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法学生猛 > 1114.一地鸡毛

法学生猛 1114.一地鸡毛

作者:大茶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6:03 来源:笔趣阁

敏感的他很快就想到,搞不好带林昭去的人可能已经过世了,甚至可能就是她父母中的一个。

“我父母原来有买股票的,后来他们意外去世了,账户一直就是我在用。还好有电脑,可以交易......”

“可是,钱取不出来吧?”林双倒是知道人死了之后要办好多手续有多麻烦,听这语气,林昭居然也是孤女背景,难怪了。

“是啊,当时是取不出来,就一直放着。”

“现在呢?”

“现在还在里面。”林昭看看他,“取出来做什么,我又不缺那个钱,放着也是个怀念。”

“......”

“行了,有什么事直接问我,不要后面乱想。”

“还是得尊重**。”林双有点尴尬。

“乱查就是尊重?尊重你就连查都不要查。”

林昭飞起一脚踢在他的小腿上,然后施施然借力转身下楼。

“现在可厉害了啊!”林双远远送上半截彩虹屁。

林昭在楼下等他,笑眯眯地。

“我都怀疑你一直在假装了。”林双低声说道。

林昭不答,只往前走。

“九四年的时候,东北那边有个对韩国出口树叶的业务。”

这话题有点抓耳朵。

自古以来,满山遍野的栎叶和胡叶,除了烧火做饭用了一部分之外,大部分都是自然凋落、腐烂。谁能想到,有一天这些东西能换钱呢?

甚至还能换外汇!

“最早引进这个业务的是一家做珠宝、玉石进出口的市级公司,一开始只收当地人叫做栎毛叶的栎树叶,用液压打包机压制成50公斤的标准件,通过铁路运到连云港码头,然后装船运往韩国,据说韩国人是用来喂鹿的。”

“真的是喂鹿的?”

“当然是可以喂鹿,其实后来树叶子也用到了餐饮业,比如蒸菜,当盘子用,又或者是提取什么特别的物质,化妆品也会用到。”

“那到底....”

“你想的那些不是重点,你以为我是说一个国人被外国人坑的故事吗?”

“呃,难道不是?”

“你听完再说,不要像小孩子一样。”林昭白了他一眼。

“这个业务一经开展,迅速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当时正值七月份,天气炎热,正是收购叶子的好时机。群众起早贪黑上坡去摘树叶,回来晒干后卖到收购点。

每天傍晩时分,卖树叶的农民能在收购点附近排起长队,收购人员验质、过磅、引导群众堆放,负责打包的工人日夜劳作,打好包的叶子一车一车地往火车站拉,整个场面热火朝天。”

感觉林昭像是亲身经历过似的。

“当年的收购价是每斤0.12元,一个劳动力一天可以挣到十几块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群众的积极性极高,每天收购的树叶都能堆成一座小山,颇为壮观。

第一年,有一个单位的收购点就收了两千多吨,引得很多兄弟单位来参观,单位领导名声大噪,后来被提拔为县里某局的局长。”

“不要这么奇怪,那年头,能赚外汇的‘能人’就是这样,当然,这里头肯定有很多不好的事。”

“第二年,又增加了胡叶这个品种,自七月份开秤到十月份树叶发黄停收,四个月的时间里,收购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收上来树叶的量很大,公司派一位副总带队下来巡查收购质量,开一辆达契亚小皮卡,在当年非常拉风。

收购单位对他们也是高接远送,用最高的规格招待他们,”

“到了96年收购季的时候,市场上突然多了好几家做树叶生意的,有个人,也有公司,货源突然变得紧俏了。”

“这种情况下,群众为了多卖钱,直接用镰刀割树枝,树叶里面的杂质严重超标。很多人把早上弄回来的树叶只晒一上午,根本就没干,下午就拉到收购点去卖。

这种质量的树叶,在堆放时就会发热霉变,如果压制成标准件,一夜的功夫,里面的树叶就会全部坏掉。”

