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457章:江南叛乱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457章:江南叛乱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57 来源:笔趣阁

天启十四年冬季,北方一片鹅毛大雪、寒风呼啸。

很多建设活动都停止了,老百姓却是心里欢庆,这一年下来,北方各省百姓的温饱虽然还没有彻底解决,但已经不会有人饿死、冻死了。

这一年北方的铁路的总体干线已经修成,火车已经大范围通车,同时还有许多支线铁路也已经通车。

从东北生产的粮食,被火车运进了关内。从西域生产的棉花,也通过火车运进了关内。同时南洋地区生产的热带经济作物、大米也大量运进大明国内,中南半岛各国向大明输出的大米数量也在迅猛上升。

北方的粮食、棉花供应不成问题,加上就业岗位在大量的建设活动下也比较多,老百姓即便在地里的庄稼受了灾,也能通过务工的方式获得温饱。即便是快要饿死的,到朝廷开设的民政局去,也能吃上一口饭,获得一身棉衣。

朱由校的北方维稳政策,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和努力,终于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老百姓不会被饿死、冻死,同时在瘟疫的控制上也下了足够的力度,整个北方开始呈现出稳定的格局。

而在南方地区,本身就比较稳定。唯一的问题就是粮食,目前朝廷在中南半岛、南洋地区获取的粮食,很多也是输入南方沿海地区,以补充南方地区的粮食不足的问题。

另外在渔业方面,天启十四年更是有了显著的增长,大量鱼获运回国内,这些便宜的渔产给普通老百姓提供了廉价的蛋白质来源,减少了谷物的消耗。

各种各样的措施综合之下,大明北方已经被稳定了下来,只要北方不乱,大明就不可能亡国。

不过这场救国行动,显然还没有结束。

大明依旧没有彻底解决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民间资本主义萌芽,与封建农业文明之间的冲突。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农业主义是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所以朱由校发展了国有资本财团,把自身变成了资本主义阶级。

然后用国有资本为主导,削弱民间资本势力。

一番国进民退之下,江南地区的士族、财阀已经坐不住了,终于在天启十四年发动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民变。

这场民变迅速席卷整个江南,南京直接变换了大旗。

楚王朱华奎却是偷偷的从湖广跑到了南京,天启十四年冬,朱华奎宣布登基,年号‘弘光’,并发布讨罪檄文,历数天启十多条罪状,曰其倒行逆施、天怒人怨,而他朱华奎则是替天行道、讨伐罪君。

当这个檄文传到京城的时候,朱由校一口茶水差点直接碰出来。

“卧槽,弘光!这不是南明时期的年号吗?朱华奎这老小子也是够可以的啊!这么快就跑到南京去了,我还以为他还在路上呢!”朱由校嘀咕了一声,随即脸上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

不是他托大,这些藩王实际上对他根本没有多大的威胁。所以最近朱由校也放宽了对这些藩王的管制,有些藩王溜到城外游玩也是当做没看见。

楚王跑路的时候,朱由校就已经收到了情报。但是并未下令阻止,而是随便他跑路。

于是朱华奎不仅跑路了,还大摇大摆的把他的那些金银珠宝都搬走了。而他自己则是快马加鞭的跑到了南京,在那些士族与门阀的支持之下,直接来了一个黄袍加身、登基即位,然后高举造反大旗。

藩王朱华奎这会造反,还是挺有号召力的。毕竟一个藩王登基,虽然名不正言不顺,但也有一定的基础。在加上那些士族和财阀的支持,起码在江南地区,那是非常唬人的。

一时之间,檄文所到之处,到处城头变幻大王旗。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官员未降,不过他们手上也没什么人,也不可能讨逆什么的。而朱华奎的南京朝廷,则在急忙编练军队,对这些不愿意变幻大王旗的地方官,暂时也没去管。

这一场叛乱,看上去是气势汹汹,但实际上的军事行动不多。

加上江南地区毕竟教化不错,所以这场造反行动,反倒看起来有点像是‘和平演变’的味道。

朱由校在京城却是不急,他倒是要看看,还有谁会跳出来。

南方的叛乱,历来都很少能够成功的。能够成功的北伐行动,都是要上下一心才能够实现。

但此时的江南地区,贫富差距很大,更是没什么像样的军队,根本不可能成功。

这个道理很多人也都知道,但那些士族和门阀确实是被朱由校给逼到墙角了,再不造反的话,他们的利益将会荡然无存。

所以这次好不容易忽悠了一个藩王,直接把造反大旗举了起来。

为了确保这次造反能够成功,这些士族、门阀又是出人,又是出钱,可谓是全力支持。

在军事方面,这些士族、财阀也有些准备的。那就是在装备方面,他们也开始制造先进的火枪,并且把纸弹也用上了。

工匠是从朱由校开设的军工厂里面挖来的,除了火枪之外,还挖走了几个炮匠,此时正在尝试造炮。

就在江南士族、财阀积极备战的时候,此前的朝廷命官们,倒是有不少辞官致士了。他们显然不太看好这次造反,想到天启皇帝的武功卓越,他们基本上不对这次造反抱有太大的希望,早点躲回家不掺和这趟浑水。

终于在江南叛乱发生七天之后,朱由校有了反应,宣布挥师平叛。

十几万早已准备好的中央军随即跨过淮河一线,来到了长江北岸。在镇江地区,随即爆发了一场渡江之战。

叛军在皇家海军战舰的炮击之下,根本难以抵挡渡江而过的中央军,随即被一触即溃。

中央军在海军的配合之下,一举渡过长江。

叛军面对这些如狼似虎的中央军,根本毫无招架之力。即便他们手上有一些比较先进的火枪,但中央军却是装备了射程更远的膛线枪。同时在齐射等训练上,已经是无比成熟。

叛军刚刚组建不到半个月,哪里能有什么训练,很多都是刚刚被武装起来的地痞,还有一些江南地区的卫所官兵,这些卫所官兵战斗力奇差无比,不仅军纪涣散,而且毫无胆气和作战经验,训练也早已废弛。

中央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打到了南京城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