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八三八章 当然是全都要

晋末多少事 第一八三八章 当然是全都要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之前桓温提刀上建康府,朝廷却只能以大司马和九锡安抚之,现在杜英也快提刀南下了,朝廷却只能尽可能的把这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衔尽数交给杜英,甚至杜英还能自己挑挑拣拣的那种。

一个个位极人臣的官衔和荣誉,都快变成白菜价、自助餐了。

估计朝堂上群臣也很憋屈:莫非我们都是贱皮子?

但形势比人强,他们又能如何是好呢?

这一次选择谢石北上,而且还是来谈判,让杜英自己选择官衔,都不是朝廷直接决定好的,可以说朝廷的脸面早就被扔在地上了,杜英最后选择要哪个,又或者全要,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关系。

甚至说不定会稽王和谢安也在想办法试探杜英,若是杜英一口把四个官衔都吞下来,那么杜英自己也应该清楚,在其之上,和皇位之间,就只剩下封异姓王并加九锡这一步了。

那也就是说,杜英已经做好了在一到两轮攻势之内解决朝廷的准备了。

这样才能把封王、入朝和禅位,整套流程快速走完,以杜英的功业,此时的他也已经不需要在朝堂上盘桓、把持朝政当摄政王,慢慢的再积累一些功业了。

而且当朝晋帝年幼,正是主少国疑的时候,杜英接过来皇位也显得顺理成章,可若是等皇帝年长懂事,杜英再得其禅让,就少了“主少国疑”这一个最重要的点。

但若杜英“客客气气”的只要其中的两个,则说明杜英一时半刻应该没有直接取而代之的意思,等他下一次立功,朝廷就顺势把挑剩下的给他便是。

很明显,这也算是一次谢安和司马昱对杜英的试探,一次双方都已经能够确定,杜英会最终走“篡”这条路,而不是直接“反”的情况下,心照不宣的试探。

虽然这潜台词没有向谢石明言,否则很容易动摇人心,而且也不宜广为人知,但谢石作为受命之后亲自实施者,哪里还不清楚这两位的意思?

在谈判桌上,直接传达朝廷的试探,显然有些古怪,谢石都觉得有点儿说不出口,这样低声下气,到底是来赏赐的还是来求和的?

气势上注定要被人家碾压了。

所以还不如借着这几分酒意直接交代出来,也省的之后大家互相揣摩、词不达意。

说完之后,谢石虽然盯着杜英看,但明显稍稍松了一口气。

杜英沉默了良久,大概在心里揣摩清楚了司马昱和谢安的意图,缓缓说道:

“封赏万户,这不用说了,里子余已经拿到了,朝廷愿不愿意给这个面子,都无所谓。

但持节和假节钺,这是余所应得的,丢掉的山河半壁,余已经尽数夺回,之后无论是讨伐胡人、清理君侧,也都是余分内之事······”

杜英放下酒杯,郑重的说道:

“责无旁贷,不是么?”

谢石微微颔首。

“至于车骑将军。”杜英的手轻轻敲着桌子,“祖车骑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最终平定胡尘,一直都是杜某心中楷模,亦是我所有北伐将士心中楷模。

所以这车骑将军之职,五叔以为,这天下英雄,有几人之当之?”

谢石已知杜英的意思,微微皱眉,杜英展现出的比想象之中更盛的贪婪,或者说毫不掩饰的野心,让他不得不把话往回兜一兜:

“自祖车骑之后,无人能当之,他人不过是令此职蒙羞尔。”

“某呢?”杜英伸手直接指向自己。

持节,假节钺和车骑将军······

小孩子才做选择呢,大人当然是全都要。

整个大堂上,已鸦雀无声。

一众都督府的掾史们正襟危坐,阎负、林丛、全旭、梁殊等等,虽然他们的脸上似乎还带着醉意,但他们的目光锋锐如箭,直勾勾盯着谢石。

此时此刻,无人开口。

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谢石似乎好有所坚持,但对上这一道道目光,良久,他轻轻说道:

“郡公之功,祖车骑后继有人,泉下若知,当欣慰矣。”

杜英笑了笑,起身:

“祖车骑曾经做到的,我做到了。祖车骑曾经想做到但没有实现的,我会替他实现。

不,不只是祖车骑,数十年来,多少人想要改变和挽救的,我来替他们实现。”

谢石看着站起来的杜英。

杜英的身材并不算魁梧,但居高临下看着谢石,带着无可抗拒的权威和压迫。

谢石在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但脸上仍挂着笑容,颔首:

“愿将军如意。”

酒席上突然展开的谈判,直接就定下了整个封赏的基调。

至于之后还要封赏多少关中王师将领、朝廷的赏赐金银锦缎还有多少,那就是梁殊和谢石慢慢磨去了,不过这也不代表着杜英直接顶到了对面的底线,梁殊就会在这上面让步。

提拔将领、表彰功勋,这是杜英必须要做到的,朝廷也不会在这上面设卡,否则只会引起关中将领们的不满——他们不会怨恨杜英没有办法为他们带来这些,因为他们很清楚,都督早晚是要称帝的,所以今天没有得到的,明天照样能够拿到,所以他们只会怨恨朝廷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着厚此薄彼、挑拨离间,当真是令人不齿。

至于钱财赏赐,杜英自然也知道朝廷一般都是玩虚的,所谓的万金,就是一万铜钱,绫罗绸缎的话,杜英这里也不缺少,因此朝廷愿意给就给,不给就算。

就像是那封赏万户一样,这都是边角料,杜英不在乎,朝廷也不缺这么一句话,一般顺水推舟就给了。

所以磨归磨,拉扯归拉扯,最终的结果杜英并不怀疑。

而在第二天下午,经过和梁殊半日恶战,谢石还算是给朝廷保住了一些颜面,否决了关中这边直接把王猛、苻黄眉升为都督,朱序、谢玄和毛穆之等方面重将升为重号将军和地方刺史的提议,只允诺了一些杂号将军的封赏。

之前,关中都督府一切治理地方州府的权柄都最终归在杜英手上,归在杜英的“都督各州军事”之上,但若现在都督、刺史一股脑的甩给了杜英的铁杆亲信们,这成了什么?

岂不是等于把整个国家都分给了这些人?

试问这北方各州的都督、刺史,都是杜英的人到底谁才是北方这些州府的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