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谁爹不是曹操啊 > 第一百三十章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谁爹不是曹操啊 第一百三十章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作者:三林校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40:02 来源:笔趣阁

有的问题不说出来,那就永远不是个问题。

孙权和周瑜老是拿袁绍来威胁曹操,自己却从来没想过袁绍要是真的弄死曹操,那他们该何去何从。

所以当今天何晏提出来这个问题时,孙权和周瑜脸上都是有着明显的尴尬。

“袁公,嗯,袁公……”

就在孙权绞尽脑汁编篡腹稿的时候,何晏给了他们致命一击——

“对了,我记得孙讨掳的夫人便是袁术的女儿吧?原来孙氏与袁氏还有这层关系在,难怪诸位不惧袁绍,呵呵。”

本是调笑,但孙权在听到这话是脸色忽然一变。

当年袁术称帝后,先是被孙策背刺,之后被吕布给锤的一塌湖涂,接着又在蕲阳大败于曹老板,不得已便退回了淮南寿春。

在寿春龟缩了两年后,袁术实在坚持不下去,便将要将“仲天子”的帝号和传国玉玺让给袁绍,以谋求自己的活路。

结果袁术北归的途中,曹老板派刘备和朱灵前去徐州截断了袁术的去路,不得已袁术只得又回到寿春,并最终落了个呕血而死的下场。

等袁术死后,他的从弟袁胤不敢在寿春久留,便带着袁术的棺柩以及其家卷逃往庐江太守刘勋处。

后来孙策攻破皖县,不但是夺了大小二乔,还顺便还把袁术的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一次性解决了三个光棍的人生大事。

要是孙策还活着,孙权娶了袁氏女就娶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于还能拉拢袁术旧部,安抚江东世家。

但现在孙策死了。

不但孙策死了,现在的江东之主还是孙权。

要是袁绍真的拿下北方,那袁氏女带给孙权的可就不是利好,而是累赘了。

……

孙权与周瑜对视一眼,知道已经无法在此事上继续深入下去了。

不然可就真的与何晏说的一样,没法谈了。

“司空有何策略可抚平江东?”

周瑜还是想先问问何晏的筹码,如此自己才能好好待价而沽。

何晏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说出自己的底牌:“吴侯爵位。”

孙权现在最大的尴尬就是没有官方的一纸文书。

相比于他哥哥孙策先是继承了孙坚乌程侯的爵位,后又被朝廷册封为“吴侯”,孙权的一个“讨虏将军”外加“会稽太守”实在是不够看。

毕竟,孙氏的其他几个宗室也是太守兼中郎将,不比孙权差什么。

但若是孙权继承了孙策的“吴侯”爵位,不但逼格和其他宗室拉开了,正统性也将得到朝廷的背书。

当孙权听到何晏的这个条件时,果然是喜笑颜开,险些破了养气的功夫。

这一幕自然是被何晏收到眼中。

孙权的举动并没有让何晏意外。毕竟正统性这个东西,就现在而言还是很严肃的。

曹操“挟天子”最大的用处可不是“令诸侯”,而是“驭诸侯。”

“令诸侯”那纯属痴人说梦,反正何晏至今没见到哪个诸侯被曹操一纸文书就能呼来喝去的。

唯有“驭诸侯”,用“正统”这种东西当成萝卜吊在这些诸侯面前,他们才会为了吃到萝卜孜孜不倦的朝着曹操希望他们去的方向前进。

现在的孙权,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孙权险些破防,稍稍年长的周瑜可是忍住了诱惑,忍不住发问:“慎侯想得到些什么?”

“吴侯”这根萝卜,周瑜大致心中有数,不然也不会用“鱼死网破”和“皖县”来压价。

周瑜真正担心的,是何晏想要得到的东西。

“公瑾果然爽快!”

何晏面带微笑,说出了一个让孙权和周瑜都蚌埠住的条件——

“我要……你!”

周瑜:w(゚Д゚)w

孙权:(╯°Д°)╯︵┻━┻

————————

————————

军帐中的气氛……

有那么一丢丢的沉重。

在足足数十息后,周瑜才勉强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皮笑肉不笑的回应道:“慎侯说笑了。”

“没有说笑。”

何晏很严肃!

