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425章 上林文苑

天下末年 第425章 上林文苑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17:27:14 来源:笔趣阁

而周瑜,却是摇了下头,问道:“修弟,缘何不言大周乎?”

“哈哈哈……”

杨修大笑三声,言道:“瑜兄蔽也!”

“吾大周,居关中带三辅,携雍凉并河西,南望巴蜀、荆襄,东视关东诸雄,地利已尽占!再言人和,先前天下大水,没十余郡国,唯吾大周伤亡最小。数万周国王师,携民相助,三月复之家园,军民一体。如今,大周大兴立学,广敛天下英杰,造福黎民。大周万民,无不感言于肺腑之间!”

“国相钟繇,出颍川长社,治一国之政,手到擒来。内史杨衡,出汉阳杨氏,才学非凡。中尉段煨,出武威段氏,乃故太尉段颎之弟,身经百战,武功赫赫。太傅樊陵,治京兆十余年,深的民心,长安城外,尚有樊公渠,引以证之。四公皆绝世英杰,又有贤良九卿相助,人和尽居!”

“此外,王上乃明君,善纳言,礼下士,亲贤明而远奸佞。使吾大周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更兼王上武略非凡,凡以征战,多则胜也。大周诸将,更是久经沙场,又有雄师十余万,皆仁义王师。”

“如今,只待天时。天时一至,挥师南下,取之巴蜀,定先秦、高祖之基。霸业一成,统四海,易也!”

周瑜是真没想到这杨修居然如此能言善语,身旁不善言语的鲁肃,更是目瞪口呆。

便是法正,也愣了好大一会,才咽下一口口水。

不...不渴吗?

“唔~修儿当真是博采多学,韬略不凡啊!”

相隔三五步的法衍二人,早就在听四个小家伙对话了。杨修讲完,法衍不由赞扬一声。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十二岁的孩童,能说出来的!

十二岁的时候,自己还在苦读,人家就已经开始高谈阔论了。虽然言之甚浅,可依天时地利人和道来,却也足以比肩成人。

“犬子眼见甚浅,倒是让季谋兄笑话了!”

杨彪高兴吗?

当然高兴!

今日一言,不管如何,只要宣扬出去,修儿必然能进入天下所有人的眼中。

十二岁,视天下格局如若凡凡,足以比肩古之甘罗!

不过,这些话说难听点,就是目光短浅。

“贤弟所言,瑜不以为同。”

周瑜摇着头,继续道来:“天下群雄,不可小觑。中原之大,广数万里,人才辈出。此一统大业,非一朝一夕之间。”

“宜缓不宜急!”

身旁鲁肃,眼前一亮,当即插话说道。

被呛了一下的周瑜看了一眼鲁肃,无奈的说道:“不错。就如贤弟所举,刘繇、刘表之辈,虽势力不盛,但据江河之险。荆州、吴会更是人文鼎盛,贤臣、名将辈出。只需得一良君,善用其才,仗船舶之利,足以划江而治。再说北方诸雄,如公孙瓒,虽连遭败绩,但实力犹存。麾下精骑无数,大将如云。还有曹操、臧洪等人,皆非善与之辈!”

杨修听周瑜说完,亦是紧接说道:“瑜兄,修未曾看不起天下群雄。实乃天下诸雄,与王上相比,差之千里。”

“……”

周瑜说了半天,万万没想到就得来这么个结果。好吧,高吹!

“罢了罢了,不提此事。瑜与鲁兄方至长安不久,不知太学院招学子可有何要求?”

周瑜拗不过杨修这高吹,只好转提他事。

“太学院学子?”

杨修皱了下眉头,言道:“现在恐怕是不行了,周王先前已下诏令,言太学院学子必须由各郡大学之中选拔。吾等想入太学,只能先在大学习读三年。好在,王上考虑过吾等年岁问题,特许今岁可依年龄,入所对之学。”

“好比修今岁十二,当入县学。县学三年,十五入大学,而后十八入太学。瑜兄今岁几龄?”

“二七之龄!”

周瑜回答道。

杨修眉头一展,呼,那就好,感情比自己大两岁呢。嗯~文采韬略比自己强,也能说的过去了。

“那瑜兄恐怕要从县学开始了,学制三年,方可考校入大学!”

杨修话音刚落,鲁肃就笑了,冲着周瑜欣喜的说道:“贤弟啊,看来为兄要先汝一步,入太学喽~”

周瑜嘴角狠狠抽了一下,这怎么行!

不行,自己得找奉孝兄好好说道说道,咱不求直接进太学,可那好歹也得上个大学啊。

“修弟,汝打算今岁入学吗?”

周瑜转头又问向杨修,杨修摇摇头,言道:“吾倒想去,只是县学还都没建立呢。嗯,听说长安的国小已经在筹建了。也许要不了两个月的时间,吾就能入学了。”

“国小?”

“对啊,长安小学就叫国小。国小筹建后,还会筹建国大,就是京兆大学。毕竟京兆地区哪怕有了太学,也得有大学和小学啊!”

“原来是这样啊,那吾等倒可以在此稍后数月,直接入学即可啊!”

“不行,你们还得先去录户版,拿到验传,才能入学!”

杨修一句话,让周瑜、鲁肃大吃一惊。验传他们当然有,汉承秦制,虽然傅籍之名改为户版或名籍,但验和传都没变。现在他们二人手中持有的验、传,依旧有效,不然也不可能穿过武关入长安了。

天下大乱是不假,可现在所有的诸侯都在忙着休养生息以及打仗。大汉户籍的管理制度已经开始慢慢崩溃,可验传依旧能够作为通行关卡城隘的通行证。

也许,等到各方势力开始着重内治,重新书录户版后,现在的验传才需要更换。

“修弟,吾与鲁兄,皆外州人士,户版在故里,如何更之?”

周瑜疑惑的问了一句。

杨修摇了摇头,看来也是不怎么清楚。转头问向阿翁:“阿翁,周兄与鲁兄的户版所在故里,内史府好像根本无法录册。没有户版和新的验传,岂不是无法入学?”

“非也!”

杨彪道了一句,又向周瑜、鲁肃说道:“二位贤侄不必担忧,虽无法录汝等故里户版,但王上以及钟相,亦是考虑过此等之事!”

“长安会另立上林文苑,位于昆明池之侧。聚庠、序、小学、大学之责,专司关中、凉州以外学子入之!”

“上林文苑?”

周瑜低吟一声,还不忘朝杨彪言谢:“多谢杨公教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