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

天下末年 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17:27:14 来源:笔趣阁

亭间休歇过后,杨彪及法衍带着四个小家伙,一同入了长安。

进城之后,到处都是文吏,行走于各坊之间,张贴招募小学、大学学子的布告。至于小学之下,这坊里之间原本便有蒙学之所。

同时,还有内史府的文吏,也在挨家挨户的敲门。书录户版,发放最新的验和传。

京兆府的衙役也都四散而出,开始整顿各市。梳理商户,整顿道路两侧,免得占据行道。

户籍的工作,可以说非常顺利。因为,大汉朝每年都会进行上计,查数户版,以保证不会有人偷税漏税。即便是前两年天下开始乱起来,这各地县、尉依旧按照习惯,于八月份进行上计。

去岁八月各县邑的上计汇总至内史府后,杨衡便有些不满。因为,发大水的时候失去户籍的人非常多,无户之民就有近十余万。所以上报到高诚处之后,高诚一想,干脆就趁着这个时候重新整顿户籍制度。

一切皆依汉制,方便日后管理新占之地的户籍。有户版的依照原户版录册,没有户版的依现居之地录册!

同时,诏告太学院诸博士,准备依秦律修订周律。

汉承秦制,西汉时期律法还与秦法没有什么太大出入。可自光武复国之后,汉律与秦律的出入就有些大了。因为,东汉律令本就是偏向世家的法律,失了些许公正。

现在,高诚打算修订周律,当然首选秦律当做参考啊,甚至照抄都没问题。

大秦亡是亡在战乱持久,六国遗民怀念旧国之好。毕竟当时秦国的律法,相对其余六国贵族来确实算是严苛。

而在六国百姓都要适应的时候,始皇帝死了,二世横征暴敛,以供征战,导致天下百姓离心离德。

反正现在秦律是最好的法律了,没有之一。秦律原本当然没有,所以这个时候世家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有些世家中零零散散还能找出不少秦律的些许,再结合西汉律令,修之以订,足以适用。

可惜,就是找不到法家传人,不然要好办多了。

高诚当然想不到,此时的法家代表人物法衍,已经进入长安,驶入御史大夫蔡邕府邸。

接待法衍等人的自然是蔡家管家,此时蔡邕尚在中央官署司职。不过,管家也派了人前去请蔡邕回府。

身为御史大夫,蔡邕一般很清闲。监察百官,说真的,没啥好监察的。朝中百官各个属官都尚未配齐呢,每天也就看些下郡国的御史掾属的汇报。

有事便命人递交到廷尉,由其处理。无事就是坐在官署内,帮助钟繇这半个弟子,处理些政务,亦或者是去太学院坐坐。

毕竟,蔡老还挂着太学祭酒的职务呢,总司太学院诸事。

府内下人自是进不了未央宫,宫中郎卫报于蔡邕。

蔡邕一听法衍的名字,想了有一会,便知道是谁了!

法高卿之子。

记得其在安邑正司廷尉左监,怎地此时来了长安?

回到府邸,法衍正在客室等待良久。

“季谋贤侄!”

一见面,蔡邕便呼了一声。法真乃当朝名士,蔡邕与其也有过交集。虽不是甚密,但也相熟,归途中也想起法衍之字。

“小侄今日前来叨扰伯父,还望伯父勿怪啊!”

法衍当即起身行礼。

身后三个小子,也纷纷行礼致意。

“勿怪,勿怪。怎不见令尊?当年于洛阳,与高卿兄一别,十余年未曾相见,不知令尊现今如何?”

“衍多谢蔡伯父挂念,只可惜世事无常。家父,已于月前病故。小侄此行自安邑而回,所为者便是此事!”

法衍带着伤感之气,说完长叹一声。

“这……嗨,贤侄,节哀顺变。真是没想到啊,当年一别,竟成永离,吾大汉又失名士矣,惜哉玄德公啊!”

蔡邕是真没想到,也只能安慰法衍两句。

几人相继落座之后,蔡邕看着室内的三个小家伙,不由问向法衍:“季谋贤侄,不知哪位是汝之爱子啊!”

“嗨,衍失礼也!正儿,还不快快拜见!”

“正,拜见蔡师!”

法正秉着衣饰,躬身一拜,而后扑棱的眼睛,瞅着眼前这个老丈。

“唔,好,貌有神俊,礼制得体,不愧是法高卿之孙也!”

蔡邕夸赞了一句,目光却转向法正身旁的少年,略有思考。

“蔡师谬赞了,犬子年岁尚幼,当不得也!”

“当的当的,法家之学,邕素来重之。此子若能学成季谋三分,足以为治国之良才!”

蔡邕认出了周瑜,遂继续与法衍相谈。

法衍很是谦虚,直言说道:“唉~法家之学,无人敢彻用。衍行走庙堂十余年,历断案之事数百有余,或成或枉,心难疚之。所以,侄儿斗胆,想使犬子托于伯父,着其于伯父膝下学读百家,日后也不失有用之身!”

蔡邕眉头一皱,言道:“不妥,不妥。高卿兄故去,邕知贤侄甚是繁忙,怕误了正儿学业。不过,拜师便不必了,日后世子会常至蔡府向学,可使正儿与其同之!”

“世子?”

法衍怔了一下,转眼便心知是谁,当下大喜,言道:“多谢伯父成全!”

“不必不必,季谋至孝之人,邕知之。不过,大周方立,律令不全。只望季谋孝期闲暇之际,能助吾大周啊。孝期过后,大周所职,季谋旦可随之!”

蔡邕嘴角一扬,哼,这等人才哪能让其跑了。

“这……”

法衍迟疑了一下,可看了一眼法正,肃声说道:“伯父放心,律令一事,侄儿办完家严之事后,便所书之。日后,遣人送至蔡府。至于居于朝堂,侄儿心无所念,且待来日再言吧!”

“如此也好。”

蔡邕点了下头,没有介意。法正都要跟世子一伙了,这法衍还能跑掉不成!

“对了,这二位少年,不知是为何人啊!”

“庐江舒城周氏子弟周瑜,拜见蔡师!”

“下邳东城鲁氏子弟鲁肃,拜见蔡师!”

周瑜、鲁肃等好久,终于等到蔡邕相询了。两个少年,看着眼前这位老者,充满了羡慕、崇拜。

“噢~原来是前洛阳令周异之子周瑜,早便听闻周氏子弟周瑜,姿容天羨,雅律音赋,皆上上之。正好老夫好音律,可否奏曲一闻?”

“蔡师所邀,瑜不敢辞。只是,只身前来,琴瑟之物俱在驿站……”

“无妨!”

蔡邕随手一挥,言道:“来人,取吾之焦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