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295章 国体(9)

天下末年 第1295章 国体(9)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争吵随着高诚发话,停止了下来。

殿内众人,从震惊中缓过神后,也开始缓缓思考流官与久任的利弊之处。

高诚悠悠叹声,制止两位重臣后,同样拧起眉头,细细观察着众卿臣的态度,等待着下一位站出来的人。

流官制度,是早晚的事,但现在不是处理的时候。

政体改革的大致事项,基本上都定了下来。在场的诸州系***物,也没有太大的意见。这说明,政体改革已经初步达成了统治阶层的战线统一。

而流官制度现在放出来,无疑是在破坏这条刚刚统一的战线,徒然予内部制造矛盾,影响政体改革。

当然,蔡邕的话,也起到了些许作用。

比如,试探下诸卿臣的意见。

“陛下,臣以为流官制,非上善之选!”

没有理由,杨彪率先挺身而出,先拆了自家上司的后台。

但,阎象并没有在意,连看都没看杨彪一眼,只是一直盯着蔡邕。

中枢府二把手的发话,算是点了火苗。

赵温、杨衡、杨懿、韦端、杜翕、钟繇等人纷纷建言,口致统一,反对流官制度。

高诚瞥了一眼,说话的人都是世家大族出身,很正常。毕竟,久任制度是士族维持门生关系的一大要素。而没说话的,都是自己提拔上来的亲腹,但心里面未必不支持久任。

“嗯~久任制与流官制,交行数百年,孰优孰劣,尚未可知。蔡公,此事暂且先放下,吾等还是先定好五年计划事宜,此关乎国朝民生发展大计,不容有失。”

短暂的试探,让高诚也明白流官制的推行会比政体改革更加困难后,也就发话定音,把议会扯回到原题。

蔡邕轻叹一声,无奈拱礼言道:“老臣明白!”

“好,那就继续说五年计划的事。这件事,朝廷务必要重视起来,中枢府要时刻盯着。万一计划定下来,实施起来却违背了初衷,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就得及时更改,避免酿成大错。御史府,也需派遣人员,实地进行考核,及时汇报中央。此外,诸君可还有异议,一并提出来。”.br>

高诚再度强调了一遍五年计划的重要性,而后将舞台交给众人。

异议不多,更多的是众卿臣的疑惑。

毕竟,五年计划他们以前都没有听说过,即便先前大致上讲解了一番,但仍有许多不解、困惑之处。

高诚也不着急,有人询问便一一作答。

这一讨论,便已经过了饭点。

中间,君臣大家伙一块吃了顿饭,继续着商讨其间杂议。

负责解答卿臣困惑的高诚,在众口之中,也对五年计划的实施有了大致的构想。

推行的问题不大,毕竟也就是多费些气力,影响不了各方的利益。但也不是没有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监察的难题。

天下太大了,即便现在大周只占据着司隶、凉、益、并四周之地,可那也是地广数千里。几百个县邑,从南到北,从西向东,无论是气候温度,还是地质地貌,都相差甚大。于监察而言,难度非常大。

其次,便是政体结构的遗留问题。

朝廷难以了解乡镇以下的详细情况,甚至放到巴蜀之地,可能连某些乡镇的情况都不清楚。

这不是国朝官僚不给力,实在是通讯设施、交通设施的时代局限。

有些亭里就在山窝子里,百姓自给自足,与外界交流甚少。尤其是放到现在战火纷纷的大形势下,很多居住在深山老林的百姓,完全就是关起门来自己过自己的。

当地胥吏想要找到他们,都得费老鼻子劲了,更别说其他方面了。

这种状况就导致,五年计划很难覆盖到一些地方偏僻的百姓。

当然,问题都不大。

五年计划是整体发展计划,无论是监察困难,还是交通困难都可以慢慢解决。

于是,大体既定!

接下来,在殿内负责记录的文吏们,开始整理会议内容,同时转达诸卿臣查验。

随后,在众人的讨论下,最终定下《明武八年政改大策》。

这便是政改大纲,当然还没有彻底完成,后续还需要进行填序、修订、刊印等程序,然后才会发放到诸府部,以用于指导全国政改。

待到君臣散去之后,大周将迎来建国以来首次全方位的改革,也将正式脱下承汉制的外衣,打造独属于自己的制度。

自大议后,六月中下旬十余日内,长安城都处于一种极度压抑的状态。

当中枢府正式向诸府部传达政改政令后,各府部可谓是一片混乱。即便有着诸府部高层压制,但还是那句话,中央官署不是一个人的官署,也不是几个人的官署,而是一群人的官署。

高层意见统一,战线构建完成,但中低层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

而这,正是造成混乱的原因,同样也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

有权有势的毕竟是少数,中央各官署大部分人都是花费了数年,乃至十余年的时间,构建出他们现今的关系网,稳固自己当前的位置。

可随着政改大令一下,中底层官吏大部分人都面临着关系网重建、职位升降变更等一系列的问题。

有实力的,已经开始匆匆打理关系。没实力,亦或者形势困难的人,开始摆烂....

没错,就是摆烂,还不少!

在官场上,得罪人很正常,很普遍。

大点的派系之争就不说了,小点的私人恩怨,亦或者上下关系不和等等,太多太多了。

关系硬的自然不怕,关系差点或者得罪了直属上司的人,基本上凉了,所以摆的更开了。

这般状况,处理起来也不麻烦,跟不上时代的人注定会被抛弃。

只要高层稳住,长安城就乱不了。

这种官僚混乱,是片面的,也是暂时的。

.....

七月一到。

将近二十天的时间,各官署已经恢复正常运转,其中自然裁撤了不少老人,也增添了不少新人。

结果就是,长安老百姓不知不觉中,朝廷中央已经准备好办一件大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