“整个江东,能换的起一个“吴侯”爵位的人,只有你周公瑾。”

“其他的,我都看不上眼!”

“……”

周瑜此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该哭还是该笑。

平日里周瑜自诩也是一名善辩之人,可今日在何晏这里,周瑜已经有数次不知该什么回话。

“不可!”

正主还没回话,孙权居然急的直接站起身并跑过来挡在何晏与周瑜面前。

“不可!”

孙权此时的神态好像一只暴怒的幼狮。虽然稚嫩,但任谁都能感受到其身上的气焰。

周瑜见孙权失态,自知在这场谈判中已经是完全失去了主动权,轻声安抚:“主公……”

“你闭嘴!”

小孙权此时是真的失去了理智,并且完全卸下了伪装。有生以来第一次朝着周瑜怒吼:“就算没有‘吴侯爵位’,我依然能平定逆贼,重振江东!”

何晏:“……”

孙权这小家伙难道不知道谈判就和讲价一样,是可以谈的吗?

一时间,何晏也是有些无奈,眼神在空中乱飘,无意中却对上了周瑜的眼神。

嗯……

周瑜此时也和何晏一样的无奈。

在这对视的时候,双方居然还真的有了同病相怜的感觉,为孙权这熊孩子感到头疼。

“嗯?”

孙权这时才注意到何晏和周瑜居然是“含情脉脉”的对上了眼睛,这无疑是让他更加炸毛。

“主公放心……”

周瑜像哄小孩一样的哄着孙权,说着一大堆肉麻的话。而何晏也很自觉的将头转到别处,在营帐的角落里数着蚂蚁。

一刻钟后。

周瑜还在喋喋不休。

两刻钟后。

孙权还在委屈巴巴。

……

直到半个时辰过后,君臣两终于是重归于好,弥补了何晏给他们带来的“裂缝”。

“让慎侯看笑话了。”

“没有没有,我啥都没听见!”

“……”

周瑜看着何晏一直竖起的耳朵,呵呵一声表示自己信了。

三人重新入座,孙权虽是下了火气,不过看何晏的眼神还是异常的警惕,生怕何晏真的将周瑜从他身边抢走。

哪怕抛弃孙权对周瑜的感情,单从利益角度来说,孙权也是不能让周瑜离开的。

孙权现在要啥没啥,要不是周瑜帮他撑场面,早就被那几个掌握实权的叔伯兄弟给欺负死了,哪还有机会领兵北上讨伐李术?

没了周瑜,孙权就算拿到“吴侯”的爵位,那对他也是没有半点用处,最终只会为他人作了嫁衣。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看,周瑜的价值都是远大于一个“吴侯”爵位,这亏本买卖孙权才不愿意做。

“慎侯之赞誉,公瑾愧不敢当。”

“况且我早就答应了伯符要留在江东,完成他的遗志。慎侯还是换个别的吧。”

周瑜是不可能走的。

而且是那种敲晕绑走的都不行。

好在何晏也没真的想挖走周瑜,周瑜不过是他用来坐地起价的工具人而已。

“若公瑾不愿,那就算了。”

“不过除了公瑾,这江东还有什么能比得上一尊“吴侯”的位置?”

何晏逐渐从之前的小插曲中恢复过来,继续展开咄咄逼人的姿态:“以吴侯爵位,换孙氏一个豫章郡,汝可愿意?”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豫章郡就是江东西面的门户,作用与地位等同于关中的潼关、函谷关。

向一个关中势力索要函谷关的控制权,凡是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答应,周瑜自然也是摇头拒绝了何晏。

“那以吴侯位,换百万石粮食,汝可愿意?”

要是江东真的能掏出百万石粮食,曹操现在就敢北上和袁绍决战!

问题是江东虽富……却也没有这么多粮食,周瑜还是选择了拒绝。

“那以吴侯位,换二十万户百姓,汝可愿意?”

这更不用说。,本来江东就没多少人,交出二十万户百姓后江东基本也就空了,以后孙权还靠什么实现霸业?

