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294章 国体(8)

天下末年 第1294章 国体(8)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唔~子乔所言正是。”

高诚轻吟一声,略有所思。

随即言道:“这样吧,让各县邑令长根据当地的地理状况、施政状况,做一份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以及针对地方施政问题的总结,呈报所属郡国及中枢府。各郡国根据所属县邑所报状况,以及当郡整体施政情况,同样做一份五年发展计划呈报中枢府。中枢府则派遣属吏实时考察郡国、县邑,依据地方情况,会同诸府部、诸州布政使,共同制定国朝、州郡、县邑五年发展计划纲要。”

没错,就是五年规划的发展理念。

这一套后世的施政理念,放到眼下,并无不可。

也许科举会引起士族门阀的反抗,也许三省六部会影响新旧观念的对立,但五年规划对中央及地方并不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这是对于大周而言,是一项绝对温和,且益处多多的施政措施。

大周诸州、郡国、县邑多数主官,都是从汉朝官吏转变而来。其次便是关凉益士族、勋贵集团的子弟,最后才是科举学子。

科举已经进行了三届了,明年便是第四届科举。两届学子达数千众,除却少部分准备续读迎接明岁科举的学子外,其余人充斥在中央及地方之间。

职位最高的自然数头科状元长安令鲁肃了,其次便是后两届状元裴潜、钟毓以及傅允、杨修等知名人士。

三届中榜中甲榜的学子已经脱离了吏的阶层,但乙榜上绝大多数人都还在吏的阶层熬时间。

所以,这是一个机会,一个给予科举学子的机会,而且名正言顺。

此外,五年规划也能够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进行长远规设,而不再是像往年一样,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

“朕与诸公卿常年身在长安,时不时出去走一圈,也走不远,更走不完大周各个县邑。以往,吾等执政施要,都是坐在这殿堂之上,论讨一番,交给地方施行。可地方实际发展情况是怎么样,对不对,好不好?这一点,朕不清楚,诸君想必也无法做到了如指掌。”

“所以,吾等要考虑到这一点,要听听地方的意见,治大国如烹小鲜。地方上怎么发展,当地主官应当是最清楚。所以,这也是一次考察地方官员能力、魄力的机会。吾等可以给地方官员施展才华的机会,做的好了,自然不乏封赏。做的不好,下一个五年规划还可以进行调整。”

“此外,不只是中枢府,其余诸府部也都要根据所部职能,制定相应的五年发展计划。这是一次全国性的发展规划,旨在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强大军事力量,为拿下整个北方州郡,夯实基础,不容有失。”qδ

高诚感慨了几句,也向诸位卿臣表明了自己坚决的态度。

五年规划,必须搞!

而且,还得搞好!

“陛下,若是以五年为限,那每年上计,是否也由三年调整为五年?”

阎象在下,应声作问。

高诚点了点头,言道:“一年一小计,五年一大计。此外,要告诉地方长令,五年计划要务实,切合实际情况,不要异想天开,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朕可不需要那些尸位素餐之辈,朕要的是能为百姓造福,为国朝强盛,脚踏实地的实干者!”

说完,高诚又补充了一句:“阎相,关于五年计划关联的官吏审核法度,与诸府部早日敲定下来。先给地方长吏提个醒,免得他们好大喜功。”

“臣遵旨!”

阎象领命暂退,蔡邕便站出来了。

“陛下,即以五年为期,老臣请废久任,重启流官之制。十余年来,官吏与地方豪族勾结,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若仍置久任,后患无穷!”

话音刚落,殿内众人无不是目瞪口呆的注视着蔡邕这位天下大儒。

高诚也愣住了,自己想过这个问题,但至今都没与任何人提过。也就是说,这是蔡邕自己的想法!

可,废久任制度,可不是件小事情。尤其是搁到政体变革的时间段,万万不可行!

高诚给阎象使了个眼色,自己不能拒绝蔡邕的请谏,只能借他人之口,先拖下去。待日后时机成熟,再敲定此事。

阎象会意站了出来,向着蔡邕拱手见礼后,冷着老脸言道:“蔡公忠恳,为国谋策,象多有不及。然依象之见,久任与流官之所制,各有利弊。且事关天下官吏,及州郡兆民,非朝夕之所定。方陛下有言,吾等卿臣,布政施策,皆需务实。而何为务实?闻而不察,察而不证,证后而不举,皆非务其所实!”

阎象说的话说的有些难听,哪怕开口先给蔡邕留了点面子,但坐在上首的高诚还是嘴角抽了下。

没办法,职权所在,两人公事方面,肯定得不对付,不然下面的人没法干事。

偏偏,自己还必须得让阎象开这个口。

除了阎象,其他人也没那个资历,来跟蔡邕公堂对喷啊!

果不其然,听了阎象后面的话,蔡邕立马就黑了脸。

几个意思?

自己敢提出这茬子事,心里会没点谱?

再说,这事自己不提,也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当着诸公卿的面摆到明处!

“哼~久任之制,老朽没看到太多的益处。反倒是官吏十余年来与地方大族,互相勾结,以权谋私之举处处可见。阎相若是要证据,御史府现在就拿的出来!”

蔡邕这小暴脾气,当即把火都一下子点了起来。

阎象胡子一吹,遂言道:“蔡公若有所证,自可差人呈送尚书府。尚书府旦有旨意,象亦不会包庇任何贪腐之辈。中央诸府部,各司其职,国朝亦有法令,御史府大可依法令行事,而非如蔡公这般,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老夫以偏概全?那汝阎象,不管不问,何未有失职之过?”

“放屁!监察地方官吏,本就是御史府之责。中枢府,何来失职之言?倒是蔡公,逮着些许贪腐官吏,大作文章,岂不见更多官吏忠耿体国,一心为民!”

“竖子匹夫,焉能无礼!陛下,中枢府令驾前失仪,臣请治之!”

“陛下,御史大夫未察地方,冒然谏言,有颠倒地方之嫌!”

“.....”

两位大佬对台,高诚头都要炸了。

其余府部公卿,都是仰作不闻。赵岐这位多少能说几句的名宿,也传出些许呼噜声。

至于那些小辈,则是眼珠子都掉了一地。

他们还真是第一次见自家大佬,在陛下面前拉开架势打嘴仗,长知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