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1130章复国

澳洲风云1876 第1130章复国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6:33:32 来源:笔趣阁

9月初

西雅图港口

这两天,关于北美局势的最高对策会议刚刚开完,张立首相及随圣驾访问欧洲的一干政府高层提前一步,乘坐“太平洋漫步者”号豪华邮轮先行返回澳洲本土。

在欧洲建立莫大功勋的李栓柱元帅及部分高级将领同船返回,离开澳洲本土已经三年多了,此刻他们归心似箭。

新晋陆军元帅卞春松勋爵则坐镇北美统辖大军,威慑在北美斗鸡眼一样互相敌视的美日两国。

欧洲远征军总司令由段祺祥元帅接任,暂时坐镇巴黎,与协约各国协调军事行动步骤,实质上就是与法军统帅福煦元帅商量着办。

英国远征军剩余军队大多已经撤离了西欧各国,仅仅在德国留下三千余人的军事代表,而在伊斯坦布尔及其周边地区,英军依然保留了数万军队,对其实施间接统治。

排水量高达3万余吨的“太平洋漫步者”号拉响长长的气笛声,巨大船体缓缓离开西雅图码头,高大烟囱喷出的黑烟很快就变得更加浓厚,加速向远方驶去。

这艘巨轮的最高航速可以达到24节,使用了当今最先进船舶动力技术,能够保持长时间高速行驶状态,跨越浩瀚的太平洋只需要9天9夜。

这样的巨轮,已经是世界上最大航运公司的太平洋航运拥有6艘之多,主要是用于洲际跨洋运输班轮。

从墨尔本起航,经悉尼,松江,布里斯班,青岛至天枢市,然后向东跨过太平洋直抵洛杉矶,然后一路北上经旧金山,波特兰,最终抵达西雅图。

这是一条太平洋黄金航线,是串联起帝国本土沿海各大城市与北美的桥梁,超大型邮轮乘坐舒适,往来非常方便,极大的促进了跨太平洋旅客运输业务。

张立首相此次乘坐的“太平洋漫步者”号是包船,不需要经过沿途港口停靠,全程直抵布里斯班终点港,速度更为快捷。

皇室行宫内

这是一座修筑在半山腰上的英式风格城堡式建筑,能够俯瞰西雅图城市美丽的山水风光,在这座城市的南方新城区,有许多二三十层的高楼大厦林立,展现出现代建筑的生机与活力,与老城区的欧式建筑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韵味。

李福寿坐在宽大舒适的摇椅上,透过穹顶拱券式的巴洛克风格门洞,可以看到远方一片湛蓝的西雅图海湾,也能看到体型庞大的“太平洋漫步者”号邮轮驶向远方,渐渐的变成了一个小黑点。

既然出来了,他就不急于返回本土。

北美总督府辖下4州之地,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深入体察社会民情,了解民生疾苦,普通民众的愿望,顺便散散心。

到了今年底,北美属地的人口将超过1200万,面向欧洲出口的工业经济越来越好,总体发展令人满意。

久居上位这么多年,李福寿视察地方有自己一套心得,无非是衣食住行这4项再加上治安和司法,可以考量出一个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建筑是否光鲜亮丽,街道公共汽车线路是否完善,普及型的轿车有多少?

饭馆酒楼多不多,普通民众的衣着打份,晚上出行是否安全,夜市是否兴旺,脸上是否经常露出幸福的笑容?

大致浏览一遍,基本上就**不离十了。

数十年来

帝国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官员考核,权力机构互相制约的政府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行政体系。

而这其中最大的监督机制就是封建民主制度,如今正向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过渡。

其中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在李福寿返回澳洲本土之后亲自坐镇,推动的修改宪法议程。

经过大半年时间的社会大讨论,发动全民参与,《大洋帝国民主宪章》业已日臻完善,到了瓜熟蒂落的程度,可以推进最后国家议会表决程序,并且由帝国皇帝签署实施。

这是李福寿心中的一件大事,只有推进了《民主宪章》真正贯彻落实,才能够让大洋帝国进入长期稳定有序的民主发展轨道,避免人治的致命缺陷,开启民主法治进程。

代价就是要丧失主导帝国的独裁统治权利,心中虽然略有些遗憾和失落,但更多的是欣慰。

大洋帝国虽然是李福寿一手创立的华人国度,但并非是他的私有物品,而是整个帝国1.1亿公民共同拥有的家园,除了9600多万华裔公民,还有1400多万来自80多个民族的帝国公民,都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在此次世界大战中

