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皇帝 > 第八百五十二章 心里上的博弈

一旦南京失去了他们现如今的陪都地位。

那南京那数千官员,一朝星云流散,整个大厦将会轰然倒塌。

到时候至少要有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人,一下没了生活来源。

这种事情,不要说那些官员们受不了,这些百姓们也是不可能承受的。

如果这部分只是几千或者几万,那么稍微平摊一下,倒也能勉强解决。

可是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失业人口,可就没办法轻松解决了。

有人可能会疑惑,不过是少了几千个官员,怎么可能会造成如此大规模的事业潮呢。

这点其实很好解释。

大明的官员,虽然没有定额说每个当官的家中能养活多少的家仆。

但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其实大家心里基本上都有了一个所有人都默认的规模。

像是杨士奇这种位极人臣,堪称文官之首的大官,家里要是没有一两百个仆人,那面子上也是过不去的。

再加上他自己的家人,来投奔的亲戚,以及自家店铺里面的掌柜伙计之类的。

林林总总的算起来,能直接和杨士奇扯上关系,算得上是他家人的人数,大概有三五百的样子。

杨士奇家的这个规模其实算不上大。

比他阔气的人有的是。

就好比汉王朱高煦吧,他的全家老小仅是在京城的部分就少说有三五百人,如果算上他在各地的庄子的人,全加起来恐怕要上千,甚至能到两千人了。

这还不算他封地里面的属官和属官的家人什么的。

但不管怎么说,杨士奇家的这种规模,也算得上是中上游了。

以他家作为参照。

那二三品官的家中,有一两百人,也是正常的。

四五品官,家里有三五十人也是在情理之中。

六七品,这个阶层的官又有点不太一样了。

四品以上的官不管怎么说,也都算得上是能上大天听的大官了,所以他们的各种作风什么的,可不是有朝廷和皇帝看着呢。

下面巴望着他们倒台腾出位置的人,也有不少,所以为了坐稳自己位置,不给人留下攻击自己的话柄,他们即便想要享受更好的生活,也会尽力的压缩控制自己的规模在一定的程度中的。

可六七品官就不太一样的了。

这些官算是大明中层干部中最低级的一个级别了,基本上都是地方官。

作为一方的土皇帝,手底下也没有人抢自己饭碗的压力,那些准备一辈子就这样,不打算再升官的人,他们是能搞多大排场就搞多大。

有的县官的府邸、私宅、仆人,甚至比很多京官的排场都要大。

这样的人,在大明其实也是不少见的。

稍微说的有点远了。

回到南京的话题上。

南京这几千名官员,少说半数以上都是七品以上的,这些人即便没有京官的排场那么大,但达到一半还是有可能的。

这些人就算是以一千人作为基数,那他们的所有仆人家人算在一起以平均数五十人算,那围绕着他们生活的也有五万人上下了。

如果连南京那些八品九品之类的文官也算上,他们的家人仆人,全家在一起,十万估计是打不住的。

如果仅是官员失去工作,他们毕竟都是读过书,有过当官经验的,要找一份养家活口的工作,其实也不算太难。

可是没了官职在身,没了俸禄和灰色收入来源,他们是绝不可能维持的了原本一大家子的生活的。

所以这其中少说要有七八万人要没了经济来源。

这些人还只是官员附带的家人的人数,还没算上,那些常年为官府服务的从业人员们。

他们常去的酒楼饭馆,甚至是风月场所,少说要有一半的人,没了固定的客源导致倒闭。

那些提供人力服务的轿夫马夫的什么的,更是首当其冲。

没了官员这个消费的大户,整个南京的旅游业也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先前,在玄武湖上泛舟嬉戏的那群官宦子弟们,少说一下子要减少一大半。

没了他们,玄武湖周边做小买卖的,开饭馆茶楼的人,也必然会跟着倒闭一大批。

这一连带下来,仅是官员下岗能造成的人员失业潮,就足以十万计。

如果在算上陪都地位被取消,商业上的毁灭打击,会造成的影响,说是几十万可能都是轻的。

没准整个南京城就就此从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型综合都市,一下子跌落成二流的城市,也不是没可能。

如果这些失业人群中有那么一两个喜欢蹦跶、且不嫌事大的人一咋呼,那挑起这些人搞破坏,也是轻而易举的。

如果有心人在背后操控他们的所思所想,那可能会激起的混乱将是更加无法阻挡的。

李天也正是担心这种事,回真的发生,所以才会在没完全制定好安抚这些失业人口的计划前,让杨士奇等人三戒其口,不得外泄这个秘密的。

但同时,李天也知道,刘辨之所以不会将这个秘密透露给更多的人。

因为刘辨是个擅长使用权谋的人,但如果一个国家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中,所有人都为了活下去而玩命的挣扎。

那时候,谁还会在乎什么权谋不权谋的。

而且他也不想因为自己的一个举动,让太多的人牺牲,至少这个开端不应该由他自己来开启。

他是恨朱家皇室,恨他们对自己的父亲祖父的赶尽杀绝,不留余地。

但他并不恨大明的百姓。

如果说为了给自己先祖正名出气,需要牺牲数以十万的无辜百姓的生命的话,不要说他自己过不了这个坎。

恐怕将来到了地府,他老子和他爷爷也会从地下将他追杀到天涯海角的。

刘家人擅长的是治国平天下的本事,不是血腥杀伐的阴谋诡计。

即便是报仇,那也需要赢得光明正大,坦坦荡荡。

如果是用这种牺牲无数人姓名的取巧办法,恐怕他自己都不会同意。

李天也正是明白,刘辨这种心里,才会认为暂时南京那边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