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427章 缘起

天下末年 第427章 缘起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17:27:14 来源:笔趣阁

很快,一名老仆怀抱长琴而来。

“梧桐之木,七弦琴瑟,焦于其尾,遂名曰之焦尾!”

蔡邕接过爱琴,右手轻抚其面,甚是珍惜,又向周瑜言道:“来,周郎接琴!”

“多谢蔡师!”

周瑜起身躬身一礼,向前走来,自蔡邕手中接过焦尾。左手揽之于怀,右手轻弹其弦。

一声琴音,悠久绵长,美妙绝伦。

周瑜神魂为之一震,怔怔的望着怀中焦尾,感叹一声:“此琴,当真世琴之冠。瑜家中所藏良琴甚广,却无一比之三分也!”

“瑜,拜谢蔡师!”

周瑜叹完,又是怀亲躬身致礼。

“哈哈~此乃老夫走之吴会,自盛火之中,取之桐爨,铸以七弦,故曰焦尾。”

焦尾琴乃蔡邕平生最爱,得周瑜赏赞,自然也是高兴。

“今日,能抚此琴,实乃瑜之幸也!”

周瑜又是感言一句,向室内众人躬身致礼,言道:“还请诸君稍待,瑜去去便来。”

随后,焦尾付于老仆之手,周瑜请身入侧室。

蔡邕、蔡琰父女多有奏雅,蔡家老仆也深知此间道理。又命人于侧珠帘之间,放置美案,焚之檀香,敬候周瑜归来。

而此时此刻,蔡琰也正端望珠帘之中。

焦尾之琴,常时皆置于蔡琰之手。今日老仆取琴,蔡琰还专门询问了一番。

周瑜?

庐江舒县周氏子弟。

蔡琰亦是有所听闻,毕竟随父亲行于吴会数年,周氏这等大族子弟,也见过不少。

传言,周瑜乃周氏一族后辈最具才气者,通诗律,好雅音。只是,不其是否当之此名?

“阿姊,万一阿翁发现了怎么办,岂不是失礼?”

旁边一个小丫头片子,拽了一下蔡琰的衣角,担心的问了一句。

蔡琰美眸一横,吓唬这丫头说道:“贞姬,汝再说话,肯定会被阿翁发现。别说话,阿翁自然不知!”

“……”

蔡琬小嘴一嘟,顿时不敢再出声。而其阿姊,则是亭落大方的伫立在侧门之右,注视着那张香案。

上面,放置着阿翁最心爱的焦尾,亦是自己最喜欢的焦尾……

趁着周瑜沐浴焚香之际,蔡邕也将目光看向年岁更大些的鲁肃身上。

“鲁朗出身下邳,可惜老夫行于吴会,却未曾至下邳一去,否则也能早日见到鲁朗了,惜哉惜哉!”

鲁肃当即回礼,言道:“蔡师游于吴会,交结名士,声传大江两侧。肃幼时,便常闻蔡师之贤名。今日得见尊颜,为肃之幸!”

蔡邕看着这个小子,宛若大人一般,行止有据,不禁也感到心奇。

下邳鲁氏并不出名,蔡邕当然不知道,也不知晓还有鲁肃这般才俊少年。

才华?

想都不用想,周氏周郎少年出名,才华音律皆胜于他人。若是常人,岂会为伍?

这鲁肃才具,应当不会差于周郎三分。更兼这份沉着肃重,不亏肃之雅意。

果不其然,蔡邕随后于鲁肃交谈之间,多有考校。而鲁肃一一而决,虽其所答,并非皆满蔡邕之意,可尽是其所独见。

不言其他,端是这番坦荡豪爽,成于其胸,便足以让人赏心。

真奇才也!

时过三刻,周瑜复而入室。

一身长袍锦布,徐徐走来,宛若清风拂面,令人神志一清。

再观来人之貌,面若美玉,眉似横锋,朱唇明眸,端是玉树临风,仪表非凡。更兼瑜乃大人,材高雄健,八尺之余,鼎鼎而伫,甚是英姿飒爽。

一袭长发,以锦帛束之,揽住前额,独余鬓角,缀于面颊,行走之间,清风徐过,翩然轻动。

“瑜,见过诸君!”

见礼之后,周瑜闲散漫步,徐至珠帘之内。

眼眸不经意的看了一眼已经痴住的蔡琰、蔡琬姐妹,微微屈身致意,安然落座。

“阿姊,阿姊!”

蔡琬连着拽了好几下阿姊的衣角,这才把已经陷入花痴状态的蔡琰拉回来。

“阿姊不害羞噢~”

蔡琬一边说着,一边还比划着自己脸颊。

蔡琰缓过神后,目光依然不离周瑜,面色还是略带红粉之状。可听了蔡琬这小丫头的嘲笑,当即羞红脖颈。又故作恼怒,轻揪蔡琬的耳朵,吓唬说道:“哼,刚才阿姊说什么啦,不要说话。”

“嘁!”

蔡琬轻嘁一声,扭头不再搭理蔡琰。

而此时,室内众人皆已醒也!

几十岁的蔡邕,不禁连连摇头苦笑,言道:“与周郎相交,真如痴如醉也!”

法衍也是没想到,这个周郎居然,居然能有此等姿容,果非常人!

法正到时没啥感觉,小屁孩一个。

鲁肃是嘴角直抽,每次都要这样耍帅,还真是顶不住啊。当初,怎么就跟这家伙相交甚密呢,这日后还不德天天自愧啊!

正在惆怅间,只闻一声琴瑟声响,随即连绵不绝,徐徐入耳,宛若天音。

周瑜玉指轻跃,接连勾起弦音,一蹙正接一缓,舒展有度。更兼焦尾之音,浑然天成,奏其琴瑟,欲似仙音。

便是蔡邕这等音律大家,也不由为之一叹,不愧是英雄出少年。

至于伫于侧门处的蔡琰,早已痴醉。本以为周瑜音律不过平平,这才放心不下焦尾,前来观之。竟不想,其人琴瑟,更胜于己三分!

一曲雅音作罢……

周瑜平松一口气,轻呡两口茶水,这才拂袖起身,走出珠帘。

“小子音律尚有缺憾,还望诸君见谅!”

周瑜的神色并不是太过欣喜,仿佛更有些不满之意。

法衍这等粗略琴音之人,当然不知道情况,只是赞扬说道:“周郎之曲,真是令人神清气爽,绝而复念啊!”

“多谢法师谬赞,瑜此曲有误,当不得法师所赞!”

“不错,临近曲罢,心有所动!”

上首蔡邕极度满意的点明说道,随即摇了下头,回味片刻,继续言道:“不过,周郎大可不必自愧。今日临场起意,氛围难调,更有他扰。便是老夫,也不敢言无误哉!”

说完,蔡邕瞥了一眼珠帘侧面位置。

周瑜顿时一阵语塞,好吧,确实如此。方才还未曾在意,却不知曲意将终,心中却突然生起扭头观望之想。

正所谓心正则琴音正,心远则琴意远。

心思一动,周瑜便知此曲亦是有误,更兼蔡邕大家在此,又岂会听不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