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四百一十一章 夏元吉骄傲了

交易所自从开张以来,李天就一直关注着它的变化。

从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几天后的门庭如市,来往行者比肩接踵。

让李天见识到,大明商业活动的巨大潜力的同时,也让他明白了,大明不是没有精明的人。

他们缺少的正是这样一个交易有保障、买卖有引导的多功能平台罢了。

短短的几天之内,成交量、成交额,都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着。

当然,李天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

而他的方式就是,利用交易所为每笔交易做风险的保障的同时,收取百分之一的保证金。

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吐槽说这是雁过拔毛空手套白狼的抢钱行为。

但经过几天的发酵之后,尤其是那些通过交易所,大赚特赚的那些商人们宣传口口相传之后。

这区区的百分之一的保证金,似乎就成了微不足道的东西了。

试想一下,如果是没投保的交易,动辄几千上万的交易,一旦失败那可就是血本无归啊。

可是一万两,只需要缴纳一百两的保证金,就能保证交易的公平公正的进行,虽然最后少赚了一百两,但相比能赚到的钱,那点小钱貌似真的不算什么了。

不过交易所给所有商人做交易的保障,也不是没有风险的。

若是有些生意的风险实在太高,交易所也会适当的提高保证金上限的。

这样一来,就能防止某些人用这种漏洞,左手倒右手故意用欺诈的方式骗取交易所的赔偿了。

任何时代都不会缺少,那种投机倒把,喜欢钻制度空子的硕鼠。

对此,李天早有准备。

保证金是一个方面,极其严厉的处罚制度也是一个强有力的制衡手段。

若是有人在发布了买卖信息之后,之后并不履行,故意拖延或者干脆毁约。

交易所不仅要没收对方的保证金,更会根据情节的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严重可能还会报官处理同时,将其永远的在交易所中除名。

李天的这种处罚手段,在后世看起来并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在这个商人以信誉行天下的时代,一旦上了交易所的黑名单,就等于是被全京城的所有商户给抛弃了。

不管他今后再做任何生意,是绝对不会有人愿意和曾经有过污点的人交易的。

上了黑名单就等于是结束他的商旅生涯。

这种处罚不可谓是不重。

所以为了区区小利,让自身永远再无法做生意的事,还是很少有人敢尝试的。

交易所在公平保障公平交易的同时,还能帮助所有人区分出谁才是值得信赖的商户,仅是这一点就以极快的速度得到了全京城商人的热捧。

而后面对朝廷开始逐步实行的新税法,反对的声音一下子小了很多。

即便依然有人在背后搞东搞西的,但在交易所黑名单的强力威慑之下也都很快偃旗息鼓。

就连那些百年豪族,千年世家,也不得不提捏着鼻子认下。

任由他们横行,肆意操控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短短的半个月之内,交易所上线,税改发布,并没有像先前预料的那样,会造成京城工商业的大混乱。

反而平静的让人觉得反常。

尤其是那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世家大族们,他们不仅心中好奇,

“大明的商人这是怎么了,他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乖巧听话了。”

其实这也怨不得他们惊叹。

交易所以皇家钱庄的巨大资金作为后盾,联合京城中最有权势的几个豪门大户,一出手就垄断了京城绝大部分的货源。

那些大户们或许还有些底蕴,能够撑上一段时间,可那些中小型的商户们,可是一天没有货就少一天的生意。

三十税一,也不过是一个月中一天的营业额而已。

相比之下,抗税耽搁几天的损失,可是比缴税还要巨大,商人都是重利的,孰轻孰重即便是用后脚跟想也能想明白。

再加上还有上交易所黑名单的风险伴随着,于是一时间,户部的衙门几乎快要被抢着缴税的商户们给挤破了。

“大人,我要缴税,快开门啊!”

“谁也别想阻挡我缴税,今天就是死在外面,我也要缴税!”

“缴税使我快乐,缴税让我幸福!”

李天在早朝的时候,被老尚书夏元吉大吐苦水。

“陛下,户部这两日被商户们围的水泄不通,老臣前去点卯,连大门都进不去。

只好从后门翻墙进去,可怜老臣一大把年纪了,居然还要做那翻墙的糗事,真是羞煞老臣啦……”

不知道实情的人还以为他这真是他这是在诉苦,但知道情况的人,心里都忍不住嘀咕。

“这个老夏,真不是个东西,你想炫耀就直接炫耀呗,还故意卖惨,真是个老滑头啊!”

李天含笑不语,有些吃味的黄准则是酸溜溜的道,

“夏老尚书要是觉得户部收税辛苦,我们户改局倒是可以帮忙!”

听到黄准居然要抢自己的生意,夏元吉顿时吹胡子瞪眼的说到,

“那可不行,我户部的事,怎么交给外人,不行,不行!”

抢着缴税,人多到差点挤破户部的大门,这种事即便是放到前后五百年,都是少有的奇闻。

也怪不得夏元吉要用这种方式来炫耀,他的确是有着炫耀的资本。

短短几天的时间,户部的钱袋子,就仿佛吹气球一般,猛涨一大截,达到了罕见的三百多万两银子。

往年最多的时候,户部的收入也不过是二百多万两而已,而今,只不过是几天的时间,这个数字就翻了快一倍。

按照这种比例,若是将京城的全部商税全都收上来,恐怕能达到六七百万两。

这其中虽然有夏秋两税同时收的原因,可能一下子给朝廷带来这么一大笔的收入,还是让他兴奋的整夜无法入睡。

作为大明的户部尚书,还真没有谁在这个位置上达到过这种程度,仅此一点,不管其他,他夏元吉必定会在大明的史册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笔。

虽然,户部只不过是捡了李天创办的交易所的一个大便宜,可是功绩即便平摊,他的功劳也是无法磨灭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