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变乱(下)

颠覆晚金 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变乱(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1:57 来源:笔趣阁

不过,洛阳以西的局势发展的如何,并不严重影响高俊的战略布局,根据最新得到的消息,孙庭在辽东方面已经获得了完全的战略优势,金朝与高丽的联盟成了辽东的主流力量。

但是,在辽阳一带盘踞的地方自治势力,以及长白山南麓,甚至是曷苏馆一带盘踞的契丹残余势力,以及长白山北麓的蒲鲜万奴依旧十分顽固,会宁府虽然也被金军解放,但是这里人烟稀少产出不足,又屡遭兵祸,甚至不能抵得上山东一县,根本没有成为根据地的价值,张惠匆匆招募了三千军队之后,也不得不重新南下,到土地更肥沃的辽南平原来。

而且,蒙古方面也意识到了辽东形势出现了重大变化,根据河北情报网的消息,木华黎已经将大定府等地区交给了张柔,让他牢牢堵住东北的咽喉要道。而蒙古大将三模合率领骑兵自海岭东进,北打南守,干预辽东。

现如今为人所熟知的那条辽西走廊此时还不算成型,到处都是滩涂,根本就没有交通价值。现在东北与内地的联络通道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锦州-宁远-山海关一线,而是更靠北的一条通道,辽阳出发,向西北走咸平府,经过山间盆地的大定府,然后折向南面,从古北口进入华北平原。金元时代以前,这才是东北与内地的主要联系通道。

所以,木华黎现在把张柔抽调去镇守大定府,就是想堵死辽东和华北之间的联络。这个战略是正确的,蒙古人在华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现在正是天赐良机,他们要迅速稳定河北的形势,消灭彭义斌,然后攻打陕西河南,完成对山东的战略包围。

因此在最近一段时间,赞皇县遭到了敌人的猛烈进攻,木华黎先后树立了抛石机二百余座,火炮二十多门,日夜轰击不停,整个赞皇县的城池四壁都被打成粉末,根本没有半堵还立着的城墙。

但是彭义斌的士兵们组成了新的城墙,在倒塌的废墟之间隐藏着他们的火炮,不起眼的残垣断壁里面是拿着大刀的敢死队员。每当城池被轰塌一段,他们就用从城里拆掉的砖瓦,木桩乃至血肉去重新修补,赞皇县的城墙早已塌了,但是却出现了一环浅浅的土丘,依旧保护着城内数万军民。

信安县的状况同样极度糟糕,蒙古人集中力量突破了一道又一道的沟壕,原本网格状的根据地水域一块又一块地被蒙古人吞并,太平军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但是,白洋淀的芦苇荡里隐藏着太平军的伏兵,平原上的村庄里到处都是联络的地道。平民们想尽办法转移他们的财产,拒绝交出粮食,逼得狂性大发的蒙古人不断的杀人取食,而这更刺激了百姓们成批的往芦苇荡里跑,和敌人继续周旋作战。

最有游击经验的赵永下了死命令,太平军务必要帮助百姓转移,甚至于全营一起出动,只是为了帮助百十名百姓逃入芦苇荡当中。只要不断的给百姓这种希望,民心就不会垮,大家就不会选择举手投降,而是继续利用他们手中简陋的工具挖着地道,凿着沟濠,帮着太平军去实现那个遥不可及的复仇之梦。

他们的士气维持不了几个月,这点高俊也从情报中了解的很多。为了让这两支军队再多熬上几个月,直到太平军做好最后战争前的准备,高俊必须再多想些办法来。

愁,实在是太发愁了,高俊这段时间天天对着河北地图琢磨,但是已经没有成建制的大部队了,武仙还躲在太行山上,据说也正在被蒙古部队全力搜杀,形势非常紧张。

郭文振、张开分别驻守在平定州和石梯山,他们的状况也没比信安县的冯达好到哪里去,同样是苟延残喘而已。

河北还有什么可用之兵?

高俊一连几天都在思索这个问题,甚至冷落了刚刚从开封赶到归德的殷敏,这位名动开封的才女现如今出落的楚楚动人,要不是左手有些残疾,恐怕求亲者已经踏破门槛。

得知高大哥心情不好,殷敏也不好去打扰高俊,眼看已是百花绽放,这一日,她在城郊采了不少花卉,倒是想着这些东西凝神静气,或许可以让高太尉的办公室有兰芳之气,所以才蹑手蹑脚的进来。

一直埋头于案牍之间的高俊看到殷敏,心情倒也真好了不少,花瓶里插上一束花,果然屋子里面味道清新了许多。

“这可真是个享受啊。”高俊闻着淡淡的清香,丝毫不顾体面的伸了个懒腰:“多谢敏丫头了——我这屋子里插一束就够了,你把那几束送到王先生那里去。”

“放心吧,王先生那里的花我早就准备好了,这几束都是给你的。”

“搞这么多干什么?放到我这里倒是糟蹋了好花好草的。”

“一束花再大又能有多香,倒不如拆开来多分几束,插到不同的地方,这是开封这些年流行的装饰法,还有在室内放水果来增香的,也是要分放几处。”殷敏摇摇头:“前线将士过得这么苦,可是有钱人还在穷奢极欲,一个香炉就能解决的非要用新鲜的花草水果。殷家在这方面也向来不做表率,仗着太尉的声势,重新扩起来,又开始大讲排场。”

殷敏突然发觉高俊在沉思,还以为是自己讲的这些家长里短的琐事让高俊心里不痛快了,连忙要向高俊道歉,但是后者却制止了他:“你说的对,一束花大一点香一点,却也很难笼罩整个室内,多层次,多维度,不对,是多地域,多阶级的人联合起来的反对,可能声浪更高,对蒙古人的打击更致命。要把全社会对蒙古人的普遍不满给勾出来,制造一个全面的反抗蒙古的浪潮,为咱们争取这几个月的时间!”

正在筹划大策的高俊突然缓过神来,看着殷敏怯生生的望着自己,这才一拍脑门:“你看,我跟你说这些干什么。好啦好啦,你的花很漂亮,我很高兴,你先回去,这段时间还要麻烦你为咱们太平军多绘制一些宣传品。听说你现在私下在搞一个全太平军各都的认旗图鉴很好,要画得精细一些,并且加一些改良设计。”

殷敏有些不放心的走了,而高俊快步走到地图前,开始研究起来。

高俊也清楚,他费尽千般努力顶多也就是点起一根火柴,如果没有遍地干草的话,燎原烈火是烧不起来的。

不过他想不到的是,这根火柴甚至不用他点,笼统的说,点燃火柴的是郭延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