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门阀赘婿 > 第一零零零章 摘面具(七)

门阀赘婿 第一零零零章 摘面具(七)

作者:蜡笔疯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4:34 来源:笔趣阁

曹玉簪日常接见御史,当最后一名御史离开后殿时,殿内安静得吓人,只能听到黑猫的呼噜声。

曹小宝去外面传话,孙不媚去御膳房取水果,此时大殿内空空荡荡,黑袍太后心中说不尽的孤独。

风华正茂的曹美人,眼角低垂,看起来愈发忧郁,她似乎是在想什么人。

自打党争开始,秦王就再没来过后殿。他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如果他还来后殿,曹玉簪反而觉得麻烦。

作为康王派的主要成员,她不可能让秦王离开后殿。否则她就是对康王的背叛。而背叛康王的后果是什么,她心里比谁都清楚。

康王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君子是圣人,可他随时都在威胁太后。小皇帝才三岁,牵制住太后就相当于控制着皇帝。这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康圣人。

曹玉簪天天看书报,看双方骂战,各路文章层出不穷,作为康王派成员的她反而更喜欢看骂康王的文章。

当然,她不得不违心地命令秘书省去关闭那些跟风的小书报社,但唐贤社是唐氏门阀的官媒,又有着贤王一派官员力挺,所以唐贤社是关不掉的。

那么曹玉簪就派人去捣乱,可她搅和几次也没太大效果,因为唐氏门阀有完整的纸媒产业链。从造纸这样的大厂,到生产笔墨砚台这样的作坊,清化坊内应有尽有。

后来曹玉簪派人潜入唐贤社内部,把印刷字模烧掉,可第二天唐家又拿出库存备用字模,而且还在印刷厂增加警卫。

曹玉簪的小动作很多,就是要让康王知道,本太后正在为你卖力。

很显然康王赵棣不领情,他觉得曹玉簪最多使出三分力。

康王命太监进宫骂曹玉簪,这次曹玉簪不与太监对骂了,只是闷头听着。

太监代替康王质问道:当初你与赵准斗争的那股劲头哪去了?你的锦衣卫呢?你倒是杀人啊!如果你的锦衣卫不能为康王所用,那锦衣卫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看来康王已经被秦王骂得扛不住,几近发疯。

而且秦王不只是在纸媒上有动作,他还在练兵。

双方势力犬牙交错,都派斥候盯着对方,只要其中一个师动了,对方马上跟上。

最近秦王频繁调动第四师第十一师军演,人马突然冲出营盘,轰隆隆的向洛阳跑去。吓得康王部队赶紧跟上,可是刚跑十几里,秦王的军队又回来了,一边走还一边嘲笑对方。

如果只是白天军演也就罢了,有的时候大半夜突然敲锣打鼓的冲出去,连续折腾几次,把对方将士气得咬牙切齿,也累得精疲力尽。

更令赵棣感到不安的是,秦王竟然纠集金吾卫,跑到道光坊搞什么安全演练。他带着曹人凤、李道、吴兴、李甫等人在康王府门前舞枪弄刀,耀武扬威。赵亚夫连忙集结兵力,秦王又把队伍带走了,绕着洛阳城一阵瞎转。

兵者诡道也,那玩意虚虚实实,谁知道哪天秦王就突然动真格的?

再让秦王这样折腾下去,不知何时就要出大乱子。

如果曹玉簪再不拿出点真本事,康王就要拿太后开刀了。到那时,曹玉簪还不如赵准。赵准最起码还保留着亲王头衔,而曹玉簪一旦离开皇宫,她又是个什么呢。如果没猜错,康王不会让她活着离开。

听到脚步声,扭头去看,见是犁万堂匆匆赶来:“禀太后,康王昨夜已离开洛阳,住进小平津。”

“这王八终于还是把脑袋缩回去了。”曹玉簪冷哼一声:“我看最近书报上,怎竟是骂他的文章,却不见他反击?”

