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四百一十二章 义务教育

我在明朝当皇帝 第四百一十二章 义务教育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16:17:56 来源:笔趣阁

一个早朝,几乎都在夏元吉的炫耀中度过的。

搞得其余六部的主官对他是恨的牙痒痒,却又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除了今年同样大放异彩的黄准,还能和这个夏老头对付两句外,其他人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谁让人家是真金白金的给朝廷创收了呢,他们即便有想法,但架不住人家现在有钱了,底气壮了。

工部还算好一些,天工院和天工局的开办,水泥工坊开工,马上就能有大笔的钱入账了。

可礼部、兵部、吏部,刑部,不仅没能有任何收入,还都是伸手要钱的主,他们此时除了干瞪眼,也只能在一旁吃干醋了。

早朝就在一人独欢众人皆沉默的怪异情况下结束了。

下了早朝,夏元吉等人被李天叫道了内阁议事。

到了内阁,夏元吉仿佛还未从兴奋中脱离出来,开口就对李天说到,

“陛下,京城的税改大获成功,老臣以为应当趁热打铁在全国两京十三省同时开始税改!”

杨士奇等人听到他这番豪言壮语都是不由的摇头苦笑起来。

李天含笑不语,杨士奇就对他说到,

“夏老堂部,你真当商税是这么好收的,你可知道陛下为了征收京城这一地的商税,废了多少工夫和心力。

且不说前期在京报上的宣传就引发的粮价暴涨混乱,就单说为了压制那些商户的捣乱,皇家钱庄花费在收购大宗货物的花销就达到了二千万两。”

“如今仅是天子脚下,京城一地,收个商税都是如此困难,贸然实行全国税改,会引发什么动荡,谁也无法预料啊!”

夏元吉微微呆了一下,听到杨士奇说的如此严重,他这才明白,能有今天的局面,是李天在背后做了非常多的准备才有的结果。

想到若是没有这些准备,可能引起的后果,夏元吉当时就吓出了一头的冷汗。

“陛下,恕罪,是老臣心急了!”

李天淡淡的摇了摇头道,依然微笑着说到,

“维吉不必如此,不管怎么说,效果是达到了,京城虽然只是两京十三省之一,却也是天下财富的聚集之地,他既然都成功了,也就是说,这个方式是可行。

将来在其他地方依样画葫芦也未尝不可。”

夏元吉仿佛突然明白了什么,弯腰拱手十分恭谦的道,

“陛下胸有沟壑,非是臣等能够窥探,老臣受教了!”

李天毫不在乎的摆了摆手,带着有些兴奋的语调说到,

“此次虽然代价巨大,可收益同样不小,朝廷多出了这几百万银子,又能多做很多事情了!”

听到要花钱,杨士奇等人顿时来了兴趣。

“陛下,司法衙门最近发展也是非常良好,从成立至今帮百姓解决了很多的麻烦,臣建议逐步在全国推广这种模式!”

杨荣也拱手道,

“天工院的水泥工坊已经建造的差不多了,可以进行投产了,但臣计算过了。

要想满足朝廷修建马路的需要,这点规模是远远不够的,少说还要建造十倍以上的工坊才可以勉强够用!”

黄准的户改局此时还是个捞钱大户,自身的开销足够用了,没有开口。

而任瑾此时并没什么重要差事在身,张了几次嘴巴,最后却都忍住了。

李天听到二人一个是扩展司法衙门,一个是扩大水泥工坊。

张口就是全国,扩建十倍。

吓得他一个哆嗦,险些一口将茶水喷出来。

他急忙放下茶饭,做出了一个打住的手势道,

“停停停,你们可真敢想,也真敢开口啊!

士奇啊,司法衙门推行全国的确是个好想法,但要开展到各州各县。

光是人手就差不多要一两万人,即便朕准了,钱也够用,又让朕去哪里给你找一万个人来。

子荣,朕也知道水泥工坊关系到,直道和边防的建设,同样很重要,可饭重要一口一口的吃吧,还是那个问题,工坊可以建,熟练的工人去哪里弄?”

见李天上来就否决了自己的提议,杨士奇和杨荣连忙又上前,想要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但李天没给他们这个机会,直接说到,

“这笔钱,朕已经有了打算,你们的想法还是暂时往后延延吧!”

两人还是有些不服气,直接问道。

“敢问陛下打算如何用这笔钱!”

原本李天是不打算和他们解释什么的,可见他们一副,不给正当理由,就绝不放弃的势头,李天最终还是将自己的想法向他们吐露了出来。

“朕打算用这笔钱,在京城和周边展开义务教育?”

此话一出,不止夏元吉懵了,就连杨士奇等人也是一脸的不解。

“陛下,教育臣懂,可是何为义务教育啊!”

这话问的李天有点脑仁疼,无奈的叹息一声之后,他继续说到,

“所谓义务教育,就是朝廷将教育百姓当成义务。

如果详细点解释,就是指,朝廷用律法的形式规定,凡是适龄儿童都要接受三到六年的免费教育。”

“免费教育”四个字在几个人心头饶了一圈,还是没能让他们理解。

其实这个时代,也并不是没有免费教育这一说。

不管是宗族之间创办的私塾,还是公办的学堂,其实都是免费教育的一种。

只不过,这个时代采用的都是择优而教的方式。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天资聪颖,有读书天赋的人才会有人愿意培养。

这样的教育与其说是免费教育,还不如说是宗族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对读书人的前期投资。

这种教育,教出来的也只是应试工具人,流水线的官吏,根本就达不到李天的要求。

而李天所说的义务教育则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模式。

采用强制入学的方式,让所有适龄孩童都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强行提升全民的识字认字的水平,和杨士奇等人心中所想的教育方法有着天壤之别。

杨士奇不禁疑惑的道,

“陛下,教书育人本就是朝廷和世家宗族的义务,好像也用不着大费周章吧!”

李天摇头道,

“士奇,你还是没能理解朕先前所说的话,朕所说的义务教育,关键不在于教育上,而是在强制二字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