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八章 说不明的想法(下)

颠覆晚金 第八章 说不明的想法(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遥想当初的时候,,高河二人,一直想让王会纳入山东的三人团,虽然到现在也没在实质上走出这一步,但王慧已经开始参与最内部的讨论,,这些讨论,不仅仅是根据地目前面临的重要决策,也包括对未来战略的宏伟构想。

早在中条山战役发生之前,三人就达成了共识:,蒙古人在两次进攻根据地失败后,一定会选择迂回战略,优先攻取河南陕西,制造对高俊的全面包围,所以,下一阶段的大战,必然是金朝军队和蒙古军队之间展开,而三个人经过一系列讨论之后,也同样达成了另一个共识,那就是金军必败。

这样矛盾就出来了,如果让蒙古人顺顺利利的打败晋军,那么,蒙古人进可以攻取河南,包围山东,退可以休养生息以图再战,只会一次比一次强,而高峻困守山东,,形式就变成了死局。

再加上史天泽在河北经营得利,蒙古人大有落地生根之事,对于高俊来说,最需要的莫过于让蒙古在河北的统治松动,这才有可乘之机。

这也就是王慧线给高军的第5册,因势利导,引诱蒙古人过度压榨河北,引发其统治危机,尤其是削弱史天泽等人对地方的控制力。

这样的行为不亚于是钓鱼执法,,这也是高军迟迟不用此策的原因,但是,面对着越来越凶险的局势,高俊也终于做出了判断,。为了能够快速结束痛苦,他也必须得引诱蒙古人下点狠功夫了。

这才是高俊熙中的另一个主要目的,适当的抛出一点甜头,引诱蒙古人在没有经过任何消化的情况下,强行发动第2次大战,为了歼灭高俊,蒙古人一定会选择集中所有的战争资源,对占领区进行狂热压榨,这样的话,高军的目的就能达到了。

换句话说,高俊熙中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在犹如大洪水般的蒙古人面前,逼迫他们集中资源压榨河北平民,又要使自己全身而退,为大洪水退却后的返工做准备。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高俊在沃州足足呆了7天,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抚慰百姓,本着大善人一样的心思,广泛救助冀南地区的人民,使得人人称颂,佳佳欢迎。

然而7天一过,太平军,选择了东归,在高峻的布置下,军队以隐秘快速的方式,连续穿越成乡镇店,华北平原已经恢复了不少生机,农民们正在播种,虽然一路上大部分土地还是撂荒的,但经常能一见的农田还是带来了不少美好的气息。

高俊是在一个农舍歇息的时候接到的消息,木华黎果然选择了全军,移至河北,。准备挟胜利之威,趁着高俊估师远征的时候将之消灭,为了达成这个战争目标,已经耗尽所有储备的蒙古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搜刮,刘勃麟,史天泽等人都接到了各自摊派的任务,要为经过的蒙古军队准备大量粮草。

“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哪来的那么多粮食?不过,一说这个我想起来了,青岛那边有没有消息?从南宋来的船队到了吗?运来了多少粮食?”

“今年到现在已经从南方运来粮食近2万单。”赵芳早就把数字记到了心里:“,运送来的粮食相当之多,根据线人的报告,南宋官方已经有所警觉,所以之后两三个月内,可能会降低,交易频率,,暂时减少度娘。”

“也好,也好,做的是真不错啊。”,高俊不禁想到阴去寒,没想到行家出手果真不同凡响,新区还来南宋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就已经铺开了商业网络,向自己这边走私了如此多的粮食。

大概是感觉到了高峻的想念,音曲寒重重地咳嗽了一声,尽管已是春季,但偶尔还有春寒,对于整日熬夜的阴气寒来说,实在不是个好天气,近日来他频繁的咳嗽,身体已经出了不小的问题。

“殷姑娘,你不喝点吗?”挺着肚子的四夫人走进了阴去寒的房间,还捧着一个小小的汤中,里面是热气腾腾的奶白色的鳜鱼汤,是不多得的佳品。

“夫人,你怎么过来了?不要夜里四处活动,仔细脚下呀。”阴驱寒,治下笔,赶紧过来扶住斯夫人,让他坐在自己旁边。

“我还有什么脚下步脚下的,这几日,承蒙姑娘陪伴,我也舒心了许多,整日里又是好饭好菜,,我都快成活神仙了,倒是姑娘你,,白天夜晚忙着赈济灾民和生意场上的事情,这么下来,你的身体可吃不消啊。”

“夫人,你放心吧,我会注意自己的。”应去还说着,揭开汤盅的盖子,那鱼塘露出极鲜美的颜色,透出氤氲的气味来,可是他却在这时想起了,那些形同骷髅的灾民,香味儿一下子变成了腥味儿。

淮南的灾情日益严重,虽然已经到了春耕季节,但朝廷还是拿不出任何方案来,失掉土地的江南势力们心有不甘,还心心念念的想着圈地,而薛吉等人,知道,高俊不会发动南侵,所以就安心的拿这个当由头去朝堂搞内斗,少数清廉正直的理学人士,又疏于俗物,不能制定完整的赈灾方案。现如今淮南已是死局,只能等着外人想办法破解。

就在淮南的形势一日早过一日之计,河北这面也开始出现不佳状况。

木华黎这次率军回归,直接要求刘国林和史天泽提供粮草,难坏了这两个句型是猴,毕竟粮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一年到头辛苦刨食,9年才得一年保,虽然事后我们已经经营了几年,但家底也谈不上丰厚,蒙古人好似蝗虫过境,直接把他们的储仓,掀了个底朝天。

尤其是史天泽,,一直以来轻徭薄赋,招纳流民,导致的结果是民心虽稳,但是仓储,却不是十分丰厚广大,虽然尚且能支撑作战,但是面对蒙古人突如其来的高额要求,却周转不急。

“那么,你治下的人民家里有的是粮食,地里长的也都是粮食,你就不能让他们把这些粮食拿出来吗?如果你连这都做不到,大韩为什么要让你来统帅真定府?”听到史天泽的辩解,前来传信的蒙古使者却十分不悦:“,尊贵的史大官人,你应该知道,大韩给了你什么权利,又让你承担什么义务?官人现如今一步登天的机会就在您面前,您为何要在此时瞻前顾后?”

史天泽是有苦说不出,毕竟,谁也想不到蒙古人会连续发动两场大战,进而提出如此巨大的,粮食要求,史天泽对此完全无能为力。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人简单粗暴的告诉史天泽,关键时刻要狠得下心,从你治下的农民家里取来蒙古士兵需要的粮草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