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458章:平叛抄家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458章:平叛抄家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57 来源:笔趣阁

“快跑啊!遭殃军来了。”

“什么?遭殃军来了?快跑,快跑!”

“遭殃军来啦!再不跑就完了。”

此时南京城内一片混乱,朱华奎更是惊慌失措的跑出了南京,而南京百姓也是人心惶惶。

中央军的名声在江南地区实在是糟糕极了,因为传言中央军军纪极差,不仅抢劫平民,还**妇女。

这些坏名声,显然都是江南士族们黑出来的。

他们有空没空的,就会发一些小报,到处黑中央军和朱由校。各种段子在民间广为流传,还给中央军起了个名号——遭殃军!还编了不少童谣。

不过中央军所过之处,老百姓却是惊讶的发现,事实好像并不是如此的。这些中央军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不说,后面还有大批的补给车队运来了大量的粮食,沿途还在赈济百姓。

同时中央军还在到处维护秩序,那些趁乱行凶的地痞流氓纷纷被抓,这些人都将被送去劳改,行为恶劣的则被当场枪毙了。

但南京城内的百姓显然并不知道,中央军兵临城下,城内一片混乱。

朱华奎带头跑路了,南京城内的叛军一看情况不对,连忙又变幻了大王旗,打开城门把中央军迎入了城内。

城内百姓惊恐不已,不过很快发现事实并非流传的那么回事。

中央军进入南京城,迅速把秩序维护了起来,并且张贴了安民告示。当天城内百姓走出家门,欣喜的发现城内秩序井然,到处都是巡逻的中央军士兵。

这些中央军士兵身着红衣,威武挺拔。对待百姓,也很有礼貌。

这场叛乱就好似是一场闹剧一般,随着南京城的收复,江南其他城市,纷纷自动平叛。

甚至还有不少替罪羊被押送到了南京。

而逃出南京城的朱华奎,跑到浙江一带的时候,马上被地方官府抓获,也一并送到了南京。

这场叛乱是来得快,平定得也快。

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那些士族、财阀缺乏民众基础。

尽管他们天天黑朱由校,但知道真相的老百姓已经越来越多,毕竟大明日报也不是白发的。

即便那些相信朱由校是昏君的老百姓,也没有跟着去造反的理由。朱由校又没有加税什么的,他们的日子还是照样过。

所以这次叛乱表面上看起来气势汹汹,但实际上都是士族和财阀请的‘水军’造势,老百姓在叛乱方面的参与热情度不高。

于是中央军一到,叛乱就如同烈日下的白雪一样迅速消融。

“能抓的都给我抓了。”朱由校在京城收到了电报之后,随即命令骆思恭亲自前往江南主持抄家行动。

那些参与叛乱的官员什么的,都抓了起来个革职查办。

那些参与叛乱的财阀、士族,也抓起来直接抄家。

不过朱由校对待这些政治上的敌对势力,向来是很少杀人的。顶多就是劳改,要是表现好还能放出去。

杀人不好,太野蛮了。

纵观明代的风气,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夹杂了元代蒙人的野蛮风气。政治上动不动就杀人,这样的风气蔓延到社会中,对待百姓的时候,很多时候也不够仁慈。

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心系百姓,但文化水平不太高,他上台后作为一个国家的总设计师,制定的很多制度实际上都太极端了。

例如户籍制度,就很不合理。

还有税收制度,也不是很合理。每个地方都有定额,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却造成了地方官员收到定额就不收的行为,是的很多税收被漏掉了。明王朝的财政困境,也和朱元璋开的先例有一定的关系。

朱由校要改变这种野蛮风气,首先就不能乱杀人。

除了那些卖国投敌的杀了一批晋商,那些盐商虽然被朱由校给抄家了,但并没有问斩。

……

骆思恭赶到南京的时候,叛乱已经平定将近十天了。

善后工作已经开始展开,抓捕叛乱分子的行动却是只抓捕了一些参与叛乱的官员,那些在背后支持叛乱的士族、财阀还没有遭到波及。

那些士族和财阀倒是把心放了下来,他们并不认为皇帝会把他们抄家了。他们在江南的势力可是很大的,抄了他们江南可要出乱子。

而且他们也不认为,皇帝会知道他们在背后支持叛乱。

这次叛乱,这些士族和财阀都没亲自出面。出的人,也都是招募的。倒是钱出了不少,不过还没形成气候中央军就渡江而来了,实在来的太快,这一点倒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不过这次叛乱,也就是碰运气。

能成功固然是好的,不成功也就是坐等皇帝改革,这是他们料定最差的结果。

但是骆思恭来到南京,情况顿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锦衣卫和东厂的特务,早就锁定了这些士族和门阀。恐怕这些士族和门阀,并没有料到皇帝的情报机构进行整合、发展之后,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专业的程度,运营效率也是大幅度的上升,而且渗透能力非常强。

搞情报无非就是钱的问题,锦衣卫和东厂这些年的活动经费每一年都在增加,在那些大户人家不知道发展了多少情报人员。

要知道这个世界,权力与财富在本质上都是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上的,信息的收集是非常关键的。

同样信息也是被大量垄断的,普通百姓能够获得的有用的信息实际上占比很少,不会超过20%,但普通老百姓又占到了大多数,可见普通老百姓在信息的来源渠道方面是有多么的匮乏。

那些士族、财阀的叛乱,在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内鬼向锦衣卫和东厂投诚了。

个别士族、门阀显然不看好叛乱。

他们并不愿意上贼船,而是希望通过投诚皇帝的方式,换取他们的利益的延续。

他们的选择显然是非常正确的,骆思恭一到南京,早已准备好的锦衣卫和东厂特务就带着军队开始大肆抓捕这些士族、财阀的成员,并将他们的家产全部打上了封条进行查抄。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那些士族和财阀直接懵逼了。

一个个哭着喊着,难以置信的看着那些特务带着士兵冲进家门。狗皇帝就不怕江南没了他们之后出乱子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