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九零零章 见面就问出的问题

晋末多少事 第一九零零章 见面就问出的问题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因此,王洽最终只能通过“战时”和“和平”这两个角度,在心里宽慰自己:

世家所走的道路只是在这个时候不合时宜罢了。

也因此,心中还存在不解和不服的王洽,站在寿春的高楼之上,看着城下的车水马龙——现在的车马当然都是运送军粮武备的,杜英也没有神经大条到这时候还要做生意赚一笔,虽然如果杜英真的这么做,很可能会有很多商人来。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王洽回过头,看到了素未谋面,但是知是何人的那个年轻人。

上位者的气质,是察觉不错的。

“参见车骑将军。”

“王兄请坐吧。”杜英微笑。

王洽欲言又止。

杜英似有察觉,一边吩咐人上茶,一边笑道:

“若心有困惑,但说无妨。”

“余已知,若长此以往,都督府和朝廷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都督府会变成朝廷只能望其项背、俯首称臣的一座高山。但这都需要时日。

假以时日,车骑将军一定可以俯瞰天下,更枉论将军英雄出少年,还有大好时日。

可现在,将军却倾巢而出、大举进攻,虽也有优势,但绝对不会有再过几年或者十年那样明显。

这,又是为何?”王洽也不含糊,直接问出了困扰他很久的问题。

杜英倒是有些错愕,忍不住看向作陪的谢玄。

谢玄对着他点了点头,好似在说:

姊夫你看我说的没错吧,这位王家主啊,也不是等闲之辈。

杜英收起来笑容,正色说道:

“天下乱之久矣,百姓苦之久矣。杜某虽年轻,但天下百姓还能再等十年,等这无休无止的攻讦、混战持续么?”

“这是因此?”王洽惊讶的问。

杜英盯着他:

“为此,还不够么?”

王洽沉默,缓缓起身,辟席行礼:

“将军怀有天下,也······当有天下。”

杜英坦然受之:

“所以王兄是想要为我所用?”

王洽却摇了摇头:

“王家世受皇恩,虽然可能对典午氏也谈不上多少忠诚,但······如今正是两军对垒之际,若余为将军出谋划策,则天下人不知应当如何看我。

且······关中新政和余心中所求恐还有不同。”

杜英微微颔首,表示理解:

“那王兄不如就跟在余身边,也可以学那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余相信王兄会有所得。”

王洽无奈的笑道:

“阶下之囚,能得将军这般宽宏,意料之外,若此战之外事宜,愿为将军分忧,以谢不杀之恩。”

王洽显然是一个能拿捏清轻重的人,杜英已经摆出来和善的态度,如果他再高傲不低头,摆出来一副忠贞节烈的模样,只怕杜英下不来台、也不可能和他这样拉扯不停,会忍不住直接砍了他的脑袋,也正好可以给那些拥护关中新政的部下一个交代。

大战在即,军中正缺人祭旗呢。

所以王洽先表明自己不愿意在淝水战场上效力的立场,刷一波名望,然后再委婉表示,如果有其余的工作,愿意效劳,这可不就顺理成章的在杜英手底下做事了么?

而且姿态放得很低,自然能够博得杜英的认可以及其余文武的忽视——“忽视”这种态度对于现在的王洽来说当然是最好的,否则保不齐谁就会想起来不如杀了这个世家的中坚来表明推翻世家的决心,王洽也不知道杜英的耳根子有没有那么软,是否会采纳这些建议,所以谨慎起见,还是低调做人。

尤其是杜英之前也的确没有把这些政见不合的人赶尽杀绝,甚至能用的都用了,比如谯王司马恬,又比如郗家的家主郗愔,甚至还有之前丧师辱国的殷浩,这些人现在都活跃在关中的各个行当之中。

不过······司马恬和郗愔,都和杜都督沾亲带故的,而殷浩作为朝堂的弃子,又是天然的朝廷反对者,所以为杜英所用,也在情理之中。

而王家······不但没有女儿嫁给杜英,并且还被杜英抢过两次未来的儿媳,这番恩怨,无疑又让王洽心中惴惴。

杜英似乎也看出了王洽的纠结迟疑和担忧,微笑着说道:

“江左风物,余之前在京口小有体会,奈何只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所以还望王兄能够将江左风物人情一一罗列。关中之前刊行的一本书······”

“将军说的是《世说新语》?”王洽好奇的问。(注:第一七零零章)

杜英愣了愣:

“王兄看过?”

“乌衣巷中人尽皆知。”王洽微笑着回答,“两汉中朝人物,简短文字便勾勒清晰,颇有可取之处。无论是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是引其关键以教育子弟,都受追捧。据说谢尚书也时常翻阅,已经是除了手谈之外的最大爱好。

因此每一期刊行,三日之内就发售一空,相互借阅,蔚然成风。昔年左思一文可令洛阳纸贵,与之相仿矣。”

杜英嘴角抽了抽,自己倒是低估了这种记载着风土人情、坊间杂谈的书籍对相对封闭的社会具有怎样的影响力,尤其是这其中还夹杂着先人风骨、圣人精神,所以教书育人也可取用。

再加上不少出身家的先辈重臣都有光辉形象,世家们对此追捧也在情理之中,也就不会被指摘为闲杂书籍。

至于谢安喜欢看······书中有关本朝的轶事典故,谢安可是“贡献”了不少,所以杜英有理由怀疑谢尚书也喜欢在字里行间寻觅自己年轻时吟风弄月、潇洒恣肆的身姿。

近半年关注于战事,这种文化宣传上的工作放任郗道茂自行发挥,看来茂儿的工作做得很好。

咱杜仲渊抢媳妇也是有眼光的。

王洽不知道杜英当甩手掌柜的时间太久了,看着杜英沾沾自喜的模样,有些奇怪,难道将军真的都不过问这些么,怎么还要从我这外人口中听说?

不过他也不好多问,接着便听到杜英缓缓说道:

“《世说新语》是一方面,其主要是市井杂谈、先人风骨,短篇虽好,却难免杂乱,因此余还期望有人能够整理江左文脉、传统、风物、文集,以井井有条、文有出处。

之后天下太平,也可以此经验教训,整理乱世之中散佚之文史典籍,重塑我华夏文脉。”

王洽本来只道是杜英打算给自己安排一个闲散工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