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092章 分兵

天下末年 第1092章 分兵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17:27:14 来源:笔趣阁

数日后。

赵大将军颜良,率领各部兵马,抵达汝阳县西二十里外,于赵睿、珪元进二人所立营寨之后下营筑垒。

营垒所在,距离南面的平舆,亦是不远,仅六十余里。

对于尚且拥有十一万主战部队的赵军而言,前军所在足以在朝夕之间,威胁楚国新都平舆。同时,后军亦可威胁到汝阳县城。

而颜良,就坐镇在后营,督导三军。

随着赵军主力的抵达,连续与俞涉接触数日的珪元进、高翔二人,也愈加频繁的进出汝阳县城。

俞涉的心思已经不难猜测,就连其帐下有些异声的将校,在得知颜良已至汝阳,国朝大将雷薄投降的消息后,尽是缄默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大楚走到了尽头,剩下的时日,不过是各寻出路罢了。

汝阳城门尚未敞开,颜良就已经开始召集诸将,谋划下一步了。

营垒修筑完毕的当夜,一应诸将,便奉命赶至中帐,参议军务。

颜良也不与众将说那么多没用的废话,直接看向赵睿、珪元进二人。

定睛问道:“赵将军,汝阳俞涉的情况如何了?他俞涉可下决定,何日开城投降?”

“回大将军,俞涉的意思,是想等大将军破了汝阳再开城。末将等苦言相劝甚多,然其心坚决不移。依末将之想,这两日间,其若再不开城,那便强攻汝阳。城内数名校尉,已经私自与末将联系。没有他俞涉,吾等亦可不动刀兵的进入汝阳城。”

赵睿说完,略带着担心的看着大将军颜良。

颜良似应非应的点下头,没着急说话,手指叩着身前的桌案,目光瞥向李傕等人,随后又看了眼右军主将孟岱。

“嗯~如此看来,这俞涉还不想顶着背主之徒的名头呢!呵呵.....”

颜良的一句讥讽,让帐内的气氛也不由活动了下,不少人纷纷露出嘲讽笑言。

毕竟,都已经到了悬崖边上了,这些楚将还在考虑名声的问题,着实可笑。殊不知,他们投降不投降,对于赵军而言,真的不在乎。

“赵将军,下去后告诉俞涉,三日内要么开城,要么就准备妥当,别被本将麾下虎贲,一口气冲上城头!”

“大将军放心,三日内他俞涉不开城,末将也定能拿下汝阳。若有延误,末将甘愿从以军法!”

赵睿也是豪言既出,当场立下军令状。

颜良满意的冲着赵睿点了下头,赞了句:“好,有赵将军在,本将便可全心视于平舆了。”

随后,又看向孟岱,言道:“孟将军,此战楚国已无还手之力,但不得不防楚军退入南阳。而吾等尚有他务,主力再紧追楚军至南阳,必误中原大局。所以,右军明日便开拔而出,攻打南阳郡,占据宛城。宛城以南,权且不顾。”

孟岱面色一僵,虽然早就猜到了攻打平舆不会有自己的事,但临到这一步,确实让人憋屈。

迟疑了片刻后,孟岱开口问道:“大将军,宛城以南,缘何不取?吾等不取,只怕荆州刘琦、周军就要占了去。”

“非是不取,实乃中原为要。齐国大军尚存,灭齐仍需吾等主力参与。若在南阳和荆州牵扯上,就麻烦了。当然,若荆州军敢越过棘阳,那也不必考虑太多。另外,下汝南全境后,各地驻防,也需要右军来负责,君肩上之担,甚重啊!”

颜良意味深长的道出两句话,尽显自己倚重之意。

然而,对于孟岱而言,这就已经不是暗中打压,纯粹就是光明正大的不让自己拿功劳。

没错,攻南阳的确可能会耽误中原战略。

但荆州军敢越过沔水吗?

去岁周军疲楚,两万荆州军北上,被周国第九军杀的溃不成军,狼狈数十里,直至水寨,方得存之部曲。

大赵的兵,可未必就比周军差,他荆州军敢掳三十万赵军精锐的虎须?

更何况,眼下听说荆州兵马,还在全力以赴的攻打临湘城呢。

区区一个张羡,都能让荆州军围攻上一年半载,这等兵马,过了沔水,还不如赵地壮妇,有何惧之?

