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颠覆晚金 > 第二十二章 顺与叛(下)

颠覆晚金 第二十二章 顺与叛(下)

作者:边郡箭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10:33 来源:笔趣阁

一切的一切都与高俊事前的规划差不太多,仅仅依靠东线的进攻就迫使全部蒙古军队投入竭力抵抗当中,一丝余力也抽不出来了。如果没有开封朝廷的背刺,潘正此时在西面大举渡河,进攻平阳盆地,足以立刻将河东蒙军截成两段。战场形势将为之一变,可恨,现在潘正却被拖住了。

高俊做了一个有些危险的估计,认为各路光军最多只能拖住敌军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西部火山州一带的蒙古军队会帮助他们的友军一一摆脱光军的束缚,一起投入到盂山战场,在这个最重要的节点上压垮高俊。

此时高俊也无非是两个选择,第一是后退一步,择机待战,这很稳妥,但是形势瞬息万变,一招不慎就会造成灾难性后果,之后再想要得到这么好的进攻河东的机会就很难了。

而另一个办法就是一场豪赌,相信潘正有能力解决陕西现在的困境,所以留守在盂山前线继续拖住木华黎,然后等待潘正大军渡过黄河,进入平阳。或者是等待潘正被彻底收拾掉,各路蒙古援军齐聚盂山,把高俊一路赶回太行山以东甚至是黄河以南,接着被完颜珣当做是乱臣贼子非法抗蒙的典范,拉到开封去砍头。

这又是一个关键抉择,潘正到底能不能相信,高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对于这个问题,何志也反而看得更开通一些,事到如今,唯有相信潘正。

当初就是何志也一力劝说高俊将潘正纳入三人团的,他对这个山东农村青年特别有信心。

远在真定府的王浍也关心着河东前线的战局,与何志也一样,他也对潘正有信心,早在此之前,他就一再对别人说潘总裁是诸将当中最近似于高太尉的人。

只有高俊担子太重,在此时反而一直在犹豫,这些天来,除去筹划一般军务,每天晚上他也会抽出时间去见士兵代表,这些人大多立过战功,长期追随高俊,见到太尉时往往激动得语无伦次,与此同时,他们也对高俊言听计从,像儿子一样孝顺,无条件的忠诚,愿意执行他的一切命令。

这样的信任与忠诚是因为高俊时时刻刻在考虑他们,时时刻刻在为他们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奋斗,一直筹划着建设属于大家的未来。高俊必须为这些人负责,绝不能在无意义的冒险中损耗华夏好儿郎的生命。

腊月初二,前线再度发生激战,光军在秦宁的指挥下守卫山头,而蒙古人以骑兵开辟山间道路之后,以步兵发动猛攻,激战持续了两个时辰,最后蒙古人抛下近百具尸体后撤退,这也是最近十天以来爆发的规模最大的战斗。

高俊登上了激烈交战山头后面的山峰,在这里居高远望前方战场,并且调动各路军队前去支援,有赖将士应战得力,最终击退了敌军的进攻。然而这又加深了高俊的疑虑,蒙古人的调动开始变得频繁有力,这是不是他们已经收到了某些强有力的信号?难道潘正已经被彻底击败了吗?

高俊就是带着这种忧虑的心情会见战胜者秦宁的,如果是别的军官,在刚刚立下大功去面见统帅的时候发现统帅是如此的心情焦虑,一定会感到惊慌失措,以为自己有哪里做的不好。幸运的是,秦宁和他们不一样,尽管打了一场胜仗,但他却没有过多展颜,只是又仔细擦拭了一遍他珍藏的那个小拨浪鼓而已。

所以两个人见面的时候居然都是眉头紧锁,不像是战胜之后召集军将的表彰赏赐,反而好比战败要开追责会议一样,让周围的人都大惑不解,甚至开始窃窃私语。

“秦宁,要是在战场上你真的死了。还有什么遗憾要我们去帮你完成的吗?”

“人都死了,完不完成又怎么样呢?我倒是不担心,这场战争中很多人都是要死的。大丈夫不患死,患死不中节,如果真的死的话,我也希望死在前进的路上。”

这话让高俊的眼神突然光彩熠熠:“你要死在前进的路上吗?“

秦宁立刻坚定的点点头,连一点点犹豫都没有。

高俊长叹一声:“这样也好,反正咱们活的本来就都没什么意义,前二十年大家都算白活了,今年但愿大家都不白死。”

战胜的宴会上却大谈什么活啊死啊,让周围的人都感到莫名其妙,可高俊的心情明显愉快了很多:“弟兄们,咱们就钉在这里,跟木华黎好好比划比划。”

这句话倒是意味鲜明,贺万岁率先举起酒杯:“太尉说的是,咱们就喜欢听这样提气儿的!”

这一日主宾尽欢,高俊也不像前几天那么眉头紧锁,也开始和木华黎频繁正面交锋,光军本身战斗力就不弱,每次作战后也会总结经验,反而让木华黎吃尽苦头。

何志也倒成了全军最闲的人,反正此时也没有多少民政工作可干,干脆利落的收拾掉娘子关一带的汉奸之后,他每天就在营中会见军民官员,处理一般事务,更多的时间则是探访军兵,询问其饮食起居。

这几天来,何志也拜托军中主计运输部队的木匠帮忙,临时做了十二三副简陋的象棋,在军中主持起象棋比赛来。他大学的时候就参加了棋社,还是象棋分部的部长,车轮战干翻十一二个人完全没有问题。

下棋成了何志也与军官士兵谈心交流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下棋很费脑子,士兵们无暇把精力分配到其他方面,所以经常在何志也面前一不小心就漏了大实话。

总体来说,士兵们对眼下的状况满意,但他们凭借着直觉也知道之后必有大战,很多人会死,对不可知的未来有些担心,但是天无绝人之路,他们依旧带着朴素的乐观情绪,相信高郎君绝对不会致使军队战败。

“有这样的想法就好。”何志也端起碗来,喝着热气腾腾的汤,这些天来他在军中四处游走,也跟士兵们一道吃饭。高昂的士气也源于后勤的及时保障,战斗期间,前线的光军士兵吃的可是大米。

光军主要的粮食储备,无非是米、麦、谷、黍四类,分别是大米,小麦,高粱和小米,还有少量的黏小米、江米、黄米和荞麦。

米麦价高,后面两种才是士兵的日常饮食,穿插着掺一点点小麦,只有当临阵状态的时候,才会用净米净面来喂军兵们。盂山前线极为关键,高俊当然舍得让士兵吃好一些。这两年山东改的水田不少,大米产量比十年前翻番,倒也不必吝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