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1129章肩负全球领导责任的世界大国(加更第三弹)

数日之后

帝国皇帝李福寿一行抵达弗吉尼亚共和国,对该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在回答记者问的时候,他表示;

大洋帝国不知道在北美有什么英国利益,既不关注也无意为别人的事情瞎操心,更不会再做什么滥好人,事实证明那不值得。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

同一时间内

在英国南部布里斯托尔,发生一起恶性的血腥桉件,震惊了英伦三岛。

刚刚从伦敦政治漩涡中退出来的丘吉尔,在前往布里斯托尔参加新书宣传活动时,遭遇到当地一名华裔退役老兵持枪袭击。

丘吉尔胸口和左肩各中一枪,在保镖的拼死掩护下逃得一命。

然而在互相枪击中,共有5名保镖,2名警察和11名当地无辜群众被打死,20余人受伤,酿成了震惊英伦三岛的大血桉。

这名华裔退役老兵手持零式半自动步枪,枪法精准致命,压根儿不是当地警察能够对付的狠角色,几乎是枪响人倒。

直到最后子弹打光,当地警察一拥而上想要制服此人,谁知道他还给自己留了一颗手榴弹,亮出来以后,当场吓的众人四散奔跑。

这名华裔老兵用尽全力高喊道;“明犯帝国者,虽远必诛之,丘吉尔……你的死期到了,我是第一个却不是最后一个要杀你的人”。

说完拉响了引信,“轰”的一声炸开……

由于新书宣传活动,在场有许多当地的英国记者,这一重大血桉迅速登上了媒体头条,并且在英伦三岛引起强烈反响。

战争期间

数百万英国青壮年男子应征入伍,奔赴世界各地的战场,社会结构出现了巨大的断层,令整个英国经济运转不畅,劳动力缺口非常大。

作为协约国集团成员之一,民国没有向欧洲前线输送部队,但是却提供了数量相当多的劳工,尤以青壮年男性为主。

这些华裔劳工来到欧洲,承担了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为最终战胜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战后,很多法国和英国女子与华裔劳工组成家庭并生儿育女,这种情况在法国尤其多,总数高达二十几万,在英国也有数万家庭。

此外,就是大洋帝国退役士兵与英国女子共同组成的家庭,据统计也有37230余户,主要分布在英格兰中南部地区,少部分居住在苏格兰岛。

尤其是在布里斯托尔和南安普顿部分街区和市镇,华裔家庭已经占据到1/3甚至一半还多,在当地社区拥有重要影响力。

而这还没有把单亲婴儿算在内,整个战争期间,大洋帝国百万远征军陆续登陆英格兰,大规模整训之后奔赴欧洲战场。

两年之后,英国出现至少30万单亲家庭,在大洋帝国撤军以后,有不少英国单身母亲收拾行李带着孩子,踏上了前往澳洲寻亲的漫漫旅程。

由于大洋帝国的飞速崛起,在军事和经济领域展现出强大实力,且高度重视侨民境遇,所以华人在欧洲地区普遍得到平等待遇,很少有歧视情况发生。

现在是19年,已是民国时期,华裔劳工早就剪了辫子,以勤劳踏实,稳重内敛而赢得欧洲当地女人的喜爱,大部分华人在这里建立了家庭。

另一个华裔族群就是来自大洋帝国的退役老兵,悍然犯下血桉的华裔老兵就是其中之一,他口中大喊“我是第一个,却不是最后一个要杀你的人”并非虚言恐吓,而是丘吉尔切切实实面临的生死威胁。

事后英国警方大举出动,先后逮捕了中南部地区上百位退役华人士兵,他们直言不讳的说道;“帝国荣耀不容抹黑,只要有机会,必杀丘吉尔。”

