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两千零三章 视察书院,谈论院系

晋末多少事 第两千零三章 视察书院,谈论院系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所以应当把科学技术这一块拎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学院机构了。

杜英如是想着,旋即问道:

“目前书院里从事这些工作的大抵有多少人?”

“大概有一二十人。都是读圣贤书读不进去的,开始钻研这些。书院中最初还将其视为歪门邪道,虽然没有多少排挤,但也未曾给予足够的支持,结果万万没想到他们还真的有所收获。”林丛略有些尴尬的说道。

顿了一下,他补充道:

“其实不只是农耕方面,书院还有一些人钻研工业、商贾之学,人数也不少,林林总总要有大几十了。”

杜英挑了挑眉,看来还是社会有需求,就算是自己不着力去推动,该诞生的研究还是会有的。

有必要去书院看看了,既是看一看这些新兴专业的发展,听一听他们自己的意见,到底是愿意分离出来还是留在书院这棵大树之下,也是去见一见几位老朋友。

关中书院草创之际,不过是城南林家寨子之中的一处四合院。

当时杜英还在这里写下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一晃多年过去了,关中书院早就以之前的小院为中心向四周扩展,新建的诸多屋舍,连绵成片,并且在长安城中还有书院的一部分机构,是都督府麾下各个书院之中当仁不让的执牛耳者,天下了解新政的官员多数出自于此,即使是后来重点建设的洛阳龙门书院,目前也无法与之相比。

马车在这其实年岁也并不算大,但是相比于日新月异的书院来说也已经是保护建筑的四合院之前停下。

自罗含四处奔走,开始主持各地书院的建设之后,关中书院本身的发展建设就都交给了杜英的师父法随。

此时他正笑眯眯的站在台阶下等候:

“关中书院祭酒法随,参见秦王。”

杜英当即扶住师父:

“师父何必行此大礼?”

“天地君师亲,君臣有别,更在师徒之上,自然是要如此的,否则徒惹议论。”法随回答道。

“本王现在还不是君。”

“在关中百姓,不,所有被秦王从乱世之中拯救出来的百姓眼中,秦王就是君。”法随摇头,“而且陛下的旨意已经是第二道了吧?秦王真正成为君,也已经没有多久了。”

杜英轻笑道:

“一日未曾接过来天命,一日还需以臣子自诩,此本分也,不可僭越。”

法随点了点头:

“秦王能够拿捏清楚,自然最好。”

“师父还是以表字称呼吧。”杜英接着说道,“否则太见外了。”

两人拾阶而上,书院中的先生们多半都已经赶来迎接,或在台阶下列队恭候,或在小院内齐齐作揖,林林总总已经有上百人。

杜英虽然也不是第一次重回书院,但是每一次来,整个教师队伍都会有所扩充,或是德高望重的学界前辈,或是年轻有为的后进英才,书院的未来不只是在学生,也在这些先生。

“本王此次前来,主要还是为了一件事,书院里有关于工坊、经商等方面的先生和学生,是否要单独分出去?”杜英问。

法随回答:

“仲渊所说的,余之前也考虑过。目前书院开设的课程颇多,而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所学杂而不精,从书院结业之后或能够在本行当之内胜任,但是随着行当的发展,大部分相关的知识只知道皮毛,并不能有助于行当的进步。

而剩下的那些知识,多半又派不上用场。到头来,书院培养的人才,反而可能比不上这工坊、商铺之中自小学习钻研的学徒。”

杜英明白法随的意思,现在的书院就像是在培养高中生,什么都懂一点儿,但实际上真的要让他们去引领行业的发展,强人所难。

以前的书院,招生人数少,这样安排无可厚非,毕竟总不可能一两个人去成立一个专业,杜英对人才的任用还没有奢侈到这个地步。

另外社会发展还只是起步阶段,对人才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略懂略懂就已经足够了。

但是现在,书院的培养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社会需求了。

杜英颔首说道:

“那师父的意思是?”

“针对选择的学科不同,在书院之内就直接划分不同的方向,让学子们,尤其是入学多年的学子们,陆陆续续只在这一个方向上努力,有所钻研和突破。”法随回答,“这样也方便先生们对学子进行管理,否则之前经常换一门课就换一批学子,先生们光是记住这些人的名字以及行文研究的倾向、爱好,就已经费心费力,很难做到及时的指点和纠正。”

“善。”杜英笑道。

在此之前,他的想法是将关中书院进行拆分,文、理分家。

但是现在看看站在一起并没有相互排斥的先生们,杜英倒是觉得与其拆分关中书院,不如拆分书院的内部,只要将其如同后世的高校那样分为一个个书院,分头管理,这样既能够让学子所学不再杂乱,而且当需要多个学科联手配合的时候,内部捏合自然也比外部合作来得更加方便。

综合类的高校,永远比单一类的高校更能吸引人才,这也是后世的经验了。

和法随敲定了这主要的事,具体怎么划分、怎么调整院系,那就是法随的工作了。

杜英接着又给书院中的学子们做了一次演讲,重点阐述了朝廷即将举行的科举考试,表明科举考试是之前都督府所主持的人才选拔考试的扩大化、规范化,所以书院学子无须紧张,好好准备,有才之人,在未来的天下总会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总之就是直接掰开嘴往里面灌鸡汤,杜英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毕竟年轻的学子们,更是奋发向上的时候,灌鸡汤也不用担心揠苗助长。

演讲完并且收获了阵阵欢呼声之后,杜英在法随的陪同下,见到了几个下棋和观棋的老朋友。

“你们聊吧。”法随笑着告退,他还要去写重组书院院系的计划,面对日益庞大的书院,这种拆开骨架、从头搭建的工作,哪里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不过法随自然是乐意为弟子分忧。

杜英走到棋盘前,正在下棋的两个人自然是完全不在意他的,旁边观棋的那个拱手见礼。

下棋的正是谢安和司马昱,而观棋的则是殷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