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878章 其为人孝弟也

天下末年 第878章 其为人孝弟也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纠风行动、春耕、士卒归乡.....

大周从里到外,都在忙碌。

脚步迈过四月,来到五月。

春意越来越浓,原本长出嫩芽的树木,也再度焕发青春。巴掌大的树叶,在微风中摇曳,为下方休憩的一行人,遮蔽烈日。

高诚一家四口,正在这一片树荫下,准备着中午的餐食。

四张桌案,相向摆放。

果盘、肉脯、羹汤。

简单而奢华。

身在上林苑,端坐半山中,遥望林海,甚是佳处。

一名名宫卫,自山脚而上,百步一哨。观景之处,四周更是伫立着百余名将士,护卫着大周国最尊贵的一户人家。

高诚坐北朝南,正对着自己的爱子高龑,右为姜纾,左为蔡玑。

女婢时而添酒,时而割肉奉上。

正所谓食不言寝不语。

一顿午餐,几人言语寥寥无几,或许有些烦闷,但高诚也早已习惯如此。

待到女婢收拾干净,奉上茶水后,一家人才开始聊天。

高诚把高龑叫到身边,又命人拿来了他今日的学业,一边教着高龑习读,一边又与其讲着其中典故。时而,还会把后世中的寓言故事,也掺杂其中。

而王妃、侧妃两人,则是另寻了一隐蔽之处,带着身边的侍女,坐到一起聊些平常琐事。

似乎,这一天,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可以轻松写意的度过。

但,作为一国之王,领下数百万口,怎么可能没有事打扰。

况且,真要是一天不问朝事,高诚自己心中也不舒服。不得不说,自己已经沉浸其中,慢慢的将君主当成了工作。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龑儿,莫要擅自断句。”

“噢~”

高龑点了下头,然后又再次背诵:“其为人也孝弟,而....而...”

脑子里的那句话,突然没了半部分,高龑不由心急起来,烦躁的挠了下脑门,可就是想不起来。

“而好犯上者。”

高诚看着小家伙那忘词的模样,不由暗笑了几下,继而与其言道。

“噢对,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背完这句话,高龑大松了一口气,还好父王没有责怪自己。

“嗯,龑儿,汝可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高诚合上书册,看着自己的儿子问道。

高龑摇了摇头,他十天前才跟随着蔡师学习论语。这第一篇数百字也不过才熟读几遍,背都背不下来,更不用说释义了。

高诚揉了下小家伙的脑袋,说道:“汝读此句,已不下二三十遍,以字观意,理解出来什么?”

“啊这个啊~其为人也孝弟,应该说的就是吾等为人要孝顺。而好犯上者,犯上孩儿知道,就是谁敢不听父王的话,就是凡上。”

“嗯~”

高诚拧着眉头,咂着舌,不能说高龑回答不对,但回答的绝对不严谨。或者说,是真的以字解意啊!

“唉~这句话呢,就是告诉吾等,作为人,首先要明白孝悌之重。其次,就是告诉吾等一个人若是孝悌之人,那么他一般就不会犯上作乱。”

“不对不对,若是依父王的意思,那些犯上作乱的人,难道都是不孝之人吗?”

高龑歪着脑袋,提出疑问。

高诚摇摇头,说道:“当然不是,那些犯上作乱的人之中,肯定有不孝之人,但也一定有孝悌之人。如若不然,缘何此言后面,有一鲜矣。不忠之人,未必就是不孝之人。但不孝之人,必然有诸多缺点。”

“噢。”

小家伙只是噢了一声,显然对于这句长长的话,根本理解不过来。

但这些不重要,高诚也不在意。

儿子才刚刚过了八周岁,放到后世也不过是小学二年级而已,能理解的过来才怪。论语确实是一本非常深奥的书籍,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建立一个人的道德观。

可是,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生而不同,所拥有的道德观自然也就不一样。

论语有可用之处,也有不可用之处。因为,没有人能够将论语中所讲述的道德观念做到一丝不差,也没有十全十美之人。

比如自己,正应了这句话。

其为人也孝弟,而犯上者,鲜矣。

偏偏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犯上作乱也就算了,还害得二老身死,不忠不孝,正如是也。

“来,继续。”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教导高龑温习了几段之后,高诚便停了下来,把书册交给高龑,言道:“今日就到这里了,去寻汝母后吧。剩下的几段,待回到宫里温习。”

“诺。”

一听不用再温习了,高龑当即面露喜色,接过书册,躬身一礼:“孩儿告退。”

不等高诚点头,小家伙就兴高采烈的飞奔而去,直看的高诚摇头不已。

随后,目光看向在一侧等候了片刻的阎行。

阎行见到世子离开,也踏步朝着高诚走来。

“王上,河东传来的战报,还有国相的奏疏。”

见礼过后,阎行递上手中的两个竹筒。

高诚接过,先行打开一个,取出其内信封。

“嚯,不错,不错。”

阅读完毕后,高诚扬起嘴角,赞了两声。而后打开另外一个竹筒,看着两张纸间,密密麻麻写满的字体,眉头不禁紧了紧。

观阅完后,高诚将信封一一塞回竹筒。

“命人将此送回宫内,封入天禄阁。另外,告诉阎相、中尉、总参、祭酒,明日一早,宣室听候。”

“诺!”

阎行抱拳应声,躬身取回两个竹筒,请退而去。

高诚端起酒樽,满饮一口,而后眺望着远处林间。

河东传来的战报,皆是好消息。

晋汉轻松拿下了代郡,进入上谷境内,不出意外,此时想必也该快到居庸塞外了。

显然,遭此雁门大败的韩猛,小心了很多。戍夫山、灵丘、桑干,这些要地悉数都放弃了。甚至,有可能连涿鹿都会放弃。

而后收缩兵力,仗关守隘,依靠着后面的蓟县,粮秣兵员可谓是源源不断,上上之策。

但是,事情又哪有韩猛想的那么轻松。

幽州,不出意外,即便赵军顽强的守了下来,恐怕也难以在两年内恢复元气。

十余万饿的发慌的人,只要过了居庸关,那画面,难以想象。

除此之外,便是雁门不少流民,涌入西河。

这些流民,也许是没有口粮支撑到离石,也许是不想再遭受战乱之苦,多数隐匿于山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