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176章 定议

天下末年 第1176章 定议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阎相,新法如何?”

大殿间,见阎象将新法翻阅完毕后,高诚才凝神一问。

阎象长呼一气,轻轻合上法册,言道:“陛下,大战方休,便动国基,属实冒险!”

“险在何处?”

阎象话音一落,高诚随即反问而至。

这回,阎象没有急着再回答,而是颔首作思。自己只是翻阅了一遍这新法,短时间内想要挑出其间的不当之处也不可能。张松是大才,侍中台内诸员也皆是名声远扬,哪有那么多漏洞可寻。

但无论这新法如何,首先就有两点不妥之处。其一,大战刚停,便动耕地这一块,无事还好,旦出差池即是大事。其二,新法条例众多,看起来虽无漏洞,但未曾施行地方,谁也不知道会有哪些缺点。

目光注视着高诚,阎象迟疑了,心中有了丁点想法,但也有点不敢说出来。

陛下似乎对自己出现了些许不满!

缘何如此,只怕难与文先那次脱不了干系。

随即,又垂下头颅,不作声。

见阎象如此,高诚又将目光看向钟繇,询问的意思尽在眼神之中。

“陛下,臣不支持新法!”

钟繇甚是果断,似乎在方才已经做下了抉择。

高诚点了头,言道:“嗯,新法字里行间都在针对士族。元常出身颍川钟氏,不支持也在情理之间。”

“陛下,臣非是为家族所虑。若是为家族所虑,那长安城外钟氏区区数百亩中田,如何比得上陛下的青睐?臣担心的是,天下良田、山林、水泽、矿产俱属皇室的话,谁人能制?”

钟繇凛着眉目,反驳说道。

高诚摇了摇头,回道:“元常担心吾大周后世皇帝无人可制?皇权极度膨胀?但新法最后十条,皆是限制皇权,还不足够吗?”

“陛下,皇权毕竟是皇权。后面十条法度之间,最可制后世之帝者,莫过于祖制。然,纵观刘汉四百载,违背的祖制还少吗?”

钟繇回问。

闻其所言,高诚敲了敲案板。的确如钟繇所说,祖制其实也没有多大的限制能力。毕竟,死的了皇帝能管得着当国的皇帝的话,天底下也不会有那么多昏弱之君了。

“元常,此法势在必行!朕,另有法子以制后世。”

高诚一锤定音,懒的跟钟繇纠缠。也许,钟繇不在乎钟氏的那点权益,但不代表他不会照顾豫州士族的权益。已经进入周境的大批豫州士族,肯定有人会走他钟繇的门路。

钟繇没有惊讶,知道自己劝不住,因为陛下一直都没有变。只不过,目光狐疑的看了一眼对面的阎象,陛下如此略过阎相,意味非凡啊。

当年自己去相,说白了也是因为没有达到陛下心中的肯定。而今,阎相遭受这般冷遇,只怕陛下很有可能直接换相,来为此次新法推行铺路啊。

嘶~

想到这里,钟繇神色变了下,但没有说话,学着阎象,颔首缄默不语。

若真如自己猜测,谁也无法阻拦新法的推行了。

坐在一侧,一直安静听着陛下与阎象、钟繇对话的张松,也很快就想到了其中关键所在。

目光也是不由悚了起来,心中莫名多了许些忧愁。陛下如此孤行,未必会如心如愿啊!

“阎相,新法何时铺行,朕会责侍中台向中枢府传达。责令一下,中枢府、尚书台务必做好充分准备,展开新法铺行,明白吗?”

“臣等遵命!”

阎象和钟繇都不再有反驳的念头,拱手作礼。

“嗯~永年,汝代朕送送两位爱卿。”

“臣遵命!”

“阎相、钟尚书,请!”

“……”

……

三人离去后,高诚随即就冲着赵常侍言道:“传秦爱卿觐见。”

“诺!”

