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175章 新法

天下末年 第1175章 新法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五月,高诚已经回到了长安。

而天下也再度宁静下来,所有的战事都停息了,所有人都在默默地舔着伤口,或是消化着战争成果。

傅燮送呈长安的贾龙首级,与雁门郭蕴上献的雁门户册、兵册、田册,仅是差了一天时间。

其次,傅燮还一并传来了严斌的呈书。无当飞军在赶到江州前,荆州大将刘磐便已退兵,江州安然无恙。不过朱提县,再度沦陷到南中雍慎的手中。

看到这个经营了几年的挺进据点被夺去的那一刻,高诚还是忍不住拍了下桌案。

南中雍慎,不出意外是要成势了。

云贵高原中的大小势力,俱皆臣服雍氏后,大周日后面对的南蛮形势,可就比季汉严重的多。一个不小心,就会形成晋初爨氏主宰南中,治地四百载之状。

名义上归属晋朝统治,可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而南中独立王国的成立,也说明即便中原大一统的情况下,想要拿下南中,仍是极为困难。

所以,自己不得不担忧啊!

但,最终也只能无奈长叹了尾。

赵国、齐国两个劲敌未除,荆州、扬州尚有联合之危。轲比能狼子野心,步度根愈加雄壮,弥加虎踞东北,公孙度鹰视三韩。

朱提即便不失,大周在十年之内,也很难抽出精力,去收复南中。现在朱提既失,大周在翦除诸侯,统一天下前,不宜分心。

好在,并州、河洛、南阳已经拿下了。大周凭借着战后残余的雄厚资本,轻而易举成为了这场战争中唯一的胜利者。

拿下并州后,国朝对赵国拥有了战略优势。同时,也将西河、上郡、河东、河套连成一片。尤其是对于河套三郡的掌控力,有着无与伦比的增强。对于压制轲比能,也将更加的顺心应手。

河洛的收回,则是代表着大周东出平天下第一步的成功。此外,拿下东都洛阳,在政治立场上也有着巨大的增幅。

西都长安,东都洛阳,是经济中心、政治中心以及军事中心。其一代表着关西、雍凉、巴蜀,其一代表着河北、中原、荆吴。

这就是两都,在天下人心中的意义。

坐拥两都,对于大周统一天下有着政治上极大的助力。

至于南阳,则是南下荆北的关键了。只要南阳在手,大周对荆州就占据着战略主动态势,是统一南方的关键所在。

总体来说,天下大势已经开始向大周倾斜了。

这一点很关键,因为天下的有识之士,都将会络绎不绝的赶来长安,为天下一统贡献自己的力量。

逆势而为,扭转乾坤,大多数人都不会如此去想。更多人的想法是良禽择木而栖,顺应大势!

这是大周获得的第一个机会,只要抓住机会,很快就能奠定夺取天下的基础。

而其中契机便在眼下,豫州迁民!

夺取天下,民心何在,无疑是一个关键。

得民心者得天下,许多人都明白其间的道理,一句话有着意义相对的两个解释。

一是言所谓的民心,指士族之心。因为士族就是天下的知识分子,而且他们在乡野的间的能量很大,拥有着很大的话语权。

二是指百姓之心,天下终究是由百姓组成。即便是士族,往前数十几代,也多是百姓。

大周朝廷的主体,眼下依旧是由士族构成,真正出身底层百姓的,只怕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说白了,没有读过书,行军打仗、治理地方根本做不好,很难有出头的机会。而书籍,在大周成立以前,只属于士族、勋贵所有。

这一切只是现在,科举已经举行两期了,不少的寒门子弟、百姓子弟,正在慢慢充斥大周地方。但同样,士族子弟依旧占据着很大的优势。

想要科举慢慢的摧毁士族对朝堂的掌控,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六年,真的不算什么……

六十年,也许才锋芒方显。

六百年,则必定功成。

至于六百年后是什么样,自己才不在乎,甚至六十年后这天下是什么样,自己也不在乎。

那时候,自己都躺棺材里了,说不定骨头渣子都腐蚀的不成样了,管啥管!

“去请阎相、钟尚书、张侍中来。”

“陛下稍后,老奴这便去。”

随即,高诚收拾了下桌案上的物件、书信,脑海中开始构思着对士族的这次刮骨刀。

先前手还是轻了,刀不利,没捅到他们心里去。现在,自己不打算手软了……

约摸半个时辰后,张松先到一步。

手里捧着三本书册,每一本都不是很厚,但张松面色甚是凝重,似有千斤之重。

“陛下……”

张松身形一躬,正欲见礼,便被高诚抬手制止。

“永年不必多礼,先坐下稍后,静待阎相、元常至。”

“诺!”

张松知道要面对的是什么,面色不由紧张起来,寻了一张桌案落座,将那三本书册小心翼翼的放在案角。

随后,踌躇了片刻后,还是拱手言道:“陛下,现在就要如此行事吗?臣等这旬月来,虽日夜不停,修订新法,但终究是新法,未曾尝试,便铺行此政,恐有所不妥。”

“永年的担心朕心里清楚,且安心,朕知道如何处理。”

高诚毫不在意的回了一句。

这种不在乎的态度,让张松不禁心生担忧,又言道:“陛下,臣之所虑,乃是新法铺行,万一出了差池,有损帝皇威名。”

听到张松再次的劝言,高诚没有生气,反而有些宽慰,自己没有看错人。

“永年,汝猜这回士族会如何抵制新法?”

高诚莞尔一笑,问向张松。

张松目光怔了下,似乎没有思考到这个问题,随即颔首作思,仅是片刻,便回言道:“若是换作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乡野之间,收买些贪官污吏,欺坑百姓。然后略作引导,让百姓主动抵制新法。如此,新法根基尽失,自无铺行之谈!”

“妙!”

高诚猛然喝彩,与自己不谋而合。

遂言道:“永年果真机敏,朕思忖数日,才想到抵制新法的最妙之法,而永年不过几息之间便想到此处。甚妙,甚妙啊!”

“陛下缪赞了,臣负责修订新法,其间具细清楚无二,自能转而联之。不过,臣观陛下之言,似已有应对之策?”

“哈哈哈~自然。此法根于百姓,士族必自百姓着手,朕自然也是着手于百姓!如此,永年可安心否,朕于此事,胸有成竹。”

“士族,该老老实实的任由朕来摆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