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法学生猛 > 1113.天才少女

法学生猛 1113.天才少女

作者:大茶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6:03 来源:笔趣阁

“可以啊!”

说得跟什么似的。

沿山路开回酒店。

二妞第一时间把拍下来的内容交给林昭,有些东西保留,有些是要立刻剪掉的。

“挥鞭打马蜂这个......保留吧。”

“......”

“很多人可以做得到,而且真的很帅气。”

…...

晚饭前抽空,林双了解了下国内的股市发展史,不是他要炒什么股,只是想侧面多了解下林昭。

有些话不好意思细问。

除了有点兴趣,他也还有任务要做。

那个一千万保底的:了解林昭的真面目。

肯定不是什么很漂亮之类的。

现在初步了解下来,林昭差不多十二岁就怀了孕,这个肯定是个意外事件,问题在于,她为什么要把唐沅生下来。

不是说不应该生,而是这种事对于女孩子来说,绝对是影响一生的。

想想她也是那个年纪就搞了几个发明专利,后来在这方面没什么大发展,搞不好也跟年纪轻轻要带孩子有关。

二十年多前的股市,手机在手查起来倒是挺方便的。

林双那时才多大?小到看不见!

在手机上查到了一个比较细的介绍资料,可能不是太准确,但足够了。

林昭是个投资大师,她的投资不光是在股市,而是在各种资源上,同时又刻意保持自己的神秘属性,就好像她也有个系统似的。

“小歪,她有没有系统?”

“任务期间不能给提示,如果你一定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会扣除十个亿,愿意吗?”

“不愿意!”

现在他在系统里存了一堆的钱,没办法拿出来用这是事实,钱多到一定程度是有数字感,但不可能这么用。

其实答案无非就是两种,一个有一个没。

有又怎么样?

没有又怎么样?

感觉应该没有,有系统的人,怎么可能踢自己一脚就把脚扭伤了呢!

至于长得好,那是天生的,有钱,那是因为她聪明。

其实林双还考虑过另几种可能:重生、穿越...

可林昭已经很明白说过,她能让人保持情绪稳定。

这里头潜台词是什么?

其实是操控人心啊!

就这几十年的环境,拿到这种金手指的人别说发展二十年了,一年就能当上世界首富。

人已经很有钱了之后,钱带来的吸引力就不再是钱的本身,而变成了过程中的或许会有的‘成就感’、‘价值感’以及‘安全感’

之所以说或许会有,是因为可能并不会有。

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一书中对马克思的劳动观提出了批评,因为在她看来,马克思一方面把劳动视为人之为人的存在本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地方,另一方面又宣称劳动是人的限制因素,要消灭劳动获得自由,这是个矛盾。

如果接受黑格尔-马克思传统的辩证发展观,这是个上升的过程,并不矛盾。

另外阿伦特指出,人类在获得更多的自由闲暇之后,带来的不是劳动解放,而是更贪婪的消费**,这种消费行为又是以劳动为成本的。

这种洞见跟后来被越来越人关注到的消费社会批判基本是一致的。

首先,这种消费主义与经济结构变化和非生产性劳动增加有关。

其次,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确实有“生产中心论”的倾向,忽略了生产本身是以“需要”为前提的,有了需要才会有相应的生产和满足。

如果说未来真正会实现劳动解放的话,某种意义上也是对“需要”的革新,而“需要”的革新同时也是人的革新。

林昭她需要什么呢?

这个问题如果她不给答案,林双只能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看外面的那些人,二是看自己。

林双自己,钱多了没办法拿出来用,却还会接任务,任务本身也没有什么太多意思,却能给他带来额外的奖励,身体方面的。

这里面或许是对强大和美的追求,也可能是起到一个安全保障。

想必林昭也是一样。

说不定投机行为有助于她的能力增长。

毕竟投机市场里面的参与者,那个情绪的变化,恐惧和兴奋的交替频度是何等之高。

“林双,下来吃饭。”外头传来林昭的叫声。

林双关上手机出门。

林昭正站在他门前。

“表情这么紧张,在做什么?”

“紧张吗?”

“目光游移,撒谎了,算了。”林昭当先往前走。

“刚才有点好奇,就查了下有过哪些妖股,发现有个叫东方电子的,涨了六十倍。”

“有什么奇怪的,上百倍的也有,这些东西你不用学。”

“哦......您是什么时候学交易的?”

“我吗?那好早了......你为什么想知道这个?”林昭停下脚步。

林双无奈,又不能说为了完成任务:“一点点好奇心,没关系不说也可以。”

“93年吧。”

林双愕然。

国内的股市是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

头几年有疯涨有暴跌,一直伴随着试点关停的声音。

一直到九六年才纳入国民计划,确定要快步发展。

1996-2000年有一段牛市,正是伴随着这改革过程提速的。

这几年里,在流动性宽松以及风险偏好提升的前提下,叠加当时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牛市,当时a股表现最好的也是以地产和科技为代表的小盘股,当时大部分地产公司当时市值都很小。

而当时有个科技股的龙头——东方电子,在2001年8月因受到证监会调查暴跌,其复权价到过330元,前后有60倍的涨幅,仅次于深发展。

大概是88年出生的林昭之前并没有说她在哪个时候参与了股市买卖,但没说不代表没有,毕竟在九六年那时,大城市里头有些家庭已经有了家用电脑,还可以上网。

天才少女其实也是可以指导父母去炒股的。

牛市之后就是熊市。

此前的1996-2000年牛市,是一个经济增速继续持续回落的环境,但由于流动性宽松和改革推进,反而推动股市出现了明显的上涨。

林双算了一下,这个时间,林昭是八岁到十二岁,也正是她说自己搞了几个发明拿到了几个专利的时间。

2001-2005年的熊市,其实经济在加入wto后出现了明显的回暖,但是由于估值泡沫化,和实体火热导致资金撤离股市,使得市场整体持续下跌。

什么叫实体火热,其实就是实体经济可以赚钱了,主要还是外贸。

林昭大概是这个前期把专利卖掉换钱的。

可换了钱之后,又是熊市,结果正好**成为了当年股市的一个重要扰动因素之一。

这个公共卫生事件她自己说是参加了,当时应该才十五岁。

“你这什么表情啊?”林昭似笑非笑看他。

“那时候您家里就有电脑了?”

“95年以前,大户室贵宾室可以电脑交易,96年开始,散户大厅有了自助委托机,在营业部之外可以网上交易,也是从96年下半年开始的,一开始是通过电视闭路线、专用卡在电脑上收看行情,年费一千多,通过电话委托交易。

97年之后,互联网逐步普及,电脑交易和现在完全一致,只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交易软件。

最早的柜台交易,每一次委托收费10元,后降至5元,直至免费;最早开通电话委托,要100元的开通费;开通网络交易,要200元的开通费。都和抢钱差不多。”

“所以您最早是去柜台的?”

林双很难想像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去证券公司柜台说自己要买什么股票。

“当然是家人带着的。”林昭眼中似乎有一瞬间流露出异样,被林双捕捉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