在外交使节的紧急介入之下,这些退役华人士兵大部分被释放,只有十余名囤积枪械弹药,意图实施袭击很明显的家伙依然被关押审查,没有能够释放。

这些都是极端危险分子,他们与布里斯托尔血桉中的那位退役老兵相比,只是行动慢了一拍而已。

驻英大使馆依然在努力斡旋,并且表示在必要的时候,将为大洋帝国公民聘请最好的律师,毕竟想法不犯罪,吹牛逼也不犯罪。

此刻的英伦三岛对丘吉尔来说,处处潜藏杀机,令其惶惶不可终日,被迫连夜收拾行装乘船离开,远赴南非暂避。

法国和欧洲大陆他都去不了,南北美洲和西亚也去不了,印度更去不了,大洋帝国报纸舆论对他一片喊打喊杀之声,说不定在红海天堑要塞就被一炮轰沉了。

白金汉宫

“首相先生,我要知道为什么会演变到这样的地步?”乔治五世神情愤怒的来回走动,双手神经质的在空中挥舞,大声喊叫道;

“大不列颠付出了重大牺牲,才赢得了这场战争,这才过去多久?

一场新的战争又爆发了,而且还是在英格兰本土,仅仅不到两周的时间,有近千名在南部定居的华人抛弃了家庭,愤而乘船离开。

那些气得发疯的妇女包围了警察局和市政厅,甚至将布尔议员挠的满脸花,这简直是一场灾难。

我听说

大洋帝国在战后安排中,已经完全的站在了法国人那一边,对英格兰核心利益造成重大伤害,现在我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不要管那个该死的丘吉尔,让他下地狱去吧!

军方已经被弄得焦头烂额,基钦纳勋爵来了好几次,现在陆军深陷在欧洲泥潭,迫切需要一个解决办法,平息当前的混乱事态。

拖得越久,我们就越被动,你难道不明白这一点吗,首相先生?”

英王乔治五世暴风骤雨般的发泄,并没有吓倒大卫-劳和-乔治首相。

英国真正的权利是在内阁和议会,国王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但是他的一张苦瓜脸变得更加拧巴了,重重叹了口气说道;

“尊贵的陛下;

要想平息大洋帝国那位君主心中的怒火,唐宁街的道歉声明分量不够,还需要您亲自出面作出诚恳道歉才行。

我本人在一周前做出的道歉声明,压根没得到他们的正式回应,这就很难说明问题。

李皇帝就是要狠狠的踩上一脚,践踏大不列颠帝国的颜面,我对此深感抱歉,并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责任,很快将提出内阁总辞呈。”

“什么?你是个逃避责任的懦夫,胆小鬼,这样怯懦的行为令家族蒙羞。”

“尊贵的陛下,十分抱歉给您带来这样的困扰。”

“那就去解决问题,上帝呀,你这该死的家伙,而不是绑架王室为你们擦屁股,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陛下,请原谅我的直率,这可能是当前唯一的解决办法……”

争吵归争吵,事情还得解决。

次日

白金汉宫举行正式的记者招待会,乔治五世国王亲自出席,并且为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污蔑事件公开道歉。

他呼吁大洋帝国摒弃前嫌,精诚团结,两国亲善关系源远流长,千万莫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儿。

在记者会上

乔治五世国王深情回忆了与李福寿正式会晤的很多细节,称赞对方是睿智且具有领袖胸襟的贤明君主,期待携手共创英洋两国间光明而伟大的未来云云。

这次隔空喊话很快得到了回应,已经离开弗吉尼亚共和国,抵达位于太平洋东岸加利福利亚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帝国皇帝李福寿,在参观新建成的博物馆时说道;

他已经收到了来自白金汉宫的友好信息,对乔治五世国王具有的大智慧深感钦佩,帝国方面同样赞成排除杂音干扰,摒弃前嫌,继续维护洋、英两国建传统友好关系。

但是在此之前

两国间应该就政府互信建立通畅的沟通机制,弥合分歧,管控摩擦,建立长期稳定国家间友好关系。

避免因某些哗众取宠的政客和居心不良的势力刻意挑拨煽动,从而出现大幅波动,时好时坏,影响欧洲甚至国际稳定。

这样一种不稳定的双边关系,对肩负着领导全球重任的洋英两国关系而言,无疑是极其有害的……

毫无疑问

在洋、英两国的隔空对话中,大洋帝国占据了上风,死死的压制了英国一头。

而帝国皇帝李福寿在讲话中透露出的“肩负着领导全球重任的洋英两国关系”这一重要讯息,是对两国关系前所未有的政策定位,也是一种全新的提法,引起了世界各国普遍的高度关注。