犁万堂道:“臣听说,是赵渊给康王出的主意,说沉默是金。”

曹玉簪干笑两声:“这可真是个好办法。”

显然曹玉簪是在说反话,若秦王真的能把康王骂臭,这对曹玉簪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将来曹玉簪夺康王的权,也就师出有名。

所以,在这次骂战当中,曹玉簪表现得非常不积极。对付那些跟风的小书报社,她也是敷衍了事。后来还是赵渊派人去查封,才起到了灭口的效果。

可秦王搞舆论是很有手段的,让唐贤社模仿小报社,印发不同版本的报纸,再派水军去各坊市白送。哪怕被不认识字的人拿家去当擦皮股纸,秦王也愿意。再说了,这笔钱都是户部出,也不花他秦王的钱。

最近曹玉簪的御史开始有动作了,上朝就抨击户部的账目问题,而贤王一派的官员也不时吃素的,亢奋回骂,双方一吵就是一个上午。

现在秦王已经不上朝了,整日待在秦王殿,代替秦王上朝的是贤王孙赵丰。

赵丰每日上朝,簪笏上都写满了字,都是秦王的吩咐。如果碰到不好办的,就说下次早朝再议。如果是紧急情况,那就让大臣来秦王殿见秦王商讨。

也就是说,朝堂上解决不了的事,再来秦王殿商讨。此时秦王的派头比皇帝还大。

当然,有康王在,秦王的派头再大也是虚的。除了贤王一派,其实没什么人来秦王殿商讨大事。

“康王列出一份名单,让锦衣卫去办。”说话间,犁万堂将名单交给曹玉簪。

曹玉簪打开名单一看,都是贤王一派官员,文官、武官都有,甚至包括京兆府尹张乙寿。

曹玉簪叹了口气道:“那就把名单交给张密,让他看着办吧。”

犁万堂道:“太后不考虑换个人吗?”

“哦?”曹玉簪轻蹙眉头:“此话怎讲?”

犁万堂道:“张密与秦王私交甚密,让他去办这事……”

曹玉簪沉声道:“就因为他们交往过密,我一直心怀芥蒂,趁这次机会,让他们决裂。或者说,让张密做出选择。我不希望见到有人一脚踏两船。”

犁万堂道:“可现在还不是与秦王撕破脸的时候。留着张密,还是有用的。”

曹玉簪深吸一口气:“那你说让谁去办,这个人能像张密一样疯狂?”

犁万堂一笑道:“庚王府被抄,庚王算是倒台了,而在京兆府效力的庚王幕僚韩韦,已被张乙寿免去职务。上次庚王倒台,韩韦还曾去探望,可这次他没去,而是直接来找咱家,希望咱家引荐给太后效力。”

曹玉簪冷笑一声:“韩韦与张密是死对头,你的意思是,把韩韦也安排进锦衣卫?”

犁万堂道:“现在洪盾才是锦衣卫首领,张密只不过是一个千户,而指挥使一职一直空着,那就让韩韦去当代指挥使。若韩韦想把这个‘代’字去掉,老奴相信他一定会倍加努力。老奴也相信,张密是不会听韩韦指挥的。这样一来,韩韦的行动,可以应付康王;而张密不动,在秦王那边,咱也算是留情了。想必秦王要报复。那咱们就把韩韦豁出去。秦王干掉韩韦,这样秦王也算是找回面子。”

曹玉簪点点头道:“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办,不过我想,你还是提前与秦王说一声,省得他以为我是在全力对付他,我担心他会恨我。”

犁万堂颔首,抬眼看曹玉簪,曹玉簪没再说话,犁万堂打算离开,这时曹玉簪道:“我看秦王他们在骂赵棣是假的,是替身,这是怎么回事?”

犁万堂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犹豫了一下才道:“闭关之前,康王是个男人。”

曹玉簪点点头:“他是因为被陈后阉割,所以才闭关的?”

犁万堂没吭声。

曹玉簪一笑道:“当了十年太监再出来示人,难怪大家都看他不顺眼。既然是这样,我就放心了。你办事去吧。”

……

“太后懿旨,命韩韦为锦衣卫代指挥使,望洪公公与韩韦精诚合作。”

宫中太监来锦衣卫传达太后懿旨,虽只是口谕,可满脸白膏体重四百斤的大胖太监依然恭恭敬敬跪在地上,并说道:“请韩公公回禀太后,臣定然全力配合韩韦。”

姓韩的太监笑了笑,假模假样的上前,搀扶洪盾起来。

二人落座,韩太监才道:“什么配合不配合的,娘娘说的是合作。那么洪公公应该怎么做,心里可有数?”

黑昆仑奴战力不俗,可脑子不够灵光,他有些不知如何回答:“呃…,咱家年岁大啦,也好久没侍奉娘娘,不敢胡乱揣测圣意。”

说话间,洪盾掏出一包银子塞进韩太监袖子里。

韩太监笑得灿烂,阴阳怪声道:“您瞅瞅,咱都是老相识,怎还客气上了。娘娘的意思是,让韩韦冲锋陷阵,洪公公别扯后腿就行。”

洪盾笑了:“请韩公公回禀娘娘,老奴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