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点(上)

颠覆晚金 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点(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连续一段时间,整个河北都笼罩在暴政的阴云之下,面对蒙古人所下的命令,刘伯林、张柔等人都毫不犹豫的立即执行了,但是史天泽还在犹豫。

乱世中的仁德就好比黑暗中的烛光,他只不过是在真定府实行了一年仁政,就已经使得河北百万流民拖家带口前来投奔,为他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劳力和兵员,正是依仗着这些流民,他才能够在今年年初一鸣惊人,驰骋河北西部如果听从蒙古人的建议,突然抽血税下死力,那么过去一年的积累可就算全完了。

底层有他们的需求和底线不能打破,而蒙古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夹在中间的史天泽突然有一种浓浓的窒息感。

蒙古人的绳子一方面拴在他的脖子上,另一方面也在往高俊的脖子上爬,得知太平军全军出动之后,蒙古铁旗顾不得中条山大战后的消化与休整,全军立刻疾驰向东,打算在东面也打一个胜仗。

不过,考虑到河北地区的供给实在有限,木华黎也不得不留下两三万人马继续留在河东,这些人准备进入陕西,打击盘踞在那里的金军,现如今也只有陕西边陲的金军还略有战斗力了,主要是完颜合达、潘正和胥鼎他们。

而大部分蒙古军队则继续向东,他们绕着曲曲弯弯的山路,顺着太行山之间狭窄的陉道向东,就仿佛是山间的洪流一般猛地冲入华北平原。小规模的义军力量在他们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

得知高俊并没有及时回撤之后,木华黎更加兴奋,蒙古铁骑十天之内狂奔八百余里,全军从河东移师河北。当然,为此而消耗的各类补给,是一个天文数字,人粮马料基本损失殆尽,不是吃了,就是为了快捷行军扔掉了。

抵达河北之后,蒙古人一方面传信给河北各世侯,催促供上粮草,另一方面则立即向南,分道各地搜索高俊等人的踪迹。

此时,高俊正在滑州的一所农舍里翻看最新的各地呈报:蒙古人的暴行短期之内效果惊人,组织成型的义军几乎被尽数歼灭,而蒙古人所经之地则毁村社,屠人口,甚至整村整村的杀光取食,造成了赤地千里,短时间内不会爆发出极有力的反抗运动。

但是,在蒙古人兵锋未至,只派出去催粮官的那些地区,反抗则强有力的爆发起来。从燕京那边已经传来消息,张柔在冀中的统治极度不稳定,整个雄霸地区几乎都是叛军,西面的真定府虽然还没有全面催粮,但是史天泽压力极大,风言风语也很多,有了些人心不稳的意思。

李全一贯不喜欢靠收农税过活,更习惯于用自己的兵马作为仰仗,培植商人赚快钱,短期内他确实满足了木华黎的要求,但是由于各地的混乱,他的收入也大打折扣,近期内财政不稳。

这些还算是不错的,至于其他中小世侯,要么是迅速把蒙古人的要求压到农民头上导致民变,要么则无力在领地内大举征税,被蒙古人撸掉官帽。

总之,河北形势出现了一次大的震荡,大洪流不仅是针对抗蒙势力,亲蒙势力同样在遭遇考验,风口上的猪飞起来的不少,而现如今该是大家现原形的时候了,谁的根基深,谁的道行高,马上就能显现。

“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的任务就是把弟兄们全须全尾的带回山东去。”高俊放下了厚厚的文件,恰好王浍飘然而至,高俊连忙请这位太平军首席谋士坐下,斡脱端上来茶具。

“这次王先生随我亲征,真是太过辛苦,回去应该让先生调养些日子,小事不打扰先生。”

“太尉客气,太尉亲自披坚执锐,夜不释甲,老朽两手空空跟在后面,已经觉得惭愧,还谈什么辛苦不辛苦,我向太尉献上的六策,如今有五策已经灵验,只差最后一策,河北即可大功告成,太平军北伐将建立不世之功。”

“是啊,后三策我一直不想用,可是,完颜珣撤换安贞,蒙古人大肆征粮,他们自己就动手干起来了。至于第六策,我也实在不会用。”

“无妨,太尉,老朽有些预算,就算太尉不愿用此策,到最后一切也都会水到渠成的,天数难易。”

“是啊,历史的车轮是不按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也许第六策最后也会实现吧,但现如今,咱们要先考虑考虑如何把1万多兄弟带回山东,咱们在河北多逗留了数日,确实吸引住了木华黎,也让他一下子烧穿整个占领区的财赋,但是如果咱们不能返回山东,那他这笔钱岂不是就花得合算了吗?”

“那郎君以为应当如何返回?”王浍这句话倒不是卖弄关子,他是真的想问高俊。

虽然王浍对战略规划颇有心得,但直接的战役设计却不如高俊,而高俊虽然能够组织一场战役,明确各部的目标,但论起直接的战场指挥,则不如潘正以及李铭、冯达、张惠等诸多太平军名将了。

高俊何尝不是头痛于此,太平军能打的将军们都已经被散在各处,留在高俊身边的还没有能筹划大规模战役的,就算有,在河北平原与蒙古人见阵未免也太不明智,高俊并非是没有办法,但那种办法也不亚于一记七伤拳,让他实在难以启齿。

看着高俊久久不说话,王浍的大脑也在飞速的思索着,也就是那么一个心有灵犀的时间,他一敲扇子:“太尉想从河南走?”

“事到如今,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全军星夜兼程,两三日内确实可以赶到黄河岸边,但是渡河何尝不是危险重重。虽然我军已有水师,可以移到黄河沿岸,但是我大军突然进入幾内,恐怕会朝野生疑,上下猜忌啊。”王浍对高俊的想法确实感到有些意外:“更何况,名义上山东还是分属几公,各自带领一支兵马,这次太尉如果真的直接从河南走,那我军的实力就被朝廷觑见得一清二楚,官家本就是猜忌之主,高琪更是见贤妒能。我看这么做的话,恐怕官家对山东会更加防范,届时我军北伐,后方就始终有巨大隐患,这一点不能不考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