“这样的树叶去上站时,就需要花钱协调收货员的关系了。公司那时的人手不够,很多时候,一个货位只有一名收货员。这一年的业务做下来,公司发到连云港码头上的货,有的被拒收,发船过去的被索赔,一家好端端的公司,就这一下子被搞破产了。”

“在96年的收购季中,有两家公司脱颖而出,这是两家私人企业,其中一家是外县的,他们两家都赚了钱。”

“97年收购季开始后,很多人在自家村子里设点收购,然后待价而沽,本县的这家企业,利用天时地利之便,自己组织收购、打包、上站,外县那家公司用稍高一点的价格,直接买成品上站,两家也都知道控制质量,到收购季结束时,本县的那家赚了大钱,仅打包机就有6台,价值十几万元,外县的那一家也不错,春节前在一家高档酒店举办了供应商大会,发放了丰厚的奖品。”

“进入98年,由于其他原因,收购推迟了一个月。到九月份的时候,来了一位韩国老太太,据说是韩国方面的老板,韩国方面的需求很大。

到了十月份的时候,树叶的颜色已经发红发黄了,质量已经无法保证了。本县的这家企业因为资金问题,开始压缩规模,而外县的那家企业却开始大量吃货。当时市场上的货比较多,原来收货都是现金结算,现在大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都把货赊给了外县那家公司。”

“还是由于质量问题,到码头的货全部不能装船?”

“对,紧跟着金融危机爆发,生意彻底凉凉,大量的货都砸在了他们自己手里,最后听说连码头的仓位费都付不起了。本县的这家企业还好一点,赔的没有那么惨,而外县的那家企业却赔了个底朝天,只要有人去找他要帐,他就大锅蒸馍,大锅熬菜,大锅煮稀饭,要帐的人可以在他家随便吃住,但钱是一分也没有了。那年干这个生意的,没有一家赚钱的,连有的小收购点都赔了钱。

一场财富的狂欢结束了,只剩下一地鸡毛,那年赊出去的货款,再也没要回来一分。”

“这样的事,在历史上发生过不知道多少次。我说这些,你觉得怎么样?”

“也就是说,只靠需求和资金想拉动一方致富,有可能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是啊,愿望和结果中间差的是什么?”

“微操,我知道,我也不是微操大师,但您好像挺厉害,是觉得这些人烦是吗?还是觉得我们走的弯路太多?”

“还是觉得这些人虽然可怜但实在是蠢?”

林双问的这些一个都没得到回答。

两人已经到了亭子当中,唐沅和丽菲正在相对而坐无声低语,桌上已经摆好了菜。

“你们聊什么呢?”林双笑着问道。

“聊脂肪细胞可以对应社会中的哪一个群体。”唐古丽菲说道,“哥哥你说呢?”

“脂肪细胞?”林双看了眼小家伙,迅速把这话题和上午玲子的那句联系到了一起。

丽菲估计是很羡慕像唐沅,林昭这样身材的,高挑又能长得完美比例。

如果从遗传角度来说,唐沅就算过了三十,也不可能差。

丽菲会不会三十之后迅速变成二百斤的大妈呢?

“哥哥!”唐古丽菲脸色突然黑化。

“守财奴!”林双迅速丢出一个答案当缓冲剂,打死都不能说自己刚才真正在想什么。

“脂肪细胞就是守财奴,拼了命的存能量,让它们释放出来又那么困难。”

“这你错了,并非释放困难,而是正常的运动是很难达成让它们释放的条件。”

“古代常平仓,只有大灾时才用的吗?”

“差不多吧!”

“那么一定是有什么机制可以控制,古代常平仓是有一定的规定。不过直接拿掉这些脂肪细胞也不是不可以,果然,研究人和社会参照是个很好的办法....”

“对了,你们都只动嘴,不出声,会不会出现各说各的?”

“一开始肯定会,现在还好了。”

“那如果说的不是一种语言呢?”

林昭举起筷子:“所以要先约定好,不然费脑子。”

“费脑子,那不是正好锻炼一下?”

“都跟你说多少回了,不能过度,能力要越过一个平台,一开始就高难度是不可以的。”

林双重新问了个新问题:“蜜蜂采蜜是本能,那如果蜜多了,会不会有休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