沙俄,德,奥匈和奥斯曼四大传统世界列强先后分崩离析,非常直观的展现的君主独裁制的致命缺陷,一人独裁,全国遭殃。

李福寿可不愿意重蹈覆辙,把希望寄托在后代君主的英明神武上,那也忒不靠谱了。

在他的手中,有一封白色信笺,信封已经打开了,李福寿也看过了;

这是帝国科学院院士,帝国大学物理系主任玛丽-居里夫人写来的一封言辞真挚的感谢信。

在信中

玛丽-居里夫人用最谦卑诚挚的语言,感谢帝国支持并且帮助波兰复国,帮助波兰临时政府训练军队,建立临时政府现代化的运行机制,并且提供可贵的金融帮助。

这一切,都让玛丽居里夫人感激涕零,纵有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出内心激动之万一。

“圣上,这廊厅里九月风寒,不能久吹,微臣冒昧进谏,请圣上移架宫内才是。”皇室秘书处副处长梁如浩神情恭敬的禀告。

李福寿将深邃目光从远处收回来,将手上的信件递给他,吩咐道;“以我的名义回一封信,多以嘉勉。”

“微臣遵旨。”

“走,进去吧。”李福寿掀开腿上的羊绒毯,站起身来向宫里行去。边走边问道;“帝国大学物理系中,跟随玛丽居里教授做核物理研究的华人科学家有多少?”

“回圣上的话,居里夫人培养出来的华人核科学家已经有27人,其中19人都是可以独立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的物理学家,分布在帝国各理科大学中,目前依然跟随在居里夫人身边做研究的科学助手和学生有11人,其中8名华裔。”

“哦,让他们好好学。”

“微臣遵旨。”

交代完这件事情,李福寿便不再关心了。

科学上的事**速则不达,也不是多投入资金,便能够提前拿到科研成果,只是增加了更早一步实现科学突破的可能性。

帝国大学的物理学科和数学学科都是重点基础学科,项目多,科研资金充沛,其核物理研发实力在全球属于顶尖行列。

重水几乎是伴随着氘的发现而被人所知的,12年,华裔核物理学家杨志前在实验中率先发现了氢的同位素氘,之后,他也因此获得了15年的斯特拉化学奖。

杨志前教授就是居里夫人早期的得意学生之一,耳闻目睹之下,培养出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凭借杰出的科研成果成为帝国内顶尖核物理学家之一。

当今时代

制备重水的方法简单而粗暴,就是电解水法,人们发现生产化肥的工厂废水,就是制备重水的很好原料。

第一代重水工厂就是与化肥企业秘密合作,利用生产废水,设计专用设备制备重水,即将投入使用中。

根据设计,将具备年产200公斤重水能力。

若上述设备经过验证可行,帝国科学院将设计建造产能更大的重水工厂,以满足进一步科学实验的需求。

制造威力巨大的末日武器,就需要重水来作为原子核裂变反应中的减速剂,作中子的减速剂,也可作为制重氢的材料。

当今世界的科学前沿领域,已经提出了核能的概念,而制造和运行核反应堆也少不了重水,需要重水作为中子的减速剂使用。

后世制造一颗武器级核弹,至少需要15吨以上的重水,

可以说,在这条道路上,刚刚才迈出了第一步……

居里夫人能够将感谢信直接送到帝国皇帝李福寿的桉头,从一个侧面说明,顶尖科学家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地位非常高。

从国际地缘战略角度考虑;

大洋帝国与法国主导推进的波兰复国进程,是战后新秩序的重要一环,德国和俄国这两个好战的国家,中间必须要有一个缓冲地带,避免因为两个大国直接爆发战争而引起灾难性后果,殃及全欧洲。

大洋帝国既然收下了克里米亚共和国领土,那么就是欧洲的当事者之一,不可能不关心东欧局势。

波兰复国进程的推进,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克里米亚共和国面对的压力,战略形势得到很大改观,对大洋帝国非常有利。

因为波兰地处德俄两国之间,是一个夹心饼干状态,它要直面来自两个欧洲大国的沉重压力。

稍一松懈,那就完球了。

从地理上看;有波兰共和国正面吸引火力,地处乌克兰南部沿海地区的克里米亚共和国,就属于侧翼。

来自德国的压力被阻挡在波兰以西,无法直接威胁到克里米亚共和国。

而克里米亚共和国与罗马尼亚背靠背,由波兰正面吸引火力,共同抵御来自苏俄的压力,怎么看都轻松得多。

波兰,罗马尼亚和克里米亚共和国三方,天然就具有共同的利益,可以背靠背形成三国间的小区域联盟。

作为克里米亚共和国的大靠山,大洋帝国在这其中将会以强大的实力起到主导作用。欧洲事务中,大洋帝国同样需要欧洲小伙伴摇旗呐喊,这毋庸置疑对三方都有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