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八三九章 有些节日不能从简

晋末多少事 第一八三九章 有些节日不能从简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杜英沉默。

谢道韫主动握住了他的手:

“无论是殿下还是妾身,都不会期望这成为夫君心中的阻碍。”

杜英握紧了她的手,点了点头,叹道:

“总归是不期望你们一个个心有哀愁。”

谢道韫看着他,心中泛起柔情,夫君在外杀伐果断,但是在家人面前总是这般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说到底还是因为真的疼爱她们,担心她们伤心。

当下,谢道韫打趣道:

“夫君早知如此,就不应该抢别人的夫人。”

三个老婆都是抢来的,黑历史被扒拉出来,杜英也只能讪讪一笑:

“之前不也没成婚呢?”

谢道韫白了他一眼,郗道茂甚至还是从婚房里扛出来的,你可真好意思说。

不过看到了夫君尴尬,她还是善解人意的,生硬的转移了一下话题:

“其实······三叔和会稽王有他们的坚持或者使命,遵循理想,或是与生俱来无可推卸。

但妾身觉得,五叔并没有那么坚定,并非不可争取。”

杜英摇了摇头:

“算了吧,方才你五叔说的也有道理,兄弟分裂,总不能让谢安石孤掌难鸣。他愿意陪在谢安石身边就随他去吧。”

说着,杜英揽住谢道韫的肩头,也不打算在这个话题上继续深入:

“马上就要过年了,这可是个难得的团圆年啊。”

在此之前的岁岁年年,谢道韫也经常会尽可能的和杜英团聚,哪怕是跨越千里,但是正如她方才所言,人都有自己的坚持,不可轻易改变之。

这,大概也是谢道韫为数不多的坚持。

而今年,杜英能出现在面前,两人之间还有了爱情的结晶,谢道韫总归是欣慰且期待的。

“是啊,这乱世里,难得是团圆。”谢道韫的脸颊上浮现出笑容。

旋即,近在咫尺的唇,就凑在了一起。

除夕将至,朝廷的旨意也紧赶慢赶抵达了。按照之前就已经商定好的,杜英被册封为车骑将军,持节、假节钺。

不过最开始说的、杜英本人表示无所谓的封赏万户,却并没有给。

不知道是谢石觉得自己一股脑满足了杜英所有的条件会让自己面上无光,所以索性直接给杜英克扣了,还是会稽王和谢安比较抠门,能剩下来一点儿是一点儿,朝廷再大方也不可能太大方了。

大方的给了这些,已经说明朝廷能够有功必赏,但若是给的太多,那就显得朝廷无能,根本遏制不住杜英,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不过不管是为什么,杜英都不介意,就当是给他们一点儿自我安慰了。

而杜英麾下的重将,人人封侯,乡侯朝廷都拿的出手,而王猛更是直接封了临水侯,属于县侯,再往上就是郡公了。

临水县,是王猛两次激战滏水的主战场,也是王猛彻底打断了鲜卑人的脊梁骨和最后希望的敌方,所以直接以本县封赏之,也在情理之中。

反正······这些地方的俸禄到底要不要交给这些侯爷,那是杜英去头疼的问题,朝廷也管不到这些地方。

除此之外,朝廷千金、万金的赏赐也不在少数,不过大家心里都清楚,这种铜板代金,再多朝廷也能够拿的出来,所以其实也没有多少诚意,属于单纯意思意思。

大家领会朝廷的小小心意就可以了,打照面的时候该下狠手还是要下狠手。

封赏定下来,也已经到年关底下。

今年的关中,经过几场大战,甚至桓温的兵马曾经一度杀到了洛阳城下,但是终究没有谁能够威胁到关中。

再加上河西走廊上丝绸之路的恢复,各方使者、商队穿梭在长安的街道上,极大的带动了长安的繁华。

流离奔波的百姓们,终于在长安城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和平,这只会带动着更多的人汇聚在长安城,长安也随之更加热闹。

修缮城墙的工程因为年关暂时搞一段落,长安人已经逐渐熟悉了的敲敲打打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喧嚣的叫卖、车马声。

和后世的大都市不一样,这个时代汇聚在大都市的多半都是流民,他们早就无家可归,所以这些城镇就成为了他们的家所在。

建康府的城外,有大量的平民窟,这里是北人汇聚之处,受到本地南方人的排挤,而且赚钱养家无门,甚至经常闹出来拦路抢劫的事。

建康府如此,长安也如此。

只不过长安的治安要比建康府好很多,因为关中比江左更加发达的工商业无疑在给长安的百姓提供更多的发财之道,而且关中的律法更加森严且有规律,和江左那种朝廷法律、各家家规甚至是私刑夹杂在一起的混乱不一样,因此也自然能够让人对一些不合法的发财行为心存敬畏。

再加上关中也有罪犯发配守边的规矩,偌大的河西总是需要有人来守卫的,所以这更能够降低犯罪率,也降低犯罪者返回社会之后带来的社会恐慌和潜在威胁。

更发达的商贸以及更好的治安,自然滋养出了更加繁华热闹的长安城。

谢石走的时候,还是见识到了长安临近年关的加倍繁华,不过他还是拒绝了谢道韫的挽留,率领完成任务的使者团南下。

看着谢石临走之前留下来的信,谢道韫似乎也有些惆怅。

“姊姊,且来帮忙看看,这对联挂着合适吗?”新安公主正踩在椅子上,高声说道。

贴桃符,这本来就是旧有的规矩,对对子也是此间的娱乐活动之一,杜英自然就毫不介意的直接把二者融合在一起,对联应运而生。这种既能够表达一年之新春祝福,又能够彰显家家户户文化水平的东西,有杜英亲自代言,自然很快就受到了追捧。

对此,杜英也不觉得奇怪,表示:

“当人们的物质需求达到满足的时候,自然需要满足精神需求。”

不过听到他解释的郗道茂笑着补充一句:

“有时候物质需求无法满足,也可以借助精神需求以弥补,有些节日,对于每一个华夏百姓们来说,都是不可应付的。”

清明祭祖如此,新年亦然如此。

这代表着人们对于先祖的敬畏,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