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变乱(上)

颠覆晚金 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变乱(上)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连夫人都管不住了,在短期内这给了郭延嗣极其巨大的压力,甚至于他能够感受到,从军官到士兵,看他的眼神当中都带着一点特别的意味。

几天之后,高俊得知了此事,心下还是有些气恼的,堂堂将军夫人说不见就不见了,一方面对郭延嗣的名声很有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根据地的污点。

“尽可能找一找,而且不排除被蒙古人绑架或者是叛逃的可能性,要做好多方面准备,礼政府要事先准备好声明,万一出现恶劣情况,及时控制舆论。”这是高俊的全部指示,说实话,他在心里也认为郭夫人不会不明不白的逃亡,这其中一定有所隐情。

但是,工作毕竟还要进行,郭延嗣就算是急的发疯,此时也必须把工作放到第一位上,全军上下正在做决战前的准备,他们营不可落后。

就在这段时间,高俊进行了最后一轮人事调整,赵汝凡有些意外的得知,自己要马上开赴陕西接替张天纲的位置,而后者会被调到山东来。

“山东根据地资格最老,宝贝也最多,工业商业这些复杂的东西,没了你,我还真怕玩不转。”何志也在送别赵汝凡的时候也有些感慨:“不过我们已经商议过,人员还是要多轮岗,在陕西方面也急需一个能够统筹全局的人才,这方面可以说是舍你其谁。”

话是这么说,赵汝凡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当天回家之后,他一再追问茶茶,小舅子银全这段时间有没有犯什么事,会不会是把他支开,然后再采取调查。

“要我说啊,银全快些辞官为好,他本来就不能胜任这种工作,我总归会给小舅子安排一个体面的行当,你又何苦让他为官,万一出现什么事,你我都保不了他。”

“我何尝又不知道呢,但是父亲临终前,一再拜托我要照顾好两个兄弟,现如今,如果都不能让银全有个好出身,我这个当姐姐的日后又有何面目面对九泉之下的父亲呢?”

这样的话自然也就谈不下去了,赵汝凡是带着一肚子怀疑上任的,不过,其实高俊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想法,这次轮岗也是在计划之内的。可能连赵汝凡自己都不大敢相信,高何二人对他的评价远比他自我评价的要高得多得多。

全根据地快速运转起来,所有的工场日夜不息,加紧制作各类器械,铸炮厂已经开始公开工作,毫不遮掩的铸造一门门威力强大的火炮,其他根据地内的民营作坊也大多接到了军事订单,并且一再强调要他们快些完成。

这些在山东根据地内营业的工厂大多数都和高何关系匪浅,也清楚轻重缓急,此时纷纷暂时停下民营作业,全力帮军队完成军需。

就连全齐州最负盛名的绸布作坊都接到了订单,太平军在这里定制了近四千条各类勋绶。

其它各类物资更是数不胜数,就连乐器作坊们也全力行动起来,连芦苇都涨价了,根据地的民营市场经历了一次小小的震荡和萧条,那些受过教育或者眼界开阔的人都清楚,高何马上就有大动作了,不过,他们此时还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只有少数真正见识卓远之人意识到,也许,持续了十年的蒙古之乱即将终结。

太平军主力依旧驻扎在河南归德一带,并且持续的征兵,但是完颜珣却对此采取了欢迎态度,高俊坚定的保皇态度让完颜珣对高俊特别放心,甚至希望高俊能够继续镇守河南,保持京畿的秩序。

至于山东,丢了就丢了吧,现在稳住开封才要紧。

为此,他还特意派人去抚谕高俊的军队,并从内库拨给酒肉来劳军,非常巧,担负这一任务的居然是高俊的老熟人白华,两人相见,真是分外唏嘘。

“我本来还想派人去开封拜访白学士,但那时我听闻你已经受命前去洛阳,怎么却突然到我这里来劳军?”

“太尉真是明知故问,现如今洛阳哪还有几支军队需要长史?中条山大败,朝廷精锐付诸流水,现如今也只有太尉的军马可以仰仗了,官家与朝堂诸公对太尉现在是倾心委付,只求太尉不要让大家失望。”

高俊在心里只能冷笑一声,真不知是完颜珣太天真还是自己太险恶,事到如今,他们倒还真的开始临时抱佛脚了。

“我不在中枢,对于其他战线上的情况不太了解,现如今洛阳以西的地方情形究竟如何?”

“真可谓一日坏似一日,蒙古人已经拿下了河中府,但是并未派兵留守,强征当地民夫毁掉河中府城墙之后重新率军北归,听说现如今已经到了河北。

整个河东都已经被烧成一片白地,平阳、霍州等名城也全部都被拆毁。多少雄关都化作一片瓦砾,昔日的金汤天险,如今只落得个斜阳衰草而已。

承裔元帅还带回来上万步兵,并且在洛、郑、陕一带大举征兵,现如今又聚拢了四五万军马,都在洛阳一带屯驻,小心蒙古人渡河偷袭,朝廷已经设立虢州行省,以承裔元帅提控。

陕西行省完颜合达也率军东来,现如今在同州聚拢了各处败兵,与胡天作会合,两军加起来不下八万人,也在河西观望。”

“这十二万兵马都在河西河南?”

“没错,只有完颜仲元相公率军挺进河东,正在重新修复河中府。”

郭仲元早就被赐姓完颜,高俊得知他在河东,略微放下些心来:“郭大相公用兵方家,如若官家能重用此人,而不是庆山奴这个酒囊饭袋,中条山之战,我军也许不会输得这么惨。”

“太尉,这话还是少说为妙,现如今太尉手握重兵,应当谨言慎行,可千万别忘了前不久刚刚被赐死的罪臣安贞啊。”

一说起安贞,高俊又忍不住叹了口气,他只见过这个金末名将一面,不得不说,仆散安贞给他的印象不算太好,那人带着天生的傲慢。但是高俊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个杰出纯粹的军事家,在用兵方略上确实技高一筹,不过他太纯粹了,对于政治简直幼稚,这是他悲剧的原因。

但是,更严肃的说,为什么仆散安贞一定要懂得政治呢?为什么他不懂得政治就会死的这么惨呢。完颜珣才是这场悲剧的真正原因,甚至说,日渐走向腐朽的君主独裁制度才是悲剧的真正原因。

宋,金,明,一个比一个灭亡的窝囊,这是上天一次次的警示我们,越来越集中的君主独裁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被赐死,是安贞的小悲剧,但是,所有的人都在内卷,都在工于心计尔虞我诈,在官场上勾心斗角,把宝贵的精力全部用在毫无意义的内耗上,这是成千上万的人,成百上千年历史的大悲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