以李福寿尊崇的地位,绝不可能信口开河。

他的这句话,透露出的信息量非常大。

大洋帝国政策全新定位;

将致力于成为国际地位上与英国比肩而立,肩负全球领导责任的世界大国,这是对英国全球霸主地位**裸的挑战。

若世界大战之前

英国必然会发动全球资源展开竞争,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围剿大洋帝国,务必扼杀其发展,肢解其疆域,动用军事手段直接予以打击。

然而现在不行,英国心有余而力不足。

看一看协约国集团现在的情况,法国是彻底打残了,仅凭着高卢雄鸡的一口傲气在硬顶着,其实已经摇摇欲坠。

意大利彻底暴露了拉稀摆带的怂货模样,干啥啥不行,胃口第一名。

沙俄如今已成为了世界公敌,17国干涉军正在参与沙俄内战,打的惨烈无比,距离内战结束遥遥无期。

为了战胜德国人,英国人也是把吃奶的劲儿都用出来,这场世界大战对英国造成了严重内伤,也是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世界大战中

随着战争形势的进展,英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投进了战争的无底洞,死亡人数大大超过了拿破仑战争以后战死的人数,而胜利的曙光迟迟未见。

然而,战争的残酷并不只是人员的伤亡,还有对整体经济的巨大伤害,综合国力大幅度倒退

战争期间,英国损失惨重,为维持并取得战争的胜利,英国在获得大洋帝国金洋贷款的同时,不得不依赖各殖民地和保护国的支持。

而不择手段的剥削压榨,令殖民地内矛盾更加突出,频繁出现暴动和叛乱。

在13年—18年间,英国的国家预算从19.750亿英镑增加到25亿英镑。

战时总预算开支高达142亿英镑,其中大部分用于从大洋帝国的军事订货,以及其他海量的进口物资。

相比之下,由于运输困难和劳动力匮乏,英国的工业实力大幅萎缩。

在13年—18年间,煤的产量由2.82亿吨减少至2.27亿吨,造船量由0.193亿吨下降至0.082亿吨,棉纺织品出口由70亿码下降为38亿码,这是英国工业状况的一个缩影。

战争期间

来自大洋帝国的海量进口商品冲击市场,英国整体工业不断萎缩,失去了越来越多的市场。

战后,英国又面临新工业化对它这个老牌工业国的冲击。由于缺乏大量资金去更新固定资本,英国传统的煤炭、钢铁、冶金、纺织、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开始走向急剧衰落。

最鲜明的例子是英国在所有工业国家的生产比重中,从20世纪初的3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0%,退步极其明显。

与之相比较

大洋帝国在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比重重,从20世纪初的23.4%,一跃增长到目前的39.6%以上,几乎占据市场四成之多。

而这并不是结束,大洋帝国在战后率先经济转型,先进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加上以电气化为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改造,爆发出更强的生产能力,并迅速占领世界市场。

大量工业产品涌入北美和欧洲市场,首先就摧毁了米国已经落后的工业生产能力,大量工厂倒闭,国内市场被占领。

来自大洋帝国的资本家赚取了大量利润,却严重打击了美利坚民族工业,令其发展举步维艰,在外国资本的强势面前无法抵挡,步步沦陷。

来国为了保护本国幼稚工业基础,拟大幅提高海关税收,却遭到了大洋帝国的横加干涉,甚至威胁以战争手段保证贸易利益。

这就是大洋帝国拒绝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希望对话的原因,也是不承认英国在北美特殊利益的真正原因。

撕破了脸,就可以独占北美市场。

这一切,就是李福寿提出“洋英两国是肩负全球领导责任世界大国”的底气所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