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九二五章 饮罢淮上平,曲散春风萦

晋末多少事 第一九二五章 饮罢淮上平,曲散春风萦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桓温本来已经端起酒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有些不可思议的看向杜英。

但旋即又自嘲的一笑。

看上去自己的确是把杜英想的狭隘了,不过往往说自己愿意听从直言纳谏的君主有很多,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多半都是表面上“对对对你说得对”,背地里该做什么做什么,甚至还不忘用小本本记下来你的名字,以后方便穿小鞋。

杜仲渊会是这样的人么,又能不能跳出帝王的桎梏?

桓温不知道,现在也不指望着杜英能够给出准确的答复,因为杜英本人都还年轻、是锐意进取的时候,甚至都没有走到皇帝的位置上,而大多数的帝王真正的昏庸时刻都出现在年老之后。

不过再过二三十年到底会发生什么,自己也看不到了吧,又何必强求呢?至少现在的杜英,的确是一个值得效力的对象。

短暂的诧异之后,桓温由单手举着举杯,改成了双手捧着酒杯,对着杜英举了举,一饮而尽。

一句话未说,但心思已然明了。

杜英微微颔首,同样举杯回敬,对于桓温这个在乱世之中也打出了汉家威风、支撑了山河半壁的对手,杜英自然也愿意给予足够的尊重。

对酒几巡,女婿无恙、老友还在,谢奕的心情自然是最好的,手持筷子,击打铜鼎,用他那浑厚的嗓音唱道: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歌声嘹亮,回荡在营帐中,绕梁许久方才惜惜散去。

饮罢淮上平,曲散春风萦。

历经数十年血火战争、摧折过无数次的两淮,终于看到了和平的曙光。

不再是风刀霜剑,而是春风轻拂、万物新生。

————-

夜色愈浓,杯盘狼藉,宾主尽欢。

桓温其实并没有喝几杯酒,但人看上去已经醉醺醺了,被搀扶下去休息。

杜英转过屏风,文武将佐已经森然在列。

且看武将,谢奕、苻黄眉、荀羡、谢玄、邓羌、平松、慕容虔、朱序、孙无终、谢万、沈劲、周隆等肃然斜身,手按佩刀,杀气腾腾。

负责指挥着关中都督府超过半数兵马的他们,也的确都是这个时代璀璨的将星。

再看文官,张玄之、郗恢为首,还有归降不久的王洽、参谋司和秘书监的年轻官员们,虽然阵容豪华程度比不上对面的武将,但是这样一个架构简单清爽的小班子,已经完全具备直接接管一州民政的能力。

虽然方才他们多半也都奉陪在酒席上,但此时哪怕身上还散发着浓郁酒气,眼眸却是炯炯闪亮,并无半点儿醉意。因为他们很清楚的意识到,距离江左建康府,只剩下一步之遥。

杜英大步走向沙盘,但是在路过孙无终的时候,脚步一顿,打量着这个刚刚在淝水战事中立下大功的下属:

“此战,汝当首功啊!”

众人对此并不意外,孙无终这几年的潜伏以及最后的发轫,的确做的无可挑剔,尤其是他面对的都是朝廷、世家还有大司马府中林林总总、层出不穷的老狐狸,还能够不露破绽、完成任务,其本事也令人佩服。

孙无终微微一笑,出列拱手:

“都督提携,不辱使命。”

杜英指了指沙盘说道:

“在座诸将里,要说对江左之了解,无出尔与谢玄,便由汝来讲解一下江左局势吧。”

孙无终得令,站在沙盘和舆图之间,从容说道:

“在介绍江左局势之前,容属下先介绍淝水一战的结果。

此战,我军大胜,朝廷辛苦汇聚起来的精锐,多半已葬送。

经过参谋司的统计再加上属下掌握的大致数字、核对缴获的花名册以及俘虏的军中要员口供相互对比,大概应该只有五千左右的敌军溃散而出。

且其并非成建制突围,而是在我军各部的缝隙里零零散散钻出。这些士卒应当会向淮东的州郡溃逃,也会把消息传递给沿途的州县,本地官吏百姓,愿意投降的、随军撤往江左的,也会随之做出抉择。

这些败兵多半都是朝廷新招募的丁壮,并不算凶狠毒辣,甚至他们可能都不见得能打得过本地的乡兵和郡兵,所以都督只需要让衔尾追击的兵马保持距离、不紧不慢,想来和平接收那些败兵过后的州郡并不困难,且我军转瞬即至的压迫,也会让这些败兵没有心情、也没有经验去摧残和洗劫沿途州县。

如此一来,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兵戈灾祸,也符合都督一贯爱民、护民的宗旨。”

“善。”杜英回答,“前锋的任务就交给谢玄和王洽负责,邓羌和沈劲领步骑在后策应,如何?”

谢玄一直往来广陵和寿春之间,熟悉道路,王洽的身份则能够帮助劝降沿途还想负隅顽抗的郡县和世家,所以显然这个组合是为了能够尽快和平接收整个淮东。

而邓羌是武力保障,沈劲熟悉江左情况且对世家下手也不会留情,这个组合缀在后面,自然是在前面遇阻的时候及时增援,以雷霆手段摧毁敌军防线。

沈劲急于衣锦还乡、王洽急于证明自己,虽然两人相互之间还有恩怨,但好在并没有被安排在一起。谢玄和邓羌领命而行,更不用说了。

所以四人齐声应诺,自然都无异议。

这还属于淝水之战善后的问题,杜英还会让桓温或罗友写信,劝降各处残军。

孙无终手中木杆向南挪到了大江上:

“目前朝廷正派兵强攻京口,京口虽有大业垒为屏障,但恐怕也是岌岌可危,所以南下的第一步,属下认为还是要先救京口,京口在,无人可阻我大军渡江。

因此当务之急还是先清扫江面。”

“传令刘建,两淮水师也不用东躲西藏了,尽快南下追杀荆州水师,另外这边消息传来,京口的两淮水师定然也会有所行动。

荆州那边的巴蜀、沔水水师,也可尽快向下游前进,除了荆州水师,江上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拦他们了。”杜英下令。

荆州水师本来有机会在淝水之战中有亮眼的发挥,奈何他们完成了运输任务之后,面对的局面就有些棘手了。

先是关中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直接冲垮了守卫浮桥的高武所部,原本撤出浮桥区域避免水浪冲刷下船只和浮桥碰撞的荆州水师,忙不迭的赶来增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