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五章 述职三事

奋斗在大明 第五章 述职三事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7 05:12:58 来源:笔趣阁

本来就有这个趋势,而今不过是提前了。

其实,周梦臣说的冠冕堂皇,其实内里就是一件事情,就是将军制改革推行到底,对外就是平定所有战事。

因为周梦臣已经明白,而今这个局面,想要推进军制改革,已经不是正常手段可以了,是要用非常手段才行。周梦臣想起来打击对手的方式,就是战争。

别的事情,周梦臣夹袋之中人手或许不够。但是说起打仗,周梦臣夹袋之中有的是人。

而且周梦臣不至于将他们卖给敌人。这样的事情周梦臣做不来。但是周梦臣用得是阳谋,不去管,账册上有多少,吹嘘自己有多少战斗力。反正打仗的事情,按照账册上的来,这个时候,他们就有两个选择了。承认自己的过错,争取宽大处理。第二,就是执行上级的任务,看看他们吹嘘的战斗力,能不能让对手相信。

当然了,他们还有第三个选择,那就是叛国。

如果周梦臣没有各地几十万精锐军队压阵,他行事也不会如此胆大。但是而今他夹袋里面的军队与将领,足够打掉这些阳奉阴违的地方势力。

想叛国,只能能打得过再说。

正如周梦臣一直以来的军改原则。能打仗的。都会给出路,给门路,甚至会提拔重要。不能打仗的,就是区别对待。毕竟在周梦臣看来。

军队不能打仗,就是原罪。

所以,周梦臣名义上说的是太平,其实说的是战事。

嘉靖四十二年,到嘉靖四十五年注定边境不会太平了。

第二,就是户部改制。

这一点,周梦臣早就想做了。

大明财政问题,不要太多,府县一级几乎没有财政权,看似有截留。但是这笔钱已经在户部帐上,方钝在大明财政最困难的时候,是怎么渡过的。就是死劲薅下面羊毛。

大明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财政。在用度上也很繁复的,比如维持九边。一年花了一千多万两。但大明京师每年的结余,才一两百万两。这还是年景比较好的时候。

年景不好的时候,根本是一个填不满窟窿。

那这一千多万两是怎么支出的,是地方政府按照定额支出的。一般来说,朝廷的财政,是地方到中枢,然后中枢拨给地方,而大明的财政,是地方留下来大头,小头送中枢,大头按照朝廷的规定,很可能是洪武年间的规定,拨给某地做某款项。比如拨给某个卫所做军粮,而且不是一处,对应有好些地方。

这种去中心化的财政体系,让周梦臣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在周梦臣

看来,大明之所以没有钱,不仅仅是赋税的原因,同样也是这种财政体系,有太多地方中枢是摸不清底细的。很多款项都是云里雾里的。

别的不说,单单说。徽州有一项最著名的案子。就是某年朝廷徽州府中一县某样东西歉收,不能供应朝廷,于是知府让临县承担了这一笔费用,一共有六千两。

说起来也没有什么。

但是这六千两一直收了一两百年。也是一个较针的生员,他一查本地赋税,发现本县比其他县多承担六千两,但不知道这六千两从什么地方来的。查了好些旧档,才搞清楚这一件事情了。

查出来的是这些,那些查不出来的赋税款项,又有多少?

而财政是庶务之母。周梦臣想做什么都不能没有钱。

而且银行体系建立起来的。周梦臣更希望将大明财政与银行体系相结合,成为新式的财政体系,最少,让周梦臣对大明财政的掌控力更强。

所以,这一件事情,一定要做的。

而且这一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的。

大明这么多府县,要一一对账清查,重新厘定税额,地方财政收入,与中央财政收入。这是一件非常繁重且琐碎的工作。

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也正是因为这个工作的困难,周梦臣才让张居正监管户部。

就是用张居正的斑斑大才,为自己出力。

第三件事情,就是治水了。

虽然这一件事情,早已定下来了,但是一直都是纸面上的。不要以为这个动作缓慢了,其实不然,周梦臣制定的计划,要修三条主河道,以及辅助的河道,湖泊,配套的清淤工程,不知道多少。

整个工作量比南水北调也小不了多少。

唯一的问题是,都是由西向东,高低落差不用太在意。技术上难题不多,最大的难题,就是土方工程。

周梦臣决议让很多蒸汽机械加入这一次大工程之中。

如果能在修建河道的同时,能沿着河道修建一道平行的铁路就最好不过了。用来运输土方的同时,也为将来搭建铁路网做准备。

毕竟,大明对铁路的认知还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上。

不是不知道,铁路的好。而是铁路太费钱了。

也就周梦臣内心之中,有一个国家铁路网计划,大多数大臣,想得最多的,不过是修一条南北铁路,用来代替运河而已。

也就是两京铁路,从北-京到南京。

但是在修河上,很多人只是质疑周梦

臣的方案,但并非放弃的意思。

毕竟铁路之利,或许不被所有人认可,但是黄河之害,却是天下人都知道的。

做事是需要技巧的。周梦臣与这些人大战三百回合,敲定铁路发展计划。固然可行,但是其中有多少阻力。有多少问题。任何一次强制推行某一件事情,都是消耗周梦臣的政治威信。

所以,周梦臣采取这个方法。算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铁路作为治河工程的一部分存在。

周梦臣相信,铁路修的越长,惠及的地方越多。见识过铁路好处的人越多。那么支持修铁路的人也就越多,总有一天到双方支持相反的地步。

那个时候,就是他出手的时候了。

要等待时机。

这就是周梦臣决定未来五年要做的大事。

在嘉靖看来,却是太保守了。

嘉靖从头来知道,周梦臣是朝廷之中少壮派的一员。是改革派的。

甚至周梦臣一些改革思想,嘉靖也有所耳闻。但是今日看周梦臣几乎,根本没有一字涉及到朝廷根本,也没有提倡周梦臣气学。

在嘉靖看来,周梦臣的计划,还没有他之前的内阁计划更加激进。

这让嘉靖有些想不明白了。

这就是一个实干家与理论家之间的差距。

实际上,嘉靖也不算是理论家,但是的确是从来是看着别人办事,从来没有自己动手做过事情。根本不知道涉及天下的诸多大事,其中有多少问题要解决。

很多事情都是急不得的。

别的不说,户部的财政改革,难度就不下于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即便张居正将一条鞭法落实的时候,也就万历六年前后了。这其中依然有很多都是听地方上上报的数目,其中也是相当有问题的。

这一次户部财政改革,更是动了地方官的钱袋子。其中各种纠结,甚至于官不聊生。

周梦臣只要一想到,依然觉得有些为难。他虽然相信张居正的实力吧,但对于张居正能不能在五年之内,将这一件是安安稳稳做下来并没有多少信心。

毕竟,这并不是内阁改革,内阁不过数百人的衙门,只需调整一下内部,重申一下内阁与各衙门的关系就行了。也不是钱法改革,只是设一个新衙门。与银行对接,找一些人来查银行的账目就行了。

这次改革是对应天南地北的,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财政是一个国家的血脉,军事是一个国家的骨骼。这两项没有搞好,周梦臣不敢对大明朝廷动大手术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