孟岱迟迟不应颜良之命,心底更是百般吐槽。如果说打南阳只至宛城,自己还能接受,但之后要驻守汝南等地,自己怎么能够接受?又如何跟三公子交代?

想到这里,孟岱不禁转头看向李傕,暗带求助之色。

李傕没说话,仅是笑着与孟岱回点了下头,示意其权且应下。

看到李傕这般,孟岱才不甘心的冲着一直盯着自己的颜良拱了下手,言道:“末将.....遵命!”

颜良眯着眼睛,脸色瞬间转变,换上笑脸,畅言:“甚好,甚好。孟将军兼顾大局,吾大赵栋梁也。”

其余诸将,亦是各有面色,向着孟岱拱手称赞。然而,每一个人的心中,无不是在感慨大将军颜良的威望。

帐内大将,没有人不知道孟岱是三公子的人。而大将军偏偏是长公子的姑丈,如此必然会牵扯到两位公子的纷争。

可区区孟岱,在大将军面前,委实不够看。

君不见,就连那威望不俗的李傕,也得向大将军低头.....

压下了孟岱这位三公子的心腹将领后,颜良转而将目光放在李傕身上。

李傕嘴角一苦,暗自道了一声果然。自己投赵,四下无门,跟急需在军中掌握话语权的三公子,也算是一拍即合。但现在看来,在颜良帐下,能喝点剩汤水,就不错了。

“稚然兄与周国名将徐荣,乃是故交,不知君以为徐荣此人如何?”

颜良的话,似乎有些跑题。

但李傕知道,不出所料,自己要去洛阳那边了。否则,颜良怎会在此时,提及文良兄。

“大将军可知,傕之所历?”

“噢~稚然兄且与讲明!”

“末将追随魏王,比之徐荣尚早。彼时,魏王为吾等主将,傕为之陷阵。而自徐荣来后,军中大权,魏王几乎悉及与彼,傕亦从其号令。直至与关东诸侯大战之际,将校不足用,傕方有机会独领一军。而后数载,每与徐荣合之,必屈居其下。”

“稚然兄,与徐荣心服口服哉?”

颜良插口问了一句。

自己知道李傕的本事,如果说其在三军布阵交战,或不能居河北前列。但若说以精骑纵横,河北三州之地,无人出其左右。

所以.....

“自然,徐荣用兵,非是御兵,而是御将!兵士如何,其全然不论,只观将校。大将军认为周国诸将如何?”

“周国诸将?未曾交手,难以论之。不过,观周国与诸侯所战,名将辈出,悉久经战阵之人。其大将军严颜、车骑将军徐荣、征西将军苏则、征北将军张任,具是世之猛将。更遑论十余军将,无不是人中龙凤,青年才俊亦层出不穷啊!”

颜良说完,不禁黯然垂首。

大周三军,最强大的不在于那些出名的上将,而是赵衢、周瑜等流,年纪轻轻,便久经战阵,谙熟兵法韬略。余者偏将、校尉,年轻一辈,何止百计。

反观大赵三军,全都在靠着自己等一群久负声名的大将在撑着。

年轻一辈,除了牵招、高翔二人外,其余小子....唉~

而旁边的李傕,在颜良答完后,便继续说道:“依大将军之言,周国诸将,才能卓著者甚多,然彼等每逢征伐,多居徐荣之下,而无异言,可见一斑!”

“稚然兄有没有妙计,可劝徐荣弃暗投明?”

颜良拧着眉头,盯着李傕。

李傕摇摇头,无声胜有声。

“唉~”

颜良长叹一声,继而说道:“徐荣乃是大敌,不可不防。如今,楚国将灭,周国必然不会坐视吾等蓄以全力,合击灭齐。洛阳,乃三军战略要害,关键所在。而今洛阳只有两万守军,守将又是王匡、方悦之流,本将不放心,想要使稚然兄率精骑走一遭,防范徐荣。”

“大王可知晓否?”

李傕眉头皱了下。

“本将昨日已命人送去书信,待君赶至洛阳时,大王使者已俱至。”

“若只有末将帐下的飞熊军,只怕无济于事。”

“自然不只飞熊军,程奂、耿武、赵浮三位将军,亦会率帐下骑兵,与君同往。”

“末将乃是降臣,唯恐有所争议啊!”

