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四章 父子相背

奋斗在大明 第四章 父子相背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7 05:12:58 来源:笔趣阁

对于太子,周梦臣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

太子与嘉靖简直是两个极端。

但是周梦臣不能说太子比不上嘉靖。

为什么?

嘉靖聪明,猜忌,多疑,独断。所谓之雄察之主。

太子不聪明,反应有些愚钝,很多事情,嘉靖能本能感受到其中的问题,但是太子却不能,甚至反复讲解,也未必能讲明白。但是太子有一个嘉靖永远比不上的优点。

愿意相信人。愿意放权。

这一点是嘉靖永远做不到的。

嘉靖登基之处,简直在万千敌人窥视之中。深深明白什么叫做孤家寡人。所以他谁也不肯信,谁也不能信,这种经验已经是深入骨髓之中了。

而太子在少年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大明帝国的继承人。原因很简单。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只是忽然之间,这个位置就到了自己头上。与此同时,嘉靖以要求庄敬太子的要求,要求他。太子是万万做不到的。

这个时候,他对嘉靖怕极了。也只有他的几个老师,能给他带来安慰与底气。

更重要的是,太子在嘉靖一次次打击之下,对自己资质鲁钝,深信不疑。

其实太子不过寻常人而已。人在不同的外界刺激之下,对自己的评价是不同的。一个寻常人如果从小到大一直考全年级第一,他很可能以为自己是天才。反而发挥出远超出自己水平的能力。而一个寻常人从小就被打击,他本能的觉得,自己就是不行。

而太子就是后知。

太子这种自我认知。在决断国家大事上面,自然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做好。他下意识原因将这些事情,交给他心中能做到的人去做。

这种信任比汉光武帝推赤心入腹中的手段,自然是大大不如。但是却是出自本心。能到内阁之中的人。那一个不是老油条。如果太子是故作姿态,谁都看出来。

但是太子出自本心的信任。与依靠。比起在嘉靖下面做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让人本能的让人感到亲近。

谁都愿意跟随这样的上司,即便这个上司没有什么本事。

当然了,时间长了,或许会被人轻视。但是有嘉靖做对比,连周梦臣都觉得有松一口气的感觉。

只是这怎么给嘉靖说啊?

周梦臣说道:“太子殿下在内阁,言语谨慎。轻易不发言,发则必中,沉稳老练,仁厚天成,实乃陛下之福,江山社稷后继有人。”

如果不知道内阁发生了什么事情,估计谁都

以为太子在内阁一言九鼎。

但是周梦臣并没有说谎。

言语谨慎,等于几乎不说话。

发则必中,等大家谈论完,做出决断之后。太子再追认而已。几乎没有做出过改变内阁决断的事情。

仁厚天成,这一句话,倒是实话。

嘉靖对臣下苛刻,一些小事做不好,都会被嘉靖重重处罚。因为嘉靖觉得,在他眼前区区一点小事都做不好,那就是不尊重他。在背后,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这已经不是这一件小事的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而今太子就没有这种思路了。很多小事,他根本不在乎,谈笑之间就过去了。

嘉靖冷笑一声,内心之中深深叹了一口气。

有子如此,如之奈何?

嘉靖心中暗道:“按太子的这个样子,如此内阁大概对他来说是最好的。”

从去年到而今,嘉靖看似并没有插手朝廷事务,但实际上,他一边养病,一边窥视周梦臣新内阁的运作。内阁的一切都被嘉靖看在眼中。

饭团看书

太子在内阁之中是什么样子,嘉靖岂能不知道。

只是他就是想换太子,能换谁啊?景王?

不可能。景王在封地的所作所为,太让嘉靖失望了。景王在封地就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渔色。一心一意想生出儿子,已经到了慌不择食的地步。

甚至景王专门将一批年轻的寡妇纳入府中。就因为这些寡妇曾经生过孩子,是传说之中的好生养。

嘉靖不反对自己儿子好色。对于皇子来说,多喜欢一些女人,不算什么大不了的过错,但是将事情做到这个地步,就有一些太过了。

更让嘉靖失望了。

景王都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不要说生一个带把的,就是不带把的,也没有生出来。

膝下无子,单单这一条,就将景王从皇位争夺之中踢出来了。

嘉靖说道:“这一段时间,周卿也辛苦了。回去听旨意吧。”他微微一顿,说道:“你再不正位首辅,李春芳就着急了。想来听到这个消息,他的病该好了吧。”

是的。周梦臣不正位首辅,最担心的不是周梦臣。而是李春芳。

可以说,周梦臣而今是代首辅。最难受的就是他了。

虽然不知道李春芳,到底是不是借生病避周梦臣一头,但是有一点却是肯定的,即便他当时没有这个想法。但是养病这么长时间,也有了这个想法。

他很清楚,首辅是周梦臣必得之物。

他即便是病好了,一回去就是周梦臣的眼中钉,肉中刺,而内阁之中,高拱。张居正,对他也是相当有意见的。也就杨博与他并没有多少矛盾。但是没有矛盾,并不代表要亲近啊。

周梦臣代首辅这一段时间之内,李春芳的病一直处于将好未好的地步。

似乎随时可以在养病与复出之间,自由跳转。

这似乎是担心生病生太长时间,嘉靖一句话,让李春芳因病致仕了。他是万万不想的。

周梦臣心中暗笑几分,说道:“臣谢过陛下。”

嘉靖说道:“对了。按你拟定的章程。接下来要做什么?”

周梦臣说道:“臣已经准备好了述职书。请陛下过目。”

随即周梦臣从袖子里面掏出一封奏疏,双手递给了黄锦。

黄锦拿了上来,转呈给嘉靖。

嘉靖打开细细看了。他有一些惊讶。

不是惊讶周梦臣的政策太激进了,而是惊讶于周梦臣的政策太过保守了。

周梦臣对于未来五年内阁的主要任务,总结起来就是三点。第一是致太平。

所谓之致太平,是用各种手段,让大明边境安定下来,消弭所有的军事行动。话虽然是这样说的。但并不代表周梦臣想与大明的邻国们,友好相处了。

让天下太平,有时候也可以用刀枪达成的。

从嘉靖二十几年开始,一直到而今,大明都没有安生过。不,应该说从大明开国到现在,真正太平的时间,也没有多长时间。从也不过宣德中到正统前这十几年。没有大战事而已。

土木堡之后,边疆烽火不熄。而到了嘉靖中期,南北烽烟交织,各地民乱不动。虽然因为周梦臣的存在。东征西讨,安北定南。让很多地方战火平息了。

但并不代表,大明境内就没有战火了。

贵州土司还没有平定,云南土司又搞出幺蛾子了。

这是西南方向的事情。

另外一个方向,那就是东北方向了。

土默特部覆灭之后,土蛮部就成为蒙古人的新领袖,土蛮部的领地,就在东北。其实在历史上,土默特部衰落之后,就是东北蒙古部落崛起的。

只是,土默特部提前覆灭,大量蒙古人都投奔土蛮了,让土蛮一部实力大增,于是,屡屡骚扰辽东。

再加上东北女真部落本来就不安分。两两结合。东北方向就成为了大明的边防重点。历史上戚继光在万历年间坐镇宣大,令蒙古各部不敢南下,也证明大明与蒙古的战场,从西北转向到了东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