猬一样,浑身都是刺,找不到破绽所在。

大极王朝这个突然崛起的人道势力,第一次有了挑战道门权威的实力。

宣帝是百姓选举而出的皇帝,而且获得的好评,远远超过他的几位兄弟,达到骇人听闻的九成九,要知道,其他人都是七成左右,最多也不过是勉强接近八成而已。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势力也是极其复杂的,职业之分,地位之别,有贫贱,有富贵,有智慧,有愚笨,有……

每一个群体的利益诉求,都是不一样的,有些诉求,甚至就是完全相反的,哪怕再好的政策,也不可能十全十美,蛋糕做得再大,分蛋糕的时候,也一定有人比原来吃的少,就是这个道理。

以至于宣帝的支持率出现之后,受到一众质疑,经过再次评定之后,得到数据一样,才最终确立储君之位。

宣帝得民心之甚,让睿帝极为讶异,说了一声孺子日后定可胜我之后,洒脱地将皇位禅让之。

由此也开启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民选皇帝,选上就是皇帝,在任皇帝也没有资格罢黜之,民胜于君的思想,同样深入人心。

宣帝作为推选制最大的获益者,继位之后,首先做的就是进一步完善推选制,由宣帝改进之后的推选制,基本延续至今,数千年没有发生改变。

除此之外,兴修水利这些事情,几乎所有皇帝都会去做,因为得民众支持,宣帝可以放开手来,打着复兴的名义,收复故土,那些对手,在上心同心的大极王朝面前,就是一群土鸡瓦狗。

宣帝在位最后的几年,大致统一大陆东部及南部,和太祖在位时期一样,占据大陆半壁江山,重新变成了那个所有人眼中的天朝上国,引得万国来朝。

大极王朝立国万年,前面两千年内,应该说是最为精彩的阶段,一共涌现出六位大帝,基本上确立下王朝的基础,而后八千年,一共只有三位大帝,差距颇大。

不过有人认为,前二千年内,皇帝良莠不齐,一些恶劣的,酒池肉林,杀人成性,简直不堪入目,这些大帝,之所以出色,也是因为同行衬托。

而随着推选制的推行,所推选出的皇帝,都是中上之资,那些卑劣的,都被排除掉了,要在一干拥有中上之资的皇帝中,脱颖而出,才是一件更为困难的事情。

不否认,这个说法确实有他的道理,但是能够在各种矛盾交集的时候,作出事业来,难道不值得称一声大帝吗?

暂且不论其他,接下来,就来看看,剩下三位大帝做了什么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