于是周瑜继续拒绝。

“这也不愿,那也不愿……”

“公瑾,这可不是要谈判的态度啊。”

随着何晏漫天的要价,周瑜的气势再次弱了几分:“慎侯想要什么直说就是,大可不必如此。”

何晏这次终于是讲出了自己的要求——

“十万石粮草!外加庐江郡山越众多,治理不易。我需要孙氏出几个人还有一千士卒助我平定庐江匪患。”

周瑜听后看向何晏的眼神有些诡异,心想何晏该不会还在馋自己吧?

“放心,这些人里面没有你周公瑾。”

何晏给周瑜打了一剂预防针后又说道:“十万石粮草以江东的积累肯定是能拿出来的。算不上什么难事。”

“至于人,都是华公向司空举荐的一些人才。你们江东水浅王八多……不是,是庙小妖风大!也不对……”

“总之,就是留着那些人太浪费了,倒不如让他们跟我去打山越!”

孙权、周瑜:“……”

要不是他们已经接受完何晏的几轮摧残,心理承受能力变强了很多,这会说不定已经谈崩了。

何晏说是借人平定山越,不过孙权和周瑜心里都清楚,一旦给了何晏基本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慎侯要谁?”

“不多,三个人!”

何晏露出自己一口大白牙,报出三个名字——

“鲁肃、吕蒙,还有陆逊!”

“鲁肃?”

“吕蒙?”

周瑜和孙权各自惊呼一声,显然对何晏提到的这两人都有些意外。

鲁肃与周瑜是好友,周瑜亦是知晓鲁肃的才能。他只是好奇何晏怎么会知道鲁肃的名字。

吕蒙此人,周瑜并不熟悉,倒是孙权十分了解。

在孙策死后,孙权就扶持了一批听命于自己的年轻将领,这其中就有身居别部司马的吕蒙。

与周瑜一样,孙权同样好奇何晏怎么会知晓吕蒙的名字。

反倒是陆逊……两人都不甚了解。

但能被何晏提到的,怎么会是普通人呢?

周瑜想要讨价还价:“慎侯要平定山越,还需外人相助?”

“孙策平定江东不也得到公瑾相助了吗?”

“我和伯符不是外人!”

“咦?既然不是外人,难不成是内人?”

“……”

周瑜马上闭嘴,表示不愿与何晏在言语上纠缠。

孙权见周瑜吃瘪,也是上前助阵道:“慎侯平定山越还需他人相处,这传出去岂不是损了慎侯的名声?”

“哈?”

这是要开始激将了?

何晏面带犹豫:“确实会有损我的名声。”

“毕竟,我赤手空拳就直接拿下了一郡之地,却没有办法对付一帮小小的山越,传出去属实怪丢人的。”

“……”

孙权这下也沉默了。

今天的事情传出去后,用屁股想都知道大家只会关注何晏是如何杀死李术,又是如何夺下庐江的。

这什么劳子山越……谁会有闲心关注这个啊喂!

周瑜还是不忍心将鲁肃“借”给何晏,有些郁闷的说道:“鲁子敬之才,非是用于剿匪平乱。”

“这个我知道!要不然我也不会要他!”

何晏甚至直言不讳道:“公瑾若真是鲁子敬的挚友,就该明白这区区江东之地,根本容不下他胸中的大志!”

鲁肃在后世人眼中总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

但其实鲁肃才是真的胸有沟壑,志若鹏起。

孙权第一次向鲁肃问策,和他说道:“当今汉室如大厦即倾,四方纷乱不已,我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企望建成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既然您惠顾于我,请问有何良策助我成功?”

岂料鲁肃直接怒斥孙权:“过去汉高祖耿耿忠心想尊崇义帝而最后无成,这是因为项羽加害义帝。如今曹操,犹如过去项羽,将军您怎么可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

“依我来看,汉朝廷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一下子就能除掉。为将军考虑,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变幻形势。”

“如今北方正是多事之秋。您正好趁这种变局,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尽力占有长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后称帝建号以便进而夺取天下,建立汉高祖那样的伟业!”

鲁肃的宏伟蓝图显然不是孙权这种割据之主所图谋的,于是孙权也只好对鲁肃说道——

“我如今尽一方之力,只是希望辅左汉室而已。”

“子敬所说的,已非我所能及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