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一零零四章 摘面具(十一)

门阀赘婿 第一零零四章 摘面具(十一)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1:16:33 来源:笔趣阁

真的有人不愿意当皇帝吗?

翻看历史,答案是明确的,有。

有的人为了不当皇帝,甚至故意作践自己。

他们不想当皇帝的理由不尽相同,各有各的难处,但大体来看多是厌倦争斗、明哲保身。

帝国就好比一家超大的集团公司,公司老总迟暮,欲选继承人。可这位继承人看到的却是腥风血雨,搞不好就把小命弄没了。

可如果不去当接班人,就可以过得轻轻松松,整日吃吃喝喝,玩女人,开小公司,当国民老公,无比逍遥。那么还有人愿意接班吗?

历史上不想当皇帝却被逼着当皇帝的人不少于五个。有的当了一段时间皇帝,就把皇位禅让出去。而有的坐稳皇位后,反而激发了斗志,贪恋皇权,继续坐了下去。

当贤王再次问张云龙,想不想当皇帝时,张云龙不假思索地道:“臣与赵御相比。打仗,他不及臣;筹谋,臣不及他。若想统一神州,梁朝缺的不是战将,而是筹谋全局者。”

这是不是张云龙的真心话,只有张云龙自己知道。

或许张云龙果然是一个具有博大胸怀和奉献精神的人,主动把皇位让给更贤能的人;又或许他就是不愿意去当梁朝这家合资公司的老总,因为这个老总不好当。又或许有别的什么原因,但他给出的答案就是这样一句话。

听张云龙如此说,贤王老爷子苦叹一声:“可孟氏和西门氏是不会答应的,若我没猜错的话,孟丹青和西门真森已离开洛阳,不多时,他们的家族代表就会进宫谈话……”

老爷子见惯风雨,与门阀打了几十年交道,所言果然不差。当听说赵棣被砍死在斗彩擂台上时,两门阀首领立刻撤离。他们不参与赵氏内部的战争,但他们不能允许唐氏门阀培养的赵御登上皇位。

孟氏和西门氏谈判代表先后进皇城,请见贤王,可贤王不见他们,只说与曹玉簪谈判结束之后见面。

虽然不见,可门阀代表传话称:若你们选赵御当皇帝,就相当于撕毁《泰平之盟》,孟氏西门氏将发兵征讨。到那时,飞虎军、虎贲军三十万合兵一处,看你赵家如何抵挡。你们不要忘了,现在唐振远在安西,就算他长翅膀,也飞不回来!

……

天已经黑了,各方战斗已经彻底结束,各支队伍明确归属,纷纷聚集。

与此同时,康王被逮捕的消息,已八百里加急扩散至郑州、相州、莫州、云州。贤王老爷子说,主动投诚者,既往不咎,并且保持原来官阶,只是在职务上会有所调动。

贤王强调说,各部队能保持克制,不打仗,不损耗,这就是功劳,将封侯。

尤其云州大将公孙雄,若公孙将军能稳住燕云大局,将获得世袭罔替之侯爵。

此时抛开郑州、相州、莫州、云州各部队,只说京畿之地。贤王手中兵力是曹圣的三倍,在谈判中占据优势。

贤王派使者进军营见太后,说:希望太后进城,参与皇室与门阀的谈判。

被曹玉簪断然拒绝。

谈判陷入僵局,但贤王老爷子也不着急,而是坐在后殿,见到被押送进来的康王赵棣,还有倒在担架上奄奄一息的张康。

张康能打,可他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此时的他神志不清,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伤口还在渗血。

赵棣神情没落地站在那里,头发蓬乱,王袍缺损。

贤王没逼他下跪,只是盯着他问:“你是老十七吗?”

听到问话声,赵棣突然大笑,笑得前仰后合,可突然又痛哭出声,声音怪异,好似掐着嗓子说话:“我不是老十七,谁是老十七?”

赵棣指着周围的一群人,尤其当他见到胡荣时,怒视道:“你们是不是以为老十七已经死了?都以为我是假的!都以为那副骷髅骨架是我?哈哈哈,你们都被我骗啦!哈哈哈哈!当年我骗得过陈梅,当然也能骗得过你们!”

贤王凝眉道:“你的胡子是怎么回事?我印象里,你的胡子很浓密,而且你的声音也不对。”

好似凉水浇头,赵棣突然坐到地上,他没回答贤王的问题,而是目光呆滞地看着担架上的张康。

赵棣的脸变得扭曲,欲哭无泪,呛声抽噎。干哭了几声,叹气道:“三哥,有些话我不想让外人听到。”

贤王左右顾盼,挥了挥手,张云龙和五名金刚离开大殿,只留下胡荣一人。

“说吧。”

赵棣知道,贤王是不可能把胡荣也撵出去的,于是道:“陈梅的第一个孩子是我的。”

赵棣的第一句话,就让贤王一惊,可贤王没有打断赵棣,只听赵棣继续死气沉沉地说:

“陈梅为了报复我,派人去王府把我的儿子抢走,而我也被刺客重伤。从那以后,我就是一个太监了。所以我的胡子慢慢掉光,声音也变得中气不足。那时候我觉得活着都没意思,还哪有心思参政?我只想闭关,一直到死。可树欲静而风不止,五哥劝我出山,因为他想推翻天赐帝,让赵挺当皇帝……”

赵棣突然又大笑起来,笑得猖狂:“他万万想不到,天赐帝是我的儿子。他竟然对我说,要我帮他杀我儿子。哈哈哈哈!”