“放心,本将既然已向大王举荐稚然兄,自会考虑周全。到时候,长公子率并州之众于河内,亦会与稚然兄互为照应。”

颜良话语即落。

李傕脸色就变了,目光一瞥身侧的孟岱,果不其然,孟岱也在疑惑的看着自己。

好家伙,这颜良平日不显山显水的,今日却是一鸣惊人啊!

程奂、耿武、赵浮三人,也皆是面露难色。

他们和李傕不一样,李傕虽然也不是三公子的嫡系,但两人一个想找靠山,一个想要插手军权,一拍即可。而他们本是属于镇北将军韩猛将军帐下,是二公子的人。

可惜,二公子无意争嫡,他们这些人也就成为了游离在权利争夺的边缘。

现在要是去了洛阳,跟长公子打上几番交道,传回邺城,意味就不一样了啊。

真是没想到,大将军颜良居然还有如此手段。

颜良自是看到了四人的难色,也不着急,静静的等待着几人下决心。

这里可不是邺城,是自己的中军大帐啊!

军令一下,莫说是二公子,便是大王,也救不了他们。

帐内氛围,急转而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傕四人身上,尤其是孟岱等人,更是紧蹙眉头。

若是长公子拉拢到了二公子一派的人,那夺嫡对于三公子而言,就太难了!

别的不说,河北诸名将,颜良是长公子姑丈,文丑又是颜良至交,张郃、高览俱是长公子心腹,韩猛又因此加入长公子麾下。如此,三公子帐下,仅余淳于将军独木难支。

最关键的是,二公子若和长公子走到一起,那沮授、田丰等与甄氏关系密切的朝庭重臣,都将倒向长公子一系。还有河北诸商贾、巨富,皆可能因为二公子,加入到长公子麾下。

“大将军,末将乃是周国降将,如今与先前官长对阵,呵呵....”

李傕带着丝丝讥讽,轻笑两声,不再言之后话。

反倒是颜良言道:“怎么,稚然担心有人在大王面前,非议将军乎?”

李傕沉重的点了点头,凝视着颜良道:“只怕不只只是非议!傕于河东阖族,已悉数为周王尽戮,乃生平血恨。对阵徐荣,某不敢言胜,但可保洛阳不失,周军寸步难进。然,将在阵前,难保身后之事。傕于邺城,方有幼子诞下,继以宗代!”

“放心,没人敢动将军子嗣!颜某,可以保证!”

颜良压着嗓子,恶狠狠的说着,顺便还将目光移到了孟岱等人身上。停留了片刻后,便又看向程奂三人,亦言道:“三位将军也大可放心,大王绝不允许有人行此等卑劣之行!”

程奂三人,却是不敢和颜良对视,纷纷颔首,想要等等看李傕怎么作答。

现在的情况很清楚了,大将军就是在拿自己的威望压着众人。若是连李傕都撑不下去,那自己三人就没啥顾虑了。

想必镇北将军和二公子,也能理解他们三个。

“末将,得令!”

李傕眼睛黯然一淡,无奈的拱起双手,应下军令。

颜良嘴角微微一扬,目光再看向程奂三人的时候,果见三人亦是拱手应声,接下军令。

孟岱却是身形一颤,踉跄了下,有些难以压制心中的急躁。

自己必须要赶紧将消息报给三公子,否则一切就迟了。

“大将军,末将身体有些不适,权且告退。”

孟岱心急之下,直言一句,随后撂下背影,带着几员将校,匆匆出帐。

颜良也不在意孟岱的无礼,笑眯眯的看着孟岱几人离去,暗自摇头,三公子的帐下,也就审配算得上门面了,其余人不值一提啊!

如此焦躁,何以寄之大事!

“大将军,这.....”

看到孟岱径然离场,丝毫不顾当下正值军议,耿武不禁道了句,有些尴尬。

颜良抬了抬手,毫不在乎的说道:“无妨,本将非小气之辈。三位也不必在意,好生准备,明日便出发,赶往洛阳吧,周军应该出动了。”

“诺!”

“赵将军,汝阳这边的事情,就交由汝了。其余诸将,明日亦随本将,赶往前营,楚都旬日可下!”

“末将等谨遵大将军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