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八六二章 漫长的战线

晋末多少事 第一八六二章 漫长的战线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所以张玄之直接切入后半句:

“辅国将军戴施是大司马的部将,朝廷以其为帅,统带江左编练的三万新军,显然是把两淮之战全权托付给大司马了。

倒是王蕴这个人选有些意思。”

王蕴并非琅琊王氏,而是太原王氏。

王坦之带着太原王氏重返故里,但王蕴一直在江左未曾走。

一方面,是因为王蕴本人是保皇派,政见不同。

另一方面,太原王氏因为有琅琊王氏顶在上面,所以一直被人所忽略,各旁支子弟多半各凭本事,家族内部的联系没有那么紧密,所以王蕴也没必要去抱王坦之的大腿。

当然,这里面也未尝没有太原王氏分头下注的影子在,世家的传统艺能。

朝廷选派王蕴当行军司马,名为司马,实为监军。

而朝廷给出这个人选显然也很有意思,众所周知,何家和蔡家之前依附于皇室,得会稽王一时之重用,结果这一次监军的竟然不是这两家的人,而是选出来一个太原王氏,说明会稽王对于自己手下这些歪瓜裂枣们也深深的失望。

还不如换一个能力有保证的。

“会稽世家竟然没有卷入其中?”张湛旋即察觉到了不对。

按理说,谢安应该积极地安插自己的人手才是,这怎么又是大司马府,又是保皇派的,难道明明把持着朝廷大半边天的会稽世家,已经放弃治疗了?

杜英摇头:

“名单和官职任命,正是谢安石提出。自荆州开战,其告病居于东山多日,此次返回朝堂,开口便是此计策。因此所料不差的话,朝堂大权应该都会交在谢安石的手中,统筹钱粮兵马、增援前线,本就是其所长。

真的让会稽世家出人指挥作战,反倒是其所短。”

大司马府负责进攻,皇室负责给予封赏,也就是道义上的加持,而江左世家负责后勤,这的确是各取所需、各展所长的安排。

三方最终能够同意这个方案,也说明荆州之战让他们一下子意识到了,真的到了唇亡齿寒的时候。

对手之前虽然也多次曾经流露出团结的意思,但是那也都只是想要在军事行动上相互配合之类的,还真的没有明确的要组建一支共同指挥的军队,属于盟友,而不是一家人。

但是现在,三方之间的合作程度显然远比想象之中的要高,这让张玄之等人自然而然的也升起来危机感,毕竟在此之前都督府还真的没有同时面对过整个江南的力量,大多数情况下······这三方必然是两边拼命,另外一个蹲在后面拖后腿,甚至还能和关中都督府眉来眼去。

杜英淡淡说道:

“局势如此,情理之中。不过相对应的,这也是平定天下的最后一场大战了。

大司马挂帅,谢安石为辅,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响当当的阵容,所以能够与其较量,也是我关中都督府的幸事。”

江左这三方,其实也只是在负隅顽抗、奋力一搏,他们若是侥幸打赢了,那就是南北分裂的局面,若是打输了,东晋朝廷就可以收拾收拾准备搬家了,建康府要换房本了。

至于会不会出现和历史上苻坚那么尴尬的事情,败了一战,满盘皆输,杜英倒是觉得不会。

一方面自己的背后比苻坚当时完全依靠做老好人收拢过来的那些牛鬼蛇神们要安定,汉人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氐人、羌人等目前也都积极的响应关中新政,没有造反的必要和缘由,杜英一视同仁、消除偏见的政策,本来就是他们几代人努力想要取得的结果。

另一方面,杜英的背后还有王猛、有整个都督府的人才,天下人才几乎汇聚于此,若是还维持不住江山半壁,那就有些丢人了。

张玄之也打起精神,伸手指了指徐州方向:

“目前大司马人在淮北,临近徐州,根据消息,其已经苏醒过来,逐渐能处理军纪要务,而徐州的孙无终也收拢了不少从青州南下的溃兵,现在这两支军队加在一起应该也有两万之众。

配合上朝廷的三万援军,就是五万战军,再加上淮东等地朝廷之前陆陆续续增援的郡兵,人数应当在六七万上下。

但现在这六七万人散步在从江左到徐州的漫长战线上,又分别和青州、睢阳和寿春等地的我军对峙,双方都很难在某一处形成绝对的兵力优势,从而取得突破,所以无论是敌我,想要破局,定然会选择这战线上的某一处。”

杜英微微颔首:

“参谋司认为是哪里?”

都督这句话明显是给下面的参谋们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机会,很快就有几个比较急躁的参谋开口,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落在了徐州上。

“彭城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若是能够自彭城向北进攻青州,或者向东进攻睢阳而取得胜利,那么说不定能够重现去岁进攻洛阳之局势。”

“大司马方近从病榻上起来,恐身子骨也经受不住舟车劳顿,坐镇徐州,或是主动出兵,或是亮明旗号、汇聚兵马,等待我军来攻,也是情理之中。”

杜英静静听着,没有表态。

“徐州恐不会是战事爆发之处。”一道反对的声音响起。

杜英定睛看去,原来正是昔年河东的地头蛇,张平。

张平投降都督府之后,和王擢一样被杜英请为参谋,依靠他们戎马一生的经验提点这些年轻的参谋们。

因为张平自己的儿子张蚝现在在江陵前线大杀特杀,已经有军中“邓羌第二、万人敌”的美誉,未来建功封侯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张平的心态相当的平和,早就接受了现状,一直在安心为参谋司出谋划策,反正儿子未来飞黄腾达了,也不会亏了他这个老子。

这一次杜英南下,他也主动请缨随行,安心当一个普通参谋。

这也是杜英收拢这些地方豪强、枭雄之心的手段,重用你自然是不现实的,王擢这种墙头草,名声早就已经臭大街了;张平这种地头蛇,之前和地方世家之间的关系过于亲密,谁知道放出去镇守一方,会不会有暗中勾结?

就算是杜英放心他们,手下的官吏们也不放心。

更不要说一个萝卜一个坑,谁愿意这么两个经验丰富的老油条占着坑,还有可能往上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