贤王静静的坐在那里,耳朵里却好像听到雷鸣声,他微微扭头,看向胡荣。

胡荣立刻道:“老奴不知此事。”

贤王在心里计算一下时间,那时候胡荣已不是大内总管,贤王扭头过来,盯着赵棣:“老十七啊,你糊涂。若你能早点把这些话告诉我,我又何必与你刀兵相见呢?”

赵棣冷哼一声:“我已是你的阶下囚,你就少来我面前假惺惺的。你不是要统一神州吗?现在你得逞了,让你好侄儿当皇帝!去打吧!我看他能不能打得成,就算打下来,看那些地盘是姓赵,还是姓唐孟西门!”

不知贤王想到什么,突然老泪纵横,抹了几把眼泪,叹声道:“其实睿王早就告诉我,陈梅的大儿子不是万隆帝的,但一开始我对睿王心存疑虑,我怀疑他是在骗我,因为他想让赵挺当皇帝。

后来赵挺杀进城,眼瞅着要拿下皇城,没想到赵鹳突然叛变,把薛云放了进来。而薛云一进城就重伤诛邪克,杀死赵挺。即便到了这一步,睿王还跟我说赵崇不是万隆帝的儿子,随后他登上观海楼,一把大火烧死自己。

这次我信了,所以我怀疑赵崇和赵策不是我们赵家的血脉。

我在想,若我不知这件事也就罢了,可我既然知道,又岂能坐视不管?否则我死后,如何面对列祖列宗?所以我才殚精竭虑要废掉赵策。为了这件事,我把自己儿子的性命都搭了进去。如果你能早点告诉我说赵崇是你的种,我又何必如此呢?

唉,不过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我不可能再推翻以前的说法,否则我无法向下面人交代。那就只能将计就计。不过你放心,我是不会杀你孙子的,只要曹圣他们乖乖交出兵权。”

八关战事平息,贤王在后殿与康王见面,这期间秦王殿下在干什么呢?

殿下非常忙,因为他要善后,稳定大局,祛除余毒。

秦王消灭余毒的办法不是杀戮,而是把庚王赵准送回原府。将刚刚挂上没几天的酒泉侯牌匾砸碎,又把庚王府牌匾挂上去,让赵准去安抚那些能主动弃暗投明的人。赵准欣然答应。

如果没有秦王在外面忙这些事,贤王岂能如此悠闲坐在后殿里。

如何处理降兵降将暂且不提,秦王把主要精力放在“整编”那些由特务们带来的零零散散的部队。而且根据特务功劳大小,和在特务组织里的辈分,组建一支区别于传统玄甲军的临时番号“京统纵队”。秦王自封“京畿道军事统计大将军”,简称京统大将。

大特务头子李甫被任命为京纵副将。

秦王的队伍,再加上张云龙的第一师、赵丰的第七师、沙君丸的第十九师,一共是六万多人。这六万多人与曹圣、赵亚夫、曹玉簪所属两万多人在鹿桥驿对峙。

与其说对峙,不如说是包围。

被包围后,曹玉簪连续给秦王写了三封信,表示谴责,三封信的大致内容是:

你作为大兴皇帝最亲近的皇叔,哀家对你何等倚重,何等信赖,你竟带头造反,情何以堪?

多少次,有人劝我在后殿杀你,我都不忍心,现如今你就忍心杀我吗?你是狼心狗肺,体会不到我的不忍吗?

为何不回信,你是良心发现,受到良心的谴责了吗?若是如此,哀家甚慰,将来去地下见到天赐帝,也要为他的胞弟美言几句。

说来说去,就是在讲感情,看来小寡妇是走投无路,彻底没辙了。

秦王给曹玉簪回信:我又没说要废大兴皇帝,你急什么?

这回曹玉簪没动静了,也不知她到底信不信这句话。

随后见贤王使者进入曹圣军营,但由于谈判双方都提出对方不能接受的条件,所以很快就谈崩。但双方谈判代表都说,愿意重新拟定谈判条件。

由于赵棣战败,军队分崩离析,派系幕僚死走逃亡伤,所以康王派已不复存在。

现在谈判的是以贤王赵选、秦王赵御、玄甲大将张云龙为首的造反派,和皇太后曹玉簪、玄甲总监军曹圣、玄甲总副将赵亚夫为首的保皇派。

但在两派谈判的时候,决不能忽视三门阀的态度,所以贤王要求直接召开三方会议。就在城西十里驿,贤王、康王、秦王、张云龙、赵亚夫、唐恂、孟启、西门载沛聚到一起。

康王是被押过来的,赵亚夫是保皇派的谈判代表,这二人看起来情绪不高。

最耐人寻味的还是三门阀派来的三位老者。唐恂来了之后,像个老王八似的往那一坐,一声不吭。因为他完全没必要说话,此时唐氏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支持唐氏姑爷秦王。

在其他两门阀看来,秦王就是半个唐氏门阀的人,而这次造反又是秦王引发的。观孟启和西门载沛两个老头子,仿佛带着杀父之仇来到谈判桌上,他们先后发言称,决不允许秦王登基皇位。如果不能答应这个前提条件,那就别谈了,咱们直接开干。

贤王说,你们两个老鳖犊子先别激动。

贤王左右权衡,最后道了一句:“我们这次行动,压根就没打算换皇帝,只是重新整合兵权。省得暗杀不断,活得担惊受怕。”

闻言,孟启、西门载沛大悦,高兴地说:愿意留下来,当和事佬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