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420章 教学署

天下末年 第420章 教学署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17:27:14 来源:笔趣阁

伴随着骑兵军的赶赴武关,其余几支军镇也有了小小的变动。

第一军换防至渑池驻扎,同时开垦荒地,作屯田之举。第二军驻扎蓝田大营,于南部谷中准备屯田事宜。

第三军驻扎武功,亦是开始屯田。河西第四军补满兵员,继续驻扎狄道,于此屯田。同时,由第四军军将、河西都督苏则,筹备凉州各郡郡兵整顿工作,组建凉州守备军。

按照高诚的打算,一般城池不再设立郡国兵。乡镇亭里自然是不需要兵力驻防,而县邑之中则有当地官府组建衙役,负责城内治安即可,包括一郡郡治。

而守备军则分两师分别驻守要地,军部设立与本州州治。各处要塞险隘,酌情安排守备。逢遇战事,各县邑抽调丁壮,向最近守备师靠拢,等待其余各军救援。如似匪徒贼寇,衙役不能平定后,报之守备军,由守备军处理。

于此同时,各郡县皆筹建守备所,每逢夏冬闲暇之际,抽调当地适龄青壮,集中训练战阵。

凉州守备军的防务很简单,一个师负责河西四郡,一个师负责金城、陇西、汉阳、安定以及北地等郡。

其中,主要还是北地郡,这里毗邻草原,鲜卑随时可能有犯,不得不防。

军事上的一些调动还是比不上现在长安城内的大张旗鼓。

经高诚与钟繇等人商议数日后,决定使各县筹备县学,置学师。郡治则筹建大学,置学官。乡邑依旧以庠序、家族私学为主,置学令。

同时,一条政令下达,才使得长安有些风起云涌。

庠序、私学者,需考校《孝经》、《论语》择其优异者入县学。非县学出身者,不可参与考校《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不可入大学。非大学出身者,不得考校五经、算术,不可入太学。非太学、上林出身者,不得考校六艺,不可入朝堂。各学考校,皆依设科射策之法。

入学要求很低,根据学子年岁,以用适龄之学。不交学费,仅需予师长以束脩之礼即可。此外,于国相府筹建教学署,设博士祭酒,比两千石。博士丞、令,比千石,掾属比八百石。教学署负责全国学校事宜,一应开销皆出国相府,地方官员不得干涉。

立学一事,困难重重。

这一点高诚很清楚,尤其是师资力量的不足,缺乏大量的地方学官、学师以及学令。甚至连太学的博士,也非常缺少。

但是,早定下来没有错。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想做官的人,学官、学师、学令,皆是国官,俸禄依次为比八百石、比六百石、比四百石。

目前只能看看是否可以招敛众多学子,来充当中底层师资力量。等到日后,再筹建师范学校。

还是那句话,先把架子搭起来,有的是时间来补。反正教育一事,乃百年之业,非是短短数年就能搞定的,慢慢来就是了。

这一通整顿,尤其是入学资格、做官资格的诏告一出,让世家顿时遍体生寒。

教育的发展,对世家的威胁是最大的,没有之一。世家之所能够依靠世代为官,保证家族的兴盛,最关键就在于其掌握着知识。

不可否认,世家子弟是这个时代的精英,贫寒子弟很难与其争锋。

因为这个时代,贫穷的人根本接受不到教育。别说那些黔首了,就算是寒门子弟,所受到的教育也大大低于世家子弟。

谁也不知道王上是不是被封王建国的喜悦冲昏了头脑,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另有筹谋。

但世家肯定不会坐观事态超控。

凉州世家的代表人物杨衡没有说话,因为不论事态如何发展,杨家只要紧随姜氏,靠拢在王上身边,那就一定不会出错。

再者说了,杨衡可不认为那个一向被人认为武夫的王上,会没有脑子。这种招惹世家的举动,其肯定有后手来防。

所以,杨氏掺合什么?

杨衡很聪明,当之前王上对凉州世家有微词的时候,自己就派杨阜到长安为质。当杨阜迎娶大汉翁主的时候,杨衡便知道王上将先前的事揭过了。

委以自己内史要职的时候,杨衡二话不说,带着杨氏嫡支,落户长安。以前不比现在,凉州世家对于王上来说,已经是可有可无了。现在的凉州世家,对于王上来说,更多的是用来平衡朝堂的权利罢了。

杨衡没动,关中世家代表人物韦端、杜翕来了。

两人于宣德殿觐见,呆了整整一个下午。

出来后,面带笑容,仿佛打了一场大胜一般。

高诚看着两人的背影,也是面带笑意,自己已经赢了。

将那些大大小小的学官、学师、学令交给关中世家,自己稳赚不赔。现在只有世家,才能拿出这么多接受良好教育的人,来充当大周国的师资力量。

教育交给世家,高诚不怕。因为即便是再过个一千年,教育依旧只能由世家来充当先锋,因为只有他们拥有如此庞大的教育能力。

即便是科举制鼎盛时期的明清两朝,皇室依旧掌握不了大半的教育权利。甚至只能挂个皇家的名头,搞个天子门生的噱头,来争夺人才。

结果嘛,不言而之。

但,先前已经说过,教育的普遍,才是导致世家基础崩塌的第一步。

高诚能想象得到这些世家,会如何利用教育权利,来将那些优秀才子纳为己有,为家族鼎盛添光添彩。

可是,这些人,最终还是要步入朝堂,不然世家要他们何用?

只要进了大周的朝廷,当了大周的官,得利的不还是大周嘛。

皇权受到压制?

不,以常理言之,皇权在朝堂拥有更大的权利。只要君主手腕够硬,皇权就不会成为弱势一方。

再说了,就算不搞教育这吗事,朝堂不还是照样争权夺利嘛!

甚至,教育的普遍,只会导致世家的力量,渐渐被人数更多的寒门子弟取代,从而渐渐转变为党争,进一步缩小世家的影响力。

何况,对付世家,一个普遍教育怎么能够,以后还有大招等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