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288章 国体(2)

天下末年 第1288章 国体(2)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两位大佬站出来说话,其他人是接连附和。

听着下面一句句的反驳之声,高诚内心也生起些许烦躁。自己能够理解殿下这些人的想法,无非就是当前利益分配得当,各方派系都能够接受。

冒然变更政体,也就代表着官职、权利的变化,而这一切都需要重新洗牌划分。即便是不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那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此外,中央执政领导变更,下面一应郡县也必然随之而动。

这一动,动的可就不只是长安城内了,关连到的人员也将铺及全国各地。

但是,现在正好可以趁着最近各府寺折腾,一并给解决了。

三省六部的行政制度,比三公九卿肯定要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强化皇权,这是数百年时间得出来的答案。

自己给朝野抛出了价位,也允许他们砍价,可绝对不允许少府权利扩张的步伐被打断!

秦怡拿不下民兵兵权,中枢府也在要国土台的归属权,这些事没一件是小事。

民兵兵权,不给少府那就只能给大将军府和总参寺。但大将军府的权利已经够大了,能够调动各州守备军。再给予其民兵的调动权,日后的皇帝还怎么坐稳屁股下的位置。

总参寺也不能给!道理都是一样,他们已经有了一部分军队的指挥权,不能在多予了。

所以,思来想去,还是把兵部搞出来最好,一边可以制衡大将军府和总参寺,一方面还能解决近日来纠缠不清的纷争。

兵部都搞出来了,其他五部不弄出来那多没意思。此外,国土台的归属也能有个着落。

听了约莫半个时辰,众人总算是静了下来。

老大听了半天,一句话不说,他们再絮叨下去也没任何意义。

“嗯~诸君的见解的确独到,但朕还是那句话。政体更改,势在必行!”

说完,高诚凝着脸,扫过在座众人的面庞。

今天喊诸府寺的人过来,是让他们听的,不是让他们胡言乱语打岔子。放到以前,自己拉着阎象、贾诩、严颜他们几个重臣就直接定了。

哪有那么多废话!

“陛下~”

杨衡刚抬起手,说了一句,便看到高诚眼珠子瞪了过来,顿时咬了咬牙,无奈放下手臂,断了后续之语。

这一幕,看的那群年轻人目瞪口呆!

“咳咳,”

阎象看不下去了,干咳了两声,言道:“陛下,兹事体大,还需再商议商议!”

闻言,高诚这才收了收严肃的表情,望着众人,言道:“嗯,此事的确非小。不过,朕也是为国朝一统天下做准备!”

这话说出来,阎象也不再吭声。

陛下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谁再反对,那就是阻挠国朝一统天下的进程!

看着众人的表情,高诚心中还是满意。

作为开国之君的自己,威望还是足够压下一切反对的声音。

当然,也仅限于自己了。

这种变更政体的大事,若是拖到一统天下之时,只会更加困难。同样,若是留给龑儿的话,压根没成功的可能。

“赵公,可有何见解?”

高诚目光看向赵岐。

赵岐睁开迷糊的眼眸,轻嗯一声,缓缓坐正,言道:“天下大乱,礼乐崩坏,九州残破,百姓深处水火之中。此般状况,比之春秋、战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眼下吾大周强盛,武威盖世,余者伏恭。然,于老臣观之,国朝不过外强中干而已。”

一口气说这么多,赵岐也有些累,缓了几息,才继续说道:“老臣入朝虽晚,又有顽疾在身,难以外出,但处于深宅,不敢忘忧国事。每闻犬子之所汇,皆感慨万分。陛下英明神武,频出治国良策,使国朝军威赫赫,百姓安居乐业,多积财贵。但,国朝立社稷以来,年年征战不休,百姓虽有万钱,却苦于征伐。”

“军士强于己身,慕求建功立业,终苦于久戍疆土,连年征讨,而无休息探乡之机。朝臣奉圣意,调治州郡,梳理国务,然烦于外患之忧,难于五铢之缺。此三者,关乎朝野、三军、万民,重中之重,不可不察!”

“若依旧制,持之不更,长久之下,此三弊定成大祸。今岁以来,国朝初更田制,万民欢庆。三军南征北战,多有略地,更建武功。幽冀战乱未休,中原历年疲顿,江东新伏,荆扬战起,外患稍宁。值此之际,正是厉精图变之时,老臣定尽心竭力,攘助陛下,以定万世之基!”

得到赵歧的支持,高诚心中很是满意,人老成精,这位老者看的很是明白。

“赵公鼎力支持,朕心甚慰。”

.......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许多。

“三公府,保持不变,仍是大将军府、中枢府、御史府,秩万石。总参寺、尚书台、侍中台皆升为府,秩两千石。九卿中除却少府、宗***、廷尉府、卫尉府外,悉数撤削。五府更为六部,分兵部、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

“先说军方变革事宜。首先大将军府,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事干大计,造作、支移军器,皆领尚书府制诏。总参府掌军国谋策、三军调指、内外征讨诸务。凡征伐远近、论计定策、调集军伍,皆领尚书府制诏。兵部掌野战、守备、民兵三军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以升拣、废置揭帖兵籍;有调发更戍,则遣使给降兵符。属大将军府,凡诸务皆报大将军府,领尚书府制诏。”

军方中央机构权利的划分,可谓是变了大样。大将军府依然是军方最高机构,但所有的实权几乎都交给了兵部,但又卡着兵部的脖子。而总参府却是能够调动三军,掌军国征伐,但也同样失去了练兵和后勤的权利。

总的来说,就是大将军府原本所辖的诸署司整合到一块,变成兵部。调军、征战之权划给了总参寺,征兵、操训、选任、升迁、军籍、勤务等又全都被兵部干了。大将军府基本上就成了三军代言人,成了兵部的传话筒。

但严颜还挺满意.....

这种事嘛,不能光看字面上的意思。

大将军府强势,那兵部就是大将军府正儿八经的下属,只是多了个兵部主官而已。兵部要是强势的话,大将军府就是个传话筒。而孰强孰弱,不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嘛!

再仔细想想,多了个兵部管杂事,征伐之务又扔给了总参寺,大将军府再也不用背锅了啊!

这样的职权划分,相比于原先的大将军府,并没有多少利益损害。但对于皇权而言,却是重要至极。

此外,便是充斥在大将军府、总参府与皇帝之间的尚书府了。

这尚书府,要起飞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