不消片刻,大周少府秦怡便至殿中。

“臣怡拜见陛下!”

“爱卿不必多礼,坐。”

“谢陛下!”

“爱卿准备的如何了?”

秦怡落座后,高诚便迫不及待的问起。

“回陛下,臣已命属官带来大周境内宫殿、园林、池湖、盐铁、金铜、陵寝、祀庙、马场等皇室所属名册,正在殿外静候。”

秦怡拱礼作声。

高诚点了下头,说道:“好,这些稍后送至侍中台。由侍中台另行造册完毕后,会归与少府。而后,少府再作新册,妥善保管,发备份至中枢府、石渠阁。其间,如与侍中造册有所差池,责人重新勘校,务必保证无有遗错。”

“臣明白。”

“对了,诏租已作多少?”

“回陛下,已刊印三百四十六万余份。眼下还在刊印之中,至月底应足南阳、河洛、并州三地之用。不过,军方的造册尚未传来。”

“这一点无妨,实在不行先印章,日后再补名录也不迟。”

高诚摆了摆手,心中并不在乎这些。转而目光突然凌厉起来,注视着秦怡,言道:“爱卿,诏租一事中,油水可是极大,君可要好生掂量。”

“陛下放心,刊印诏租之匠,皆是有民爵之人。且臣使每人专置一室,纸张、砚墨皆有定制,旦有差池,查起来也简单。”

秦怡面色也骤然阴辣起来,心中更是打算回去再查一遍,看看是不是有人敢做些小动作。

对于秦怡的回答,高诚非常满意,有些人的才能的确不怎么样,但用起来极为顺手。

“此事爱卿心中有所计较便好,朕就不多费心了。到月底,朕会命人取诏租。另外,少府所辖诸匠户的籍册也要统计出来。他们虽是匠户,但新法有言,耕者有其田。他们妻儿皆在林苑开荒垦种,彼等亦有所分。”

“啊~陛下,若是予匠户分田,那他们日后哪里还会安心从匠?长久下来,恐误国事?”

秦怡不太理解,国朝之所以设定匠籍,就是为了留住这些手艺人。若是给他们分田,那谁还愿意学手艺。更何况,几朝几代下来,皇室所属匠户基本上都是林苑赐田,收敛其心足矣。

高诚摇着头,短叹一声:“以前的当权者,都认为把这些工匠绑在匠户上,时不时赏些恩惠,便能留住他们。可事实上,匠户多苦不堪言,耕不足饱其腹,作不足养其口。朕不愿如此,如今匠籍虽有优待,但他们也是朕的子民,更是为国效力,不应该有此惨淡之境。”

“陛下爱民如子,臣代少府诸匠户叩谢陛下天恩!”

秦怡俯身大拜,但起身后,还是方才那个问题。

“陛下,若分田,还是要先想办法保证匠户不会就此迷于耕种,而失其技艺。”

“唉,爱卿怎就不明白?不替匠户们解决后顾之忧,他们由怎会一心钻研技艺。再者,天下之匠,若知少府诸匠分田,岂有不入少府者?匠籍优待虽不比军籍,但亦比民籍强上许多。”

“可民籍入匠籍,臣担心相府那边……”

“民籍既可转军籍,缘何不能转匠籍?只要其技艺达到少府要求,自可转籍。不过,技艺标准少府可要好生勘定,不能再像往常那般粗略。”

“这,臣回去好生与诸位大匠论讨一番。陛下,臣还有一惑。”

“讲。”

“匠籍者如此,那少府所监诸矿内那些矿工,如何处理?这些人有廷尉发来的刑犯,有战场俘虏,有山民黑户,有外族之人。还有一些是招募的民户人家,形形色色,难以统制。”

秦怡说完,高诚也神色一恍,居然把这茬给忘了。

“爱卿先回去,朕好生思量一番,待明日赵常侍会去少府走一遭。”

“臣静候陛下天音,臣告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