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九零一章 为往圣继绝学

晋末多少事 第一九零一章 为往圣继绝学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这种工作嘛,自然就是挂个名,让自己不至于无事可做或者尴尬,而且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跟着杜英行进,方便随时垂问。

但是此时听杜英细细道来,王洽恍然间意识到,骠骑将军是要来真的。

这一番乱世,不知道多少文史典籍断了传承,只是洛阳的一把大火,就烧掉了书籍不知几万册。

南渡的世家天天谈玄之又玄的东西,那是因为他们真的醉心于此么?

那是因为各种书籍都已经无迹可寻,或者散落在各家各户之中,没有人整理,也没有人愿意把这传家宝贝拿出来共享,所以你捧着自家的那本钻研来钻研去,他捧着他家的那本翻阅来翻阅去,最后都是对圣人学说、古来经典一知半解,无奈之下只能虚构、填补,并且尽可能的往玄之又玄、难以分辨对错真假的方向努力。

几乎所有人都秉持、也只能秉持一种想法:

抛开理论依据不谈,难道我说的这些玄学,就没有一点儿道理么?

所有世家子弟都知道这样无疑会陷入一种停滞不前的怪圈之中,可是没有人愿意承认,所以这种奇怪的循环只会在一代代的延续和传承之中不断地向着更加玄奥的方向前进,最终变成一种无人能够理解的理论,但是又经不起推敲,形如空中楼阁。

可是从上一代传承下来的学问,就算自己也会有所猜忌怀疑,却又怎么可能推翻?

那就是不孝。

本朝······不敢言忠,只敢言孝,先人学问,自然也只能顺着继续钻牛角尖。

王洽作为顶尖豪门的家主,自然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而想要打破这个怪圈,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破而后立,然后拨乱反正。

破而后立,需要的是新朝新制度的建立,从而可以名正言顺的把一切都推翻。

拨乱反正,显然则需要有足够的理论学说作为依据,搬出来圣贤言论、搜集到古贤今达之著作,梳理成线、去其糟粕,才能够如清风拂面、正本清源。

这些在王洽看来,本来应该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但是杜英的存在,又让一切似乎都变得合情合理。

“事关重大,工作繁杂······”王洽缓缓说道,此时的他,还没有从这宏伟梦想和蓝图所带来的震惊之中回过神来,犹犹豫豫。

杜英笑道:

“关中书院开设至今,曾有人问过余为何开设此书院。余的回答至今为书院奉为办学之宗旨,想来王兄也是听过的。

(注:第四百一十四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余现在带着关中军队席卷天下,所到之处,推行新政、破除陋习、与民休息,便是在做这些。

而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后者,余亦然在做,而前者······关中书院能负责的是北方,但北方文脉凋敝,现在的文枢所在,到底是江南。

所以王兄可愿意承担此责?”

王洽叹了一口气,纵然心思百转,种种推脱的理由已经勾勒交织了千百遍,但······为往圣继绝学,这样的一句话砸在读书人的心中,哪一个读书人能够甩手拒绝?

千言万语,汇聚到喉头,滚动一下,最终化成一句话:

“愿为将军分忧。”

杜英笑道:

“我知王兄,定会如此。”

王洽来的时候,大概是心情很复杂,也很彷徨。

但是走的时候,挺直腰背,仿佛焕发了人生第二春。

看着王洽的身影,谢玄咋舌:

“这王敬和跟在余身边几日,病恹恹的,要不是知道他要是想要一心寻死,早就已经自杀了,余恐怕都觉得他活不了两天。

结果姊夫现在一番话,就让其如沐春风,何等化腐朽为神奇的御下手腕。”

杜英瞥了他一眼:

“这话不准跟你姊姊说,否则还以为余有龙阳之好,还能让男的春光灿烂。”

谢玄嘟囔一声:

“余本来没有这个意思,姊姊估计也不会怀疑······”

“嗯哼?”杜英盯着他。

“咳咳!”谢玄赶忙咳嗽,“姊夫,大司马也已经率军抵达淝水,两军列阵,其看上去并无动兵进攻之打算,下一步姊夫打算如何处置?”

杜英沉声说道:

“保持原计划不变。”

“大司马会不会已经有所察觉?”

“若是其知我大军已到,布下陷阱、只等请君入瓮,还会在此徘徊不去么?”杜英反问。

“杜仲渊啊杜仲渊,你到底在等什么,对岸又有什么?”

这是困扰桓温多日的问题。

站在八公山上,向西眺望,烟水苍茫。

桓温曾不止一次经过寿春,可是这一次,在距离寿春这么近的地方看那座晨雾中的城,明明还能看到隐约城池轮廓,却是他觉得距离寿春最远的一次。

杜英在寿春城似乎稳坐钓鱼台,可是整个荆州的战事还没有消停,京口、广陵等地也正遭受朝廷兵马的牵制进攻,杜仲渊一动不动,是胜券在握还是虚张声势?

桓秀拾阶而上,走到桓温的身边:

“伯父,斥候探查到一队骑兵正从寿春南侧渡过淝水,向我侧翼而来。”

“故技重施?”桓温皱了皱眉。

他来了之后自然详细询问过整个寿春战场已发生战事的前因后果,自然意识到上一次谢玄就是这样前出淮东,引走谢石、击破王洽,最后又纠缠了桓温一路子,满载而归。

可是现在从八公山向东,沿途已经没有多少朝廷兵马,只剩下戴施率领断后的数千人。

这些人在桓温的眼中,已经是注定要送给谢奕的了。

只怕谢奕自己塞牙缝都不够,谢玄难道还要去抢老爹的饭碗?

“只怕是奔着这大营来的。”桓秀缓缓说道,“侄儿认为,有可能是打算在我军前出寿春的时候,偷袭大营,迫使我军回援。”

“这是否光明正大了些?真以为余是瞎子不成?”桓温哂笑。

桓秀却摇了摇头:

“若是真的如同伯父一直以来猜测的那样,杜贼麾下兵马尚未聚齐,那么现在其在寿春城外,应当是很害怕我军渡过淝水的。

尤其是朝廷正在打造新的战船意欲帮助荆州水师牵制住两淮水师,从而让荆州水师能够经由巢湖北上淝水,这更是会直接让杜贼失去淝水屏障,到时候其何